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感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有关化感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主要化感物质的生物和化学鉴定方面,在化感作用的机理以及应用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笔者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了化感作用研究的范围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理及化感物质的自毒作用等角度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指出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进而提出减弱或消除自毒作用的技术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化感作用是当今植物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农作物合理的轮、间、套和连作制度,培育有化感作用的农作物新品种,开发新型安全的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减少人工化学品的投入和对环境的危害,实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机理、植物化感研究方法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发展历史,同时对植物化感物质的作用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浓度、不同生长年限的三七水提液化感作用强弱,筛选适宜与三七轮作的植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受体植物,采用正交试验法比较三七水提液对这3种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1)三七各部位水提液对小麦、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2)低浓度的三七水提液可以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时则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的三七水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也有显著差异。各供试因素中,以不同浓度三七水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影响最为显著。玉米是3种受体植物中最适合与三七轮作的植物,这可能与玉米对三七化感作用的耐受性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芝麻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感作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简述了我国古农书和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芝麻化感作用现象,综述了多年来我国有关芝麻化感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3个关于芝麻化感作用研究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化感作用是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学防御机制,它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生存竞争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牧草化感作用在杂草控制、混合种植、生物入侵、生态恢复4个方面的应用,归纳了杂草化感作用在各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应用方式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牧草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将室内探究与田间实验相结合,客观分析环境条件在化感作用中的地位,深入探究化感物质作用机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壤酶对农药降解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世纪以来,农药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开发的化工产品之一。目前由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已达500余种,农药的广泛使用已经造成了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人体健康不断受到威胁。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土壤酶能够参与土壤有机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对进入到土壤中的农药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可以用土壤酶作为土壤农药污染程度的指示剂。因此对土壤酶的降解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果汁非酶褐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严重影响品质。综述了影响果汁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竹根际土壤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探讨玉竹连作障碍与化感作用的关系。采用浸提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玉竹的化感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玉竹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玉竹自身根茎芽胞发芽率、幼苗苗高及根鲜重,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增强。在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中鉴定到24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酮、醛等化感物质,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可得出结论: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自身根茎芽胞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自毒效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断化感作用可能是造成玉竹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不同耕作条件下黑土酶活性变化特征,为退化黑土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丰富培肥理论。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蔗糖酶,采用赵兰坡等改进法测定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与4个常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土壤理化指标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同时参与土壤磷素循环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影响着土壤中有效磷和全磷的含量,磷酸酶在土壤碳、氮、磷转化过程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黑土肥力的最敏感的指标。蔗糖酶与脲酶、磷酸酶均呈极显著相关。通过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土壤酶不仅存在专性特性,同时也存在共性关系。酶的专性性质不但能反映土壤有机化合物转化的进程,并且共性关系酶的总体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总体肥力水平方面起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配比对边坡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典型的边坡绿化植物早熟禾(Poa annua)为供试材料,水泥、保水剂、肥料和腐殖质为基质原材料,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在4种基质原材料的9种不同配比下早熟禾生长状况的差异性,并对9种配比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植物出芽率、植物存活率及50天植物株高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早熟禾的生长状况影响不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4个因素对植物出芽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保水剂>腐殖质>水泥>肥料;对植物存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保水剂>水泥>肥料>腐殖质;对50天植物株高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保水剂>肥料>腐殖质>水泥。最终,水泥含量15.0%、保水剂含量1.0%、肥料含量6.0%和腐殖质含量6.0%的基质,能显著增大植物出芽率及存活率,促进植物生长,是最优基质配比。而水泥含量10.0%、保水剂含量0.5%、肥料含量9.0%和腐殖质含量6.0%的基质可保证较高的植物存活率及50天植物株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工种草后盐碱土壤酶学特征的变化,可以为盐碱草地提高产草能力提供生物学理论依据.因此以种植小花碱茅不同年数的盐碱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小花碱茅同一生育期内,4种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小花碱茅生长不同年数后,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下降,蛋白酶活性增加.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小花碱茅生长后,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1),和蛋白酶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脲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而磷酸酶活性和其他酶活性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小花碱茅生长后,盐碱草地4种水解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动态规律不同,有必要对其内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研究华北农区施肥管理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应用Biolog-ECO技术,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对农田(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施有机肥(A1)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不施肥(A0)处理。(2)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H)和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2.413和0.902,显著高于推荐施肥(A2)与不施肥处理;均匀度指数(E)在推荐施肥处理下最高,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A4)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推荐施肥与习惯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相似,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方式独特。糖类、氨基酸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为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总之,有机肥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由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研发出高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以其经济、环保与安全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植物根际促生菌联合植物修复技术。评价了如何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吸收与转运以及植物的生物量,从而提高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简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不仅可以分泌有机酸、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直接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还可通过分泌植物生长激素吲哚-3-乙酸(IAA)、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ACCD)、铁载体以及促进植物对矿物元素(磷)吸收等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对重金属的抗性、间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对近年来国内外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发源于耕地“占补平衡”,宗旨和核心是为了保护耕地.但纵观这几年的试点,人们发现“增减挂钩”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对“增减挂钩”制度如何进行评价,是暂停、继续还是改进?基于此背景,深入分析了“增减挂钩”制度演进过程,评价了该制度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对当前学术界对“增减挂钩”制度态度和观点进行了分类评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该制度问题根源及症结所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社会各界对“增减挂钩”制度初衷、制度框架、改进方向等问题在认识和行动上没有统一,尤其是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目标差异,只有从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理清这些问题,才能够使得这一具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发挥应有的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17.
鉴于长期饮用高氟茶可引起饮茶型氟中毒,拟通过探明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调控机制,为治理土壤氟污染并降低茶叶中氟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某茶园0~20 cm和20~40 cm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研究不同形态和添加量的钙离子对土壤pH和有效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0~400 mg/kg Ca2+[Ca(NO3)2]和100~1000 mg/kg Ca2+[CaCl2]后2层土壤pH由4.0降至3.5~3.7,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明显增加;添加60~1400 mg/kg Ca2+[Ca(OH)2]时,随Ca(OH)2添加量的增加,2层土壤pH分别升至5.13、5.23,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最后增加的趋势;添加3种形态含钙化合物均降低土壤交换态氟含量。当土壤pH在3.5~6.0间变化时,以pH 5.0为拐点,土壤pH降低或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土壤酸化时尤甚。因此,可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白云石粉、Ca(OH)2,在偏碱性土壤上施用Ca(NO3)2、CaCl2,调整土壤pH至5.0左右,以有效降低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中国生态林业的发展,开发利用四倍体刺槐优良树种是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必要趋势。对四倍体刺槐应用研究动态及开发利用优势进行简要概述,详细论述了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组培快繁体系、生理生化、青贮与饲用价值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发展四倍体刺槐必要性,展望了四倍体刺槐的广阔发展前景。针对中国四倍体刺槐研究现状,提出发展四倍体刺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土壤钾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基本钾素状况,改良中低产土壤,提高粮食产量,选取位于吉林省梨树县胜利乡、泉眼岭、万发乡、公主岭市永发乡的不同剖面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通过测定其全钾、速效钾及缓效钾的含量,了解供试土壤的含钾状况及供钾潜力;并采用等温吸附试验和等温解吸试验测定土壤对钾素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以进一步掌握土壤的钾素状况。供试土壤的吸附特性以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土壤钾素含量丰富,全钾与缓效钾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适中;高产土壤对钾的吸附强度明显大于其对照土壤,1/n最高为0.9575,最低为0.7341,说明高产土壤对K+的束缚力较弱,而对照土壤对K+的束缚力较强,不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高产土壤与对照土壤之间吸附钾的解吸率差异大,随着加入液中钾浓度的增加,两者间差异不断减小;当加入液含钾浓度大于0.56 g/L时,解吸率几近于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