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催芽、覆盖物对楤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六盘山楤木播种繁育和幼苗生长选择合适的催芽方法和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六盘山楤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沙藏+高温催芽、室温沙藏+高温催芽、低温冷冻沙藏+高温催芽和低温沙藏4种催芽方法,研究这4种催芽方法下六盘山楤木种子萌发率差异;播种后采用胡麻草、玉米秸秆、落叶松针叶或不覆盖,对比研究4种处理下六盘山楤木种子出苗率、苗高和叶片数差异。【结果】在0℃环境下沙藏150 d后转到25℃环境中继续沙藏30 d,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4.7%,其余依次为处理室温沙藏+高温催芽、低温冷冻沙藏+高温催芽和低温沙藏,三者萌发率分别为72.7%、68.7%和50.0%。覆盖物对楤木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玉米秸秆覆盖的六盘山楤木种子出苗率最高,为74.5%;其余依次为胡麻草、松针和对照,三者出苗率分别为45.6%、43.3%和34.4%。胡麻草覆盖苗高最高,为23.0 cm,其余依次为玉米秸秆、对照和松针,三者苗高分别为13.9、7.1和6.4 cm。胡麻草覆盖的幼苗叶片数最高,为7.7枚·株~(-1),其余依次为玉米秸秆、对照和松针,三者叶片数分别为4.9、4.3和3.7枚·株~(-1)。【结论】六盘山楤木种子萌发以0℃下沙藏150 d后继续在25℃下沙藏30 d为宜,播种后以玉米秸秆覆盖出苗率高,以胡麻草覆盖促进幼苗生长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对7种梾木属植物的种实性状、休眠解除、1年生幼苗生长动态及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6种外来梾木属植物种实经360 d的低温沙藏处理后基本解除休眠,发芽率82%~93%,毛梾种实含油量高,低温沙藏催芽处理89 d后的种实发芽率为45%。低温处理后的种实每年2月中下旬开始萌动,3月中下旬陆续出土,发芽持续时间15~20 d,为出土萌发。1年生苗平均高生长量以欧洲红瑞木最大(94.13 cm),其次是粗叶梾木(93.75 cm);圆锥梾木、毛梾、熊果梾木和斜叶梾木1年生苗高生长量中等,当年高生长量分别为80.62,78.42,77.81 cm和77.63 cm;多花梾木1年生苗平均高生长量最小(41.30 cm),初期生长速度较慢。熊果梾木、斜叶梾木、圆锥梾木、粗叶梾木、欧洲红瑞木、毛梾6树种的高生长曲线十分接近,S型曲线非常明显,属于前期生长型;多花梾木的年高生长非常小,S型曲线变化不十分明显。7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适于在我国南方引种育苗和扩大栽培。  相似文献   

3.
谢有福 《林业勘察设计》2015,(1):141-143,14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北美冬青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种催芽对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的北美冬青种子的发芽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低温沙藏的平均发芽率92.75%,低温冷藏的平均发芽率98.5%,低温冷藏比低温沙藏更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低温沙藏或低温冷藏+不同水温处理之间差异程度不同,80℃水温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最大;变温层积催芽,种子贮藏期只需90d;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低温冷藏+80℃水温浸种变温层积催芽,不仅可以缩短贮藏期,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种子的利用周期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4、0.9740、0.992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661.4、2637.7、2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种光皮梾木种子(油)中多种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AES)分析方法,以HNO_3和H_2O_2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的方式处理光皮梾木种子,通过ICP-AES建立了光皮梾木种子(油)中的营养元素如K,Ca,Na,Mg,P,Fe,Cu,Zn,Se和有害元素Pb和As等11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消解条件和ICP工作条件的优化,测定了包括各种元素线性范围、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校准曲线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回收率在92.91%~109.44%,RSD均小于2.3%。微波消解-ICP-AES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于光皮梾木种子(油)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 4、0.974 0、0.992 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 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 661.4、2 637.7、2 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 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课题组在闽西北地区(明溪县、将乐县和宁化县境内)采用逐一踏查与询问的方式对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资源调查.结果发现:闽西北地区存在天然光皮梾木种群,分布非常有限;现存光皮梾木包括树龄在100 a以上的散生古树和天然小群体两种分布类型;共收集闽西北地区光皮梾木种质资源(优树)24份,其中收集种子并成功育苗的有11个家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 a生苗木平均苗高在家系间差异较小,家系间平均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地径较大的前3个家系为滴水3、都尞1和滴水2.闽西北地区光皮梾木珍贵野生植物资源亟待保护、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不同催芽方法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18℃)雪藏90d、低温(0℃-5℃)沙藏90d和热水浸种(始温80℃)120h三种方法处理种子,然后在15℃-25℃条件下增温催芽10d,在25℃沙床上进行发芽观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9%、77%和39%,差异极其显著。以低温雪藏处理的发芽效果最好,低温沙藏次之,热水浸种效果最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9.
8种造林树种不同催芽方法种子发芽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山杏等8种造林树种在不同催芽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得出了8种造林树种的最佳催芽方法:1)日本落叶松种子为雪藏法,发芽率达88.2%。2)刺槐种子播种前10天用10倍体积的90℃水处理,发芽率为91.8%。3)黄菠萝种子宜在保持不干的状态下低温处理,发芽率为85.3%。4)水曲柳、刺五加果实采收、种子取出后立即进行高、中、低温沙藏,其发芽率分别为90.0%和92.0%。5)文冠果种子宜播种前进行3个月的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5.3%。6)辽东栎种子应采收后立即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4.0%。7)山杏种子宜在1月初浸泡并进行低温沙藏,发芽率为91.7%。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育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根系发达的油桐苗,采用层积沙藏、温水浸泡及不处理(对照)3种方法对油桐种子进行处理,分别以营养土、黄土2种不同的基质进行催芽培养。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的种子萌芽效果明显好于温水浸泡过的与对照处理的,黄土中的油桐种子萌芽效果优于营养土中的;经层积沙藏的种子于黄土中培养的催芽效果最好,萌芽势最好,萌芽率最高,催芽28d后萌芽率达到95%;温水浸泡过的种子于营养土中培养28d后萌芽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1.
马挂木种子发芽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挂木鲜种子和砂藏咱子进行变温或恒温、浸种呈不浸种等不同处理的室发芽试验,以及砂藏、干藏和不经贮藏而采用早播等马挂木种子的场圃发芽试验表明:测定调制好的鲜种子发芽率必需进行变温浸种处理,有胚种子的萌发效率达80%左右,良芽率基本一致,测定砂茂个种子发芽率,不为温或中与否,萌发效率基本相同,为85%左右,因此可按常规方法测定即可,马挂木种子在播种前腚经2个月砂藏处理,方法简便,效果明显,不仅有胚种  相似文献   

12.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4-16
针对南天竹种子发芽困难,发芽率不齐及发芽时间长等问题,设计常温干藏、低温干藏、低温湿藏、常温带果球沙藏、常温净种沙藏、低温净种沙藏等6种种子贮藏的方法开展试验,经过种子始萌发时间、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后发现,采用低温净种沙藏的南天竹种子,发芽率高达83%,发芽势65%,种子萌发快而整齐,是南天竹种子最佳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的萌发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四照花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狭叶四照花种子;干藏1年的狭叶四照花种子的生活力已完全丧失。经用0.05%赤霉素预处理后沙播的四照花种子,其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未使用赤霉素处理的沙播和土播的种子,且种子出苗整齐,发芽快,发芽时间比其提前4~7天;用0.05%赤霉素处理后沙播的种子和未用赤霉素处理直接土播的种子,其发芽率显著高于未经赤霉素处理而沙播的种子。狭叶四照花仅土播种子与沙播种子间存在差异。试验结果还表明四照花和狭叶四照花种子的萌发需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三明市三元区研究草珊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对草珊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最高发芽率是最低的3.10倍,最高发芽指数是最低的8.63倍.有光照的草珊瑚发芽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草珊瑚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沙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最大,沙藏90 d的种子发芽率在90.00%以上.影响草珊瑚种子发芽率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影响发芽指数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沙藏时间×光照.因此,草珊瑚种子宜分批采种、晾干后即沙藏,3月底到4月间播种,播种时宜浅播.  相似文献   

15.
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特性及其发芽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的基本特性,同时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形状多数近于球形或卵圆形,不同种子大小差异较大,毛果槭种子千粒重达321.80g,其余种子的千粒重集中于30-50g。6种槭树属植物种子均具有休眠的特性,采用低温湿沙贮藏可以解除其休眠,促进萌发,其发芽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木棉 Bombax ceiba 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混合种子,在0、4、和8℃条件下贮藏135d,每隔45 d测定一次种子场圃发芽率和活力指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种子的初始和贮藏135 d的生活力。结果如下:木棉种子在相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活力逐渐下降,贮藏135 d后种子发芽率在8.33%以下,基本失去发芽能力;美丽异木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率为新鲜种子发芽率的67.46%以上;利用TTC染色法(1.0%浓度)能反映出木棉的种子生活力;木棉种子0℃贮藏90 d发芽率好于4和8℃,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木棉的种子生活力;美丽异木棉种子0、4、8℃贮藏135 d的发芽率差异很小,0℃贮藏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较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处理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和草木灰水浸种,以及砂擦种皮方法处理乌桕种子,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去除乌桕种皮的蜡质,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达到89.6%、67.6%,该处理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种子萌芽快,苗木生长整齐。  相似文献   

18.
白藓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藓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试验,研究其对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细河沙(含水率60%)与种子按31比例均匀混拌后在贮藏室内进行层积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到了95%以上,沙藏层积处理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