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坏死梭杆菌QL03株绵羊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免疫保护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梭杆菌是奶牛腐蹄病的重要致病菌。用奶牛源坏死梭杆菌QL03分离株以不同浓度菌量感染绵羊蹄部,通过观察绵羊蹄部感染情况、病理变化和动物回归试验,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绵羊感染模型。并通过绵羊免疫保护性试验验证了绵羊作为奶牛源坏死梭杆菌QL03分离株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坏死梭杆菌有效的疫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某鹿场致患病鹿蹄腐烂的病原菌,本研究于患病梅花鹿的前蹄病健结合处采集病料并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到一株厌氧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小鼠致病力试验等。结果显示该细菌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丝状、长短不一的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多株坏死梭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均为99%,将其命名为HNFnf;经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细菌为坏死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等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腐蹄病"与"肝脓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腐蹄病为牛群常见病,典型症状为跛行、喜卧,检查蹄部可见变形、趾间皮肤发红、红肿,蹄冠呈红紫色,湿热肿痛。随着病情加剧,蹄部组织脓肿,出现炎性化脓区。此病是非致死病,但是,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1.1病原体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结节状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脆弱类杆菌、坏死杆菌,此外,螺旋体、粪弯杆菌、梭杆菌、球菌、酵母菌及其他一些条件致病菌。坏死梭杆菌是从患蹄中最常分离到的  相似文献   

4.
对搜集的10份腐蹄病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离到致病性坏死梭杆菌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先锋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钠高度敏感,对红霉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磺胺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导致江苏某奶牛场蹄部感染的病原,采集发病奶牛蹄部感染病灶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使用MAL-DI Biotyper微生物快速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病灶中的分离株为污蝇解壳杆菌(Wohlfahrtiimonas chitiniclastica),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6.
羊腐蹄病是由于受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羊蹄部的蹄冠、蹄匣以及蹄间隙出现溃烂、病羊行走困难和跛行等。本文介绍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可对患蹄部进行药浴,对发病较急的病羊,需要防止发生败血症,并及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菌素进行全身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还可以配合使用强心或解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1 发病原因 主要是圈舍和运动场不洁、潮湿,使蹄部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使角质软化;饲料中钙、磷不平衡,致使羊的蹄部角质疏松,经粪尿、雨水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患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损伤蹄部;蹄冠与角质层裂缝感染病菌而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腐蹄病是由结节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混合感染引起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患病动物表现为运动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贵州省遵义市某养殖场110日龄鸡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脑组织病料,通过肝脏组织触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进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肝脏组织触片镜检观察到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细菌分离培养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多西环素、四环素、新霉素、头孢拉定、诺氟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相关病毒PCR检测为阴性。结论:养殖场病鸡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后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0.
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门市某养鸽场采集发病鸽的心血、肝、肺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人工感染动物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蒽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1.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相似文献   

12.
试验根据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对引物FLP并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物FLP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达到了48.5pg.对现地采集奶牛蹄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发现引物FL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诊断出坏死梭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从典型兔乳房脓肿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毒力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致病性兔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环丙沙星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对博白县网箱养殖罗非鱼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以API 20NE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动物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烂尾病罗非鱼的肝脏和腹水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致病菌;API 20NE生化鉴定结果,2株致病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14种药物极度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3种药物不敏感。对该病的防治,建议选用先锋噻肟、复达欣、氟苯尼考等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梅花鹿源坏死梭杆菌HNFnf分离株以不同浓度菌量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尝试建立家兔感染坏死梭杆菌肝脓肿模型。通过观察家兔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家兔感染模型。攻毒家兔7 d内全部死亡,死亡前家兔表现为采食减少、喜卧、后肢无力、消瘦等。尸体进行病理剖检可见明显病理变化,肺脏表面大量出血,且伴有结节样病变;肝脏质地较软,出现均匀的灰黄脓肿;脾脏严重肿大,呈暗紫色;肾脏多处出血斑;严重的肠道胀气,膀胱积尿。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肾脏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之间有少量的粉红色纤维素渗出;肝脏中形成明显的染色深蓝的脓肿结构,其周围有大量细胞核深染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肝小叶固有结构消失,肝细胞脂肪变性;肺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红染的纤维素渗出。采取耳缘静脉攻毒方式,该细菌对家兔的最低致死量为1.2×1014 CFU。  相似文献   

16.
无菌操作采集某规模养猪场疑似感染猪丹毒杆菌的病死猪肺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细菌分离培养、形体特性及生化鉴定,确定为猪丹毒杆菌。通过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为临床用药防治猪丹毒杆菌病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江西某牛场先后发现的3头肉牛脓肿进行诊治,对穿刺所得脓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涂片镜检和生化试验,确定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对青霉素和头孢噻吩高度敏感,脓肿成熟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结合抗菌治疗和精细护理,经过7~9 d,3头肉牛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8.
坏死梭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Fn)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阴性多形态杆菌,其致病因子包括内毒素、白细胞毒素、血小板凝集因子、血凝素和溶血素等,其中主要的致病因子是白细胞毒素。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鹿、羊等反刍动物感染坏死梭杆菌时表现为跛行,关节肿大,肝脓肿和腐蹄病,猪、马等动物感染坏死梭杆菌时主要表现为跛行,严重时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人类感染该细菌时表现为急性咽炎综合征(Lemierres syndrome)。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坏死梭杆菌及其疫苗研究和新型佐剂的开发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细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引起以蹄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笔者在我县黑山羊项目技术指导工作中,对羊腐蹄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前来我县兽医站就诊的220日龄的产蛋绍鸭突然发病死亡的病例,根据病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的病变以及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等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鸭群发病是由于感染禽巴氏杆菌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氨苄低敏。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