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类的健康,池塘经过1年的养殖,各种病原会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再加上塘基水冲塌漏、杂草丛生、塘底淤泥沉积过厚,又为病原体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 相似文献
3.
池塘水产养殖放养种苗是关键,而彻底清整池塘又是苗种放养前的关键环节。清塘工作宜早不宜迟,主要工作包括清淤和毒塘。一、池塘清淤池塘清淤包括冲洗、曝晒、锄泥与翻耕、搬运、整塘5个步骤。1.冲洗淡水池塘可用水泵冲洗,冲洗后再用吸浆泵将淤泥清除。2.曝晒冲洗后排空池水,封 相似文献
4.
一、作消毒剂 生石灰是常见的清塘药物。用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带水清塘,塘中保留40~50厘米深的水,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待池中生石灰化水后,再向四周泼洒;另一种是干池清塘,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均匀撒于池塘底部及四周。此外,经常使用生石灰还可有效地抑制水体中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鱼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作消毒剂 生石灰是常见的清塘药物。用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带水清塘,塘中保留40~50厘米深的水,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待池中生石灰化水后,再向四周泼洒;另一种是干池清塘,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均匀撒于池塘底部及四周。此外,经常使用生石灰还可有效地抑制水体中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鱼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当前已进入春暖花开、水温回升之际,水产养殖户苗种放养工作己基本结束。如何加强水产苗种春季饲养与管理,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对全年养殖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笔者介绍以下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一、池塘条件与放养前准备 池塘面积8亩,水深2米左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配有增氧设备,周围无污染源。池塘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放苗前7.10天注水至1米深。 相似文献
10.
11.
一、特种水产病害发生特点1.病情较复杂由于对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认识不充分,当有些疾病发生后,不知所措者较多,有时除病原性疾病外还会出现人为的药源性疾病。某些病原体,可能会感染较多的养殖对象,但对有些养殖对象,或有些养殖对象的某个养殖时期. 相似文献
12.
13.
14.
当前已进入春暖花开、水温回升之际,水产养殖户苗种放养工作己基本结束。如何加强水产苗种春季饲养与管理,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开端,对全年养殖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笔者介绍以下春季水产养殖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做好产前准备、选放优质苗种,实施综合管理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属以动物性饵制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较好,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予盾突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2001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1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新项目.单产可达200~300公斤,亩平效益在2000元以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总结了水产养殖池塘高温季节管理技术,包括加强水质监测、保持水位、封闭控水、调节水质、科学投喂、防止浮头泛塘、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防止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条件 主养黄颡鱼可采用一般无工业污染的池塘.要求水深1.5米左右,以3—10亩面积的池塘容易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每口池塘应安装增氧机,可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亩产量。 相似文献
20.
汛期过后,要及时修复池埂、围网、机械等生产设施,通过清塘、拉网或投饵诱鱼的方式检查、摸底,测算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留存量,采取正确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水产养殖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