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毒基因编码的产物激发病原物与植物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植物抗性反应。无毒基因已在细菌、真菌、病毒和卵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物中得到克隆。无毒基因不但能与抗病基因互作激发植物抗性反应,而且还可能对病原物本身具有其他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用2个马铃薯品种:春薯4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抗病)和津引8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高度感病)对采自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河北、云南、四川、黑龙江)的6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寄生适合度和其地域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来源于河北的菌株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最强,而来源于四川的菌株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最弱。  相似文献   

3.
瓜类疫病病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类疫病是瓜类最主要、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侵染瓜类作物的疫霉菌种类、生理小种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同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农业科技工作者全面了解我国水稻褐鞘病病原物的研究概况,描述了水稻褐鞘病的症状,从真菌、细菌、螨类和昆虫4个方面对水稻褐鞘病的病原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病原物对寄主有致病能力,而寄主也相应地存在抗病能力.两者在长期的竞争中协同进化,分别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其致病和抗病的机制也多种多样.在寄主与病原物的互作过程中,一般用基因对基因假说来解释两者间的遗传基础.在抗病育种实践中,育种家们采用主效抗病基因、抗病基因轮换利用、多基因聚合、转抗病基因育种来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并采用抗病多系品种、多品种混种和间作、套种等措施以增加作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控制病害.深入研究和明确抗病基因的抗病机制,把具有不同抗病机制的抗病基因进行聚合利用,可增强抗病品种的抗病效果和抗病持久性.随着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利用远缘植物的抗病基因改良植物品种的抗病性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农村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把不断提高经营规模效益作为追求目标之一。经营规模应是生产诸因素科学综合的程度。因此,单以经营土地面积作为衡量标准是不充分的,应根据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集约化水平及农户的产值作为衡量经营规模适合度的根本标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适合度的确定应采用农业技术经济指标型,尤其要强调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以便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没有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60 %以上)的非农“迁移”和流动,经营规模适合度的形成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8.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专性活体寄生物,每年给全世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其中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分布广、为害重,是最具经济重要性的2大类群。植物寄生线虫诱导植物细胞转化为特异性的取食位点,从中摄取营养以维持线虫的发育和繁殖,效应子被认为在线虫建立和维持寄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泌器官、降解和修饰细胞壁、建立取食位点、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以及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植物寄生线虫效应子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我国植物寄生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植物线虫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指出了植物线虫的防治在我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一件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并对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50 L全自动发酵罐进行植物疫苗工程菌FJAT-T8发酵,并对发酵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跟踪检测.为了研究FJAT-T8的生长适合度,将发酵过程中变化差异显著的参数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法分析各参数动态模型及因子间关系,并用电镜扫描法跟踪菌体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可划分为4个周期:0~16 h(适应期)、24 h(对数期)、32~72 h(稳定期)和80~96 h(消亡期);该菌发酵最佳质量的终止判断指标为:发酵时间40~48 h,发酵液pH值8.7~8.8,溶氧量趋于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植物寄生线虫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原物之一.笔者对植物寄生线虫的发育基因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目前,关于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及其调控机理研究不多,主要集中于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RNAi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在线虫发育基因分析中得到成功应用.利用模式动物秀丽小杆线虫发育基因的信息和方法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发育基因将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活性氧代谢及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活性氧的种类、代谢途径和测定方法,以及植物人存在的抗氧化机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活性氧的产生及遗传基础,重点对活性氧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抗病信号转导、抗菌作用、膜脂氧化、细胞壁强化、植保素合成和过敏性细胞死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介导恒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且适合于多种检测环境等优点,自开发以来,其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其在植物病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其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寄生线虫生防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中的捕食性真菌、线虫内寄生真菌、卵寄生真菌、产毒真菌、菌根真菌、机会真菌,细菌中的根际细菌、巴氏杆菌、苏云金杆菌,放线菌,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以及捕食性线虫及原生动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集中在土壤的抑菌作用问题、生防菌的风险评估、生防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生防制剂的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寄生线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寄生线虫生防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植物寄生线虫生防因子(菌物,细菌,杀线植物)作用方式,种类,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植物寄生线虫DNA指纹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寄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寄生线虫作为一类植物病原,对全球农林业产生严重危害,每年由植物寄生线虫造成的损失平均高达1570亿美元.食线虫真菌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毒防治线虫的生物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讨论了食线虫真菌的分类、对线虫的作用机制、防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线虫真菌与植物寄生线虫互作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梦姣  梁超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112-113,125
介绍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以及十几年来此项技术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应用情况和此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