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农业》2013,(14)
澳洲是农业大国,其对食物检疫非常严格。对于转基因食物,该国采取了如下做法:禁止出售新鲜的转基因食物,凡是有机食品不允许使用转基因材料,只有转基因棉花和油菜籽可作商业种植;对部分植物进行转基因试验培植,进行更深入的基因技术研究;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需要通过澳洲的基因技术规划局的调查和审核。目前澳洲禁止出售新鲜的转基因食物,例如蔬菜和水果。2002年12月颁布的转基因标识法规定,在澳洲和新西兰销售的转基因加工食物,无论是全食或是作为成分,都需要打上转基因的标示和说明,但不需要格外醒目标识,在成分表上注明“转基因”字样即可。大部分加工食品如薯片、饼干、糖果等零食都有这种转基因成分标识。  相似文献   

2.
张梅 《世界农业》2002,(5):36-37
基因技术对农药生产和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冲击,基因技术的最大成果是转基因作物的产生,它从一诞生就迅猛发展。而转基因抗病虫和耐除草剂作物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将对农药的生产和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一、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1983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随后,人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新型作物的热潮席卷全球。美国至今已批准进入大田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就有近50种,其中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重要的粮、油和纤维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牧草和花卉。在发达国家积极开展转基因作物培育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  相似文献   

3.
目前,转基因大豆、玉米、大米、土豆、棉花、油菜等,按照人们的意愿被"重新设计",基因技术赋予转基因食品新的农艺技术,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高产等。有预言认为,21世纪将是转基因作物的一个转换期,即从初期农艺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向高品质性状(营养和保健目的的改善)的转基因作物的转换。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4.
徐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40-16242
转基因大米通常指通过基因技术获得外源基因的大米品种,相对于传统大米,其核酸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结了对于转基因大米安全性的认识——关于转基因大米的食品安全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部分争议。就转基因大米的核酸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了综述,指出PCR技术和改进的PCR技术仍然是主流检测技术,但是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进行转基因大米的检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余佶 《世界农业》2003,(10):4-7
一、美欧之间关于转基因产品贸易的历史回顾欧盟曾批准过18种转基因产品的和销售生产,但自1998年10月起,欧盟禁止了转基因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口;而后欧盟“新食物法”针对各类转基因或含转基因成分食物,采取监管食物销售及实行标签制度,另外进行了立法。针对RR大豆及Syngenta公司的Bt玉米,要求在这类食物的标签中列明DNA及转基因作物的新蛋白质。2000年4月,食品添加剂及香剂被纳入标签制度内,其DNA亦需在产品上列明。转基因动物饲料及由转基因饲料养育的动物的监管,亦在规划及讨论阶段,同时欧盟计划改善标签法例,规定所有基因产品的基…  相似文献   

6.
印度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始于1996年,2002年开始进行商业种植。为了推动中国种业的发展,现通过研究印度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总结出转基因抗虫棉生产的优点,并提出其潜在的生态风险。截止到2010年,印度农业部门审定可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总计350个,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1 000万hm2,种植率达95%。转基因抗虫棉比非转基因抗虫棉增产86%,杀虫剂使用量减少56%,净收益提高2.5倍。印度棉花产量和出口量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印度和美国),原棉出口值为22亿美元。然而,转基因抗虫棉不是对所有的害虫都具有作用,同时,其花粉携带的转基因漂移以及残枝对其它生物产生的影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8,(12):37-37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改良西红柿,培育出了可预防两大致命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基因西红柿。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改良西红柿,培育出了可预防两大致命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基因西红柿。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科技》2004,(6):49-49
转基因农作物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作物。目前,世界上仅有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和油菜4种作物大面积种植。此前,美国已颁发了食用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种植。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部粮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北京农业》2012,(25):8-10
正2009年11月,农业部批准发放部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自此,转基因农作物安全问题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但由于需要评估转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转基因棉花研究是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进行的,有关项目组长期承担了“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863”计划“抗虫棉的研制”等课题,以棉花转基因技术为突破口,与上下游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在转基因棉花的研究上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1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 利用该技术突破了棉花遗传转化的技术“瓶颈”,将BT基因、CPTI基因、几丁质酶基因、葡聚糖氧化酶基因、葡萄糖氧化酶基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转基因作物的土壤生态安全性,用转Bt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进行盆栽试验,评价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脲酶活性比非转基因玉米降低14.30%,成熟期提高63.34%;转基因玉米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抽穗期和收获期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土壤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玉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苗期和收获期显著提高,分别比非转基因玉米提高28.01%和8.01%。转基因玉米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个转基因品种94Y20和TN1以及1个非转基因品种运豆101作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对土壤放线菌全生育期没有影响;转基因大豆对土壤鼓粒期和成熟期土壤细菌具有一定影响;转基因大豆对苗期土壤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具有一定影响,对其他生育期没有影响;转基因品种TN1的花期土壤真菌显著减少。结果说明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物新技术是当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助推力,包括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新技术也被认为是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生物新技术、转基因作物等对人体和环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忧。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介绍、述评世界其他国家有关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法制现状,对如何完善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艳芬 《甘肃农业》2014,(10):28-29
作者介绍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运用比较法对比了国内外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政策法规;试图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进行有益思考和探索,并对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发展和产业化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发展现状和安全性评价程序;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政府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未得到科学评估,转基因水稻所涉及的专利权的归属问题也未完满解决。近期,"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日方向外界透露,目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已基本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可用于商业生产,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认为在技术上没有问题。此信息是黄大日方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召开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植物具有多样性,它能够增强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转基因植物本身及其转入基因在获得新基因后,对环境的忍耐力如耐除草剂、耐寒、耐旱、耐涝、耐污染、耐贫瘠土壤以及对有害生物的耐受性等方面,比非转基因植物强;增强对环境和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增强繁殖能力和生存力.转基因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外来物种,其安全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此产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更加引起重视.对此就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了阐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抑弊,使人类利用其合理基因品质,从而满足人类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