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黄芪多糖(APS)的利用率,试验以黄芪多糖提取物为芯材,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以乳化剂添加量、固形物质量浓度及包埋时间为自变量,微胶囊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包埋率与各因素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黄芪多糖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0.30%、固形物质量浓度46.00 g/100 m L及包埋时间56min,在此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4.97%,与预测值95.27%相对误差较小。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明胶为壁材,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在水中稳定性良好的微米级微胶囊化水产开口料微胶囊。考察了总固形物含量、芯壁材比、进料速度、进风温度对微胶囊粒径以及在水中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微胶囊化工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芯壁材比5∶1,总固形物含量15%,进料速度17.75mL/min,进风温度15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固体维生素A乙酸酯为原料,采用自配的三种不同的包衣溶液和FLP-5流化床制粒干燥机进行喷雾包衣,探索了制备过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的方法。结果表明,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包被的过瘤胃保护性A微胶囊出品率达到95%,具有较好的流散性;在精粗比为20∶80、55∶45的日粮条件下,24 h瘤胃降解率分别为9.94%、25.33%;在真胃中的释放率接近60%,释放率较高。以乙基纤维素为主要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过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朱正华  陆旋 《蚕业科学》2012,(5):949-952
以具有良好乳化性、稳定性及胶体特性的丝素蛋白溶液作为壁材,与维生素E共混后进行高温喷雾干燥,制备丝素蛋白-维生素E微胶囊。通过优化维生素E与丝素蛋白溶液的配比,提高微胶囊的成囊性能。当维生素E与1%丝素蛋白溶液的质量比为0.5∶1时,制备的微胶囊成囊性能较好,包埋率在90%以上,胶囊颗粒间大小相差不大,囊径在3~5μm之间,囊壁厚度在500 nm~1μm之间。推测丝素蛋白囊壁在高温喷雾干燥过程中其蛋白质结晶区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对药物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低温压榨椰子原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原理制备饲用椰子油粉末。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乳化剂单甘酯和蔗糖酯的质量比为1:4,添加量为2%,壁材明胶和多孔淀粉之间比例为1:2,乳化温度为70℃,芯材/壁材比为60%,固形物浓度15%;均质压力为40MPa,喷头压力为0.30MPa,进料速度为10mL/min,进风口温度为195℃。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NFH(硝基亚铁血色原)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并将其在肉制品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壁材为麦芽糊精(55%)、β-CD(25%)和阿拉伯胶(20%);芯材占壁材的添加量为2%,喷雾干燥的进料流量为50mL/min;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海藻酸钠、海藻酸钠/β-环糊精、海藻酸钠/阿拉伯胶为壁材;脱脂奶粉、脱脂奶粉/麦芽糖、脱脂奶粉/乳糖为保护剂,采用乳化法和锐孔-凝固浴法制备植物乳杆菌P8微胶囊。结果表明:制备植物乳杆菌P8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β-环糊精浓度为2%、脱脂奶粉/麦芽糖浓度为4%、CaCl2浓度为3%,活菌率达到2.27×1011CFU/g。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微胶囊技术是将核心菌体包覆于胃不溶、肠溶性的安全、特殊壁材中,可增加菌体对不良环境(胃液、胆盐等)的抵抗力,使其顺利到达肠道以发挥益生作用,且利于储存、加工和运输。利用喷雾干燥技术进行微胶囊制备具有包被速率快、生产成本低、适用于连续化生产等优点,但由于其存在较高进出口风温度及快速脱水过程,对于饲用乳酸菌的微胶囊制备在壁材物质及制备参数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为此,作者从工艺过程、壁材选择、工艺参数选择及其产品效果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喷雾干燥技术在乳酸菌微胶囊制备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动乳酸菌微胶囊制剂的研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化条件对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最佳的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工艺参数,分别进行了乳化剂的配比、乳化剂的含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壁材比(壳聚糖∶麦芽糊精)和壁材含量6个因素对饲用大豆粉末油脂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单甘酯与蔗糖酯的质量比1∶9,乳化剂含量1%,乳化温度70℃,乳化时间10min,壁材含量15%,壁材比1∶5。另外,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壁材比和壁材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乳化工艺参数组合为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10min,壁材含量10%,壁材比1∶10。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提高龙安柚柚果利用率,增加其附加值,本文以四川广安龙安柚为原料,研究β-环状糊精对去除龙安柚柚皮苦涩味的影响。通过热烫、浸泡、清洗等工艺,分别将β-环状糊精溶液浓度、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作为试验因素,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龙安柚柚皮脱苦去涩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当β-环状糊精质量浓度为2%,浸泡温度为45℃,浸泡时间为100分钟时感官评分最高,脱苦除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应用是在DHA和ARA油剂和粉剂基础上,研究了第三种剂型——乳化液。在DHA和ARA乳化液制备过程中,第一步是进行乳化液的制备,依次为界面膜壁材溶解→剪切乳化DHA和ARA→均质→制备好的乳化液。然后将第一步制备的乳化液加入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料系统,依次为乳化液→配料→剪切→包埋→均质→浓缩→喷雾干燥→配方奶粉。通过两步即可实现配方奶粉的生产,其意义在于改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经常出现的"鱼腥味"问题。该方法研发的生产设备简单,适于配方奶粉生产型企业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七味养心健脾胶囊中薄荷、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以吸水率、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为考察指标,分别比较薄荷、肉桂挥发油提取条件,选择优化条件;以β-环糊精-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结果:薄荷、肉桂浸泡4 h,加水10倍,提取3 h,挥发油含量较高;最佳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油比例为5∶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2 h。用薄层鉴别和紫外鉴别,包合前后挥发油质量不变。结论:薄荷、肉桂包合工艺可改善挥发油挥发性,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水分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豆粕品质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水分处理组,料水比分别为1∶0.4、1∶0.5、1∶0.6、1∶0.7、1∶0.8,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使用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粪肠球菌=1∶1∶1)发酵豆粕,通过测定分析发酵豆粕表观特征、营养指标及活菌含量,确定最适料水比。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800 IU/g,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进一步测定发酵豆粕表观特征、营养指标、活菌含量及蛋白质亚基分布,确定最佳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结果]①不同料水比条件下,各处理组发酵豆粕粗蛋白水平无显著(P=0.074)差异,料水比为1∶0.6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发酵前提高了9.39%;随着初始发酵水分的提高,发酵豆粕pH值极显著(P<0.01)降低,乳酸含量及3种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升高,1∶0.6组发酵后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1∶0.4组和1∶0.5组;复合菌的存活量在料水比为1∶0.8时最高,总量达到1.43×109 CFU/g。结合上述试验结果并考虑工业化生产条件,选择料水比为1∶0.6作为最适发酵水分开展后续试验。②在料水比为1∶0.6条件下,不同蛋白酶添加水平对各组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小分子蛋白水平线性提升,在蛋白酶添加量为800 IU/g的处理组中,<30 kDa范围内的蛋白质水平高达65.56%,较未添加组小分子蛋白质含量提高2.61倍;发酵豆粕中3种菌的存活量随着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0 IU/g处理组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高于200、400、800 IU/g处理组,酵母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高于400、800 IU/g处理组。[结论]选择料水比为1∶0.6并在底物中添加100 IU/g的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可有效改善豆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喷雾干燥法是缓释微囊常用的制备方法,作者从喷雾干燥法的适用范围、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探讨囊材、温度、料液浓度、雾化速度、进料速度、增塑剂和抗黏剂等因素对成功制备缓释微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提高云南乳饼副产物乳清液的附加值,使用喷雾干燥技术获得一种新型的高营养价值乳清粉。方法 以乳清液为原料,将溶解度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乳清粉研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当碳酸氢钠用量为0.7%,离心条件3 600 r/min,凝乳pH为6.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 ℃,蠕动泵数值70 Hz时,研制出的乳清粉中蛋白质13.9%,乳糖49.4%,水分3.3%,灰分6.8%,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标,该乳清蛋白粉溶解性95.18 g/100 g,乳化性72.07%,具有诱人的奶香味,无酸味、异味,色泽呈现均一的淡黄色,口感丝滑,复水性较好。结论 此试验研究为乳饼副产物乳清液的利用提供了途径,为乳清粉的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干酪副产物乳清进行超滤浓缩,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制备成浓缩乳清蛋白,通过对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料液温度、入料流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对浓缩液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口温度为140℃,料液温度为30℃,入料流量7%,制得的浓缩乳清蛋白与市售产品进行加热,利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产品的粒径分布对比热稳定性,试验制得的浓缩乳清蛋白溶解性、分散性俱佳。  相似文献   

17.
以碎牛皮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碱液浸泡、加热、打浆,添加辅料和谷氨酰胺转氨酶制得料浆,再进行成型、干燥脱水制得可作为宠物零食——咬胶类产品的原料重组牛皮。评价料液比、大豆分离蛋白以及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添加量对重组牛皮性能的影响,对其感官指标、机械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以获得最佳重组牛皮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g碎牛皮屑与120mL0.1mol/LNaOH溶液混合,100℃水浴1.5h;然后在其中加入甘油0.4g、丙二醇0.2g、淀粉0.8g,进行匀浆,制得牛皮料浆液;料浆液与水的比例为3∶1,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10%,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为0.5%,烘干后制得的重组牛皮整体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硬度适中,溶解性和透光性良好,颜色接近原皮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小檗碱生物利用度,并改善其对动物的适口性,采用醇提法从黄连中提取出小檗碱成分,以液中干燥法制备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微囊形成的几个关键条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小檗碱成分肠溶微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檗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1∶7,HPMCP∶丙酮乙醇混合液=1∶20,丙酮乙醇混合液∶液体石蜡=1∶5,司班80∶液体石蜡=6∶100。以此工艺制备3批微囊,其平均包封率为93.32%,微囊外观规整,呈现均匀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粒径大小在5~55μm,平均粒径为30.54μm;微囊在人工胃液中2h内溶出少于2%,而在人工肠液中2h释放达到97.343%,几乎达到完全释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在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的作用下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然后浸渍加入具有驱蚊功效的薰衣草精油使其包合在β-CD空腔中,制备出具有驱蚊功效的真丝织物。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β-CD接枝真丝织物的工艺参数,当BTCA和β-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SHP的质量浓度为60 g/L,170℃下焙烘3 min或180℃下焙烘2 min,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可达1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β-CD已成功接枝至真丝织物上,且可耐15次以上的水洗。接枝β-CD的真丝织物能够赋予薰衣草精油缓释的效果,且放置8 d后对按蚊仍可保持75%以上的驱避率。此方法制备的防蚊真丝织物效果持久可重复使用,且具有对人体无毒害、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