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确定了泡桐大袋蛾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生世代;明确了该虫发生与树种的关系和1龄幼虫的传播距离及杨树林网行数对幼虫扩散的阻隔作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组建了具有多种优点的预测预报多元线性教学模型;提出了采用人工注药和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杀虫剂防治的两种防治指标;确认了采用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和地面低容量喷洒Bt生物杀虫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期,通过药效系统筛选测试,提供了最有效药剂及其最佳浓度与经济用量。  相似文献   

2.
泡桐大袋蛾的防治对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林分结构,选择栽植一定比例大袋蛾的拒食树种-苦楝、臭椿、香椿等或使大袋蛾完不成个体发育的杨树、国槐等,建立对大袋蛾危害有较强自控作用的农林间作生态系统。加强种群监测,作好预测预报,抓好3龄前有利防治时机,对于大袋蛾危害轻的采用治点保面策略,对于危害中等且处蔓延趋势的进行全面防治,对于严重危害的采用防周围、弃内部的策略,加强防治技术措施的协调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袋蛾防治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泡桐大袋蛾的防治对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林分结构,选择栽植一定比例大袋蛾的拒食树种一苦楝、臭椿、香椿等式使大袋蛾完不成个体发育的杨树、国槐等,建立刘大袋蛾危害有较强自控作用的农林间作生态系统。加强种群监测,作好预测预报,狐好3龄前有利防治时机,对于大袋蛾危害轻的采用治点保面策略;对于危害中等且处蔓延趋势的进行主面防治;对于严重危害的采用防周围、奔内部的策略,加强防治技术措施的协调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大袋蛾的种群变动规律对群体损叶量及材积损失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田间群体损叶量为7.164g/虫,确立了幼树和大树的虫量与材损率的关系式。在对各经济因素考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大袋蛾的经济阈值幼树应为19.1头/百叶,大树应为7.3头/百叶。  相似文献   

6.
大袋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大袋蛾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宏观控制理论为指导,采用营林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人工摘茧和保护利用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大袋蛾12.7万公顷,有效地控制了虫害。防治后使有虫株率由80%~100%下降到10%~20%。虫口密度由34~700头/百叶下降到0.39~0.48头/百叶,挽回木材损失33万m~3,净收益5942.8万元。  相似文献   

8.
9.
从1984年以来,大袋蛾(Cryptothella yariegaia Snellen)在沛县暴发成灾,尤以泡桐树受害最为严重。6年间累计泡桐受害面积达21万亩。该虫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时间长,轻者造成枝枯叶落,重者造成幼树死亡。采用3MF-4弥雾机喷药防治,很难把药液喷到树梢和内膛,影响防治效果,且大袋蛾防治适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农忙,干旱季节,劳力、水源都比较紧张。林下庄稼也正值生长时期,药械难以进地,施药人员操作不便。喷雾还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防治恶性循环。因此,需要探讨简便有效的防治方法。 1986年进行内吸剂农药在泡桐树干基部打孔注药防治大袋蛾的试验,取得较好效果,1987年后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摘叶模拟试验表明,失叶30%对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根据泡桐的蓄叶量模拟试验、泡桐金花虫的取食量和发生防治情况,制定了该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n在我省一年1代,少数年份有二代分化。雌性比每年有差异。4龄前种群年龄组成较为复杂,种群数量增长为离散性,Nt+1=RoNt。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主要是气候和天敌:与1月份和全年的平均温度相关极显著;与5、6月份的温湿系数相关极显著;与全年的降雨量相关显著;种群数量变动与林型、树种无关。天敌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是无天敌状况下的2.96倍  相似文献   

12.
用初孵幼虫控制接种,地部形态对不同类型泡桐的抗性作出了评定,大树控制接种测定结果表明,结囊率差异极显著,以1号白花泡桐抗性最高,群体表型变幅为5-80%,遗传变异系数为52%,广义遗传力为96.7%,均达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桐乡市大袋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记载,指出大袋蛾在桐乡1a发生1代;极少2代,因林带结构和树木种类不同,其为害程度也大不相同,落羽杉、池杉为害较重,并提出了人工、生物制剂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是林业的一大害虫。在1998-1999年试验的基础上,2000-2002年在刺槐小片林和林网内对综合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实践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t制剂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寄生蝇的寄生率在片林中达到25%,在林网中达21%;而大山雀的招引率也很高,平均达70%。3种生物防治方法综合使用后,刺槐片林大袋蛾老熟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47.4头/株下降到防治后的0.39头/株,林网内由46.9头/株下降到0.78头/株,而相似的对照区大袋蛾平均虫口密度刺槐片林为34.8头/株,林网37.6头/株。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 ~1995 年泡桐大袋蛾治理情况、虫口密度以及寄生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受害面积可以将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划分为蔓延期(1985 ~1990) ,这时的年平均扩散速率为115 % ;高峰期(1991 ~1992) ,年平均扩散速率约为0 % ;消亡期(1993 ~1995) ,这期间大袋蛾种群急剧消亡.防治措施能有效保护泡桐叶片.但由于对有虫树木不能彻底地防治,因而不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扩散;同时,这种防治措施也不是导致大袋蛾种群消亡的原因.数据分析还表明大袋蛾的发生周期更象是与寄生天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敌的作用是大袋蛾种群消亡的促进因子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子.本文提出了泡桐大袋蛾种群破产阈值的观点,并计算得到破产阈值指标 Tcr = 355 头/ 百叶,即当幼龄(1 ,2 龄) 虫口密度超过355 头/ 百叶、扩散速率为0 % 时,大袋蛾种群将自然、迅速地消亡.因为极高的虫口密度导致了剧烈的种内竞争,并且环境负荷量已无法满足种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5种农药对防治大袋蛾均有效,其中以氰戊菊酯为最好的行之有效的农药,本试验为今后进行防治庭院和行道树法相袋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采用未交尾大袋蛾雌虫在羽化后不同天数、不同方法处理、不同部位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切取的雌成虫头部引诱活性的生测 ,探索出大袋蛾性外激素分泌腺的大致部位 ,并了解其释放的日周期和性引诱现象  相似文献   

18.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可行性林间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博光  景志高 《林业科学》1996,32(4):348-353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昆虫病毒控制害虫种群水平的一种新的自传播技术。风洞试验已证实该技术的可行性。林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每5株泡桐树上悬挂1个诱芯的条件下,在300m×300m的处理区中央设置的诱捕器在试验期间每日都诱捕到了接触过诱芯而污染上病毒的大袋蛾雄蛾。在处理区中央人工悬挂的29.2%的处女雌虫因与带有病毒的雄蛾交尾而被污染上病毒。被病毒污染的雌虫产的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中,其CVNPV病虫的死亡率达73.2%。因此,该试验证实了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在林间条件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大袋蛾是刺槐、悬铃木、泡桐等树木的主要害虫,食性杂,危害重。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中下旬,每公里林带释放四斑尼尔寄蝇6000只,寄生率达到92.7%,叶片保存率82%以上。以虫治虫,一次释放,多年受益,达到了有虫不成灾,保护环境,降低防治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博光  杨秀莲 《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自传播技术,性信息素,核型多角体病毒,风洞,大袋蛾Ignoffo将有目的地利用昆虫本身传播昆虫病原生物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方法,定义为自传播法或自传播技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