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也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外向型农业,对于扩大出口创汇,振兴略阳经济,促进富县富民和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积极抓好这项产业的发展。一、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的概况我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素有兴桑养蚕的传统习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县委、县政府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先后两次作出《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  相似文献   

2.
<正> 千阳县为了尽快贯彻落实省农牧厅关于把千阳县建成蚕桑基地县的规划,确立了“蚕桑生产要发展,培养人才是关键”的战略思想。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和专业人才少的实际状况,把培养科学技术的“地方部队”作为发展蚕桑生产,振兴千阳经济的首要任务。县蚕桑技术部门与农业局、文教局等单位协商,联合作出决定,在县职业中学设立蚕桑专业,加强和充实本县的蚕桑科技队伍,从根本上扭转专业人才少,科技条件差,生产水平低的落后局面。他们的办学宗旨是:立足本县、服务地方、为千阳县培养初中级蚕桑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走上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蚕业,组织生产,振兴蚕桑经济,已成为我们蚕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蚕桑产业化工作,在我国山东等地,已经有了若干年的实践,都有自己的创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通过南召县多年来的尝试探索,我们认为:走蚕桑产业化之路,是蚕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1,(1):1-7
江苏是我国传统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蚕茧质量和高等级厂丝产量、出口量位列全国前茅。多年来,江苏坚持优化调整桑园布局,发展蚕桑规模经营,形成了优质茧丝特色区域经济;坚持科技进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提升了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茧丝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了茧丝绸行业协调发展。当前,随着江苏社会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江苏蚕桑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也存在着发展的新机遇,需要从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和综合措施的总体规划上加强引导,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最近,江苏省农委部署编制了《蚕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总结蚕桑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产业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编辑部在该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蚕桑产业发展振兴思路》的文章,介绍给大家,供读者在工作中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少、边、穷的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攸久,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消费量正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2000年消费量将达到12万吨,因此,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我国蚕桑生产正逐渐由工业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向劳动力和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转移。这对我省发展蚕桑生产提供了有利时机,目前贵州省蚕桑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我们耍有“别人下、我们上”的战略远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对振兴贵州农村经济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次飞跃.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又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蚕桑生产也不例外,就目前蚕桑生产现状,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保护蚕农利益,稳定生产基础,振兴蚕桑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蚕桑产值占农业产值的第二位,年产茧量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40%,是全国的蚕茧重点产区。丝绸是我市出口创汇的骨干商品,1986年出口创汇额5873万美元,占全省丝绸出口额的24.7%。发展蚕桑生产对振兴嘉兴经济起着积极作用。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我市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  相似文献   

8.
<正> 汉中地区科协组织地区蚕学会一行五人,于1990年10月下旬赴大别山区的河南省商域、安徽省金寨、湖北省英山、罗田等县,对蚕业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听取各级蚕桑办公室领导经验介绍的同时,参观了生产现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基层干部以及蚕农进行了广泛的座谈讨论。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认为大别山区蚕业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和许多做法,对我区发展蚕桑生产、扶贫和振兴经济,有借鉴价值。一、大别山区蚕业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大别山区蚕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 南充素有“丝绸之乡”的盛誉,蚕桑业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南充蚕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财税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蚕桑业长期采用行政手段发展,千家万户零星分散饲育、分散经营的蚕桑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违背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阻碍  相似文献   

10.
<正> 1985年,汉中地区有关部门加强协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蚕茧商品生产,大胆改革蚕桑经济技术管理体制,实行生产与流通双手抓,促进了生产发展。全地区发蚕种13742张,产茧643338斤,分别较1984年增加0.7%和15.4%。其中:城固县产茧突破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11.
蚕业经济是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生产是振兴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蚕桑、丝绸生产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传统的地方优势产业,正面临一次挑战和发展的机遇.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加速优质蚕茧的基地建设,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蚕茧原  相似文献   

12.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也是我县农村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家庭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全县蚕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加快实现我县第二个战略目标,我们决心以兴桑养蚕作为振兴略阳农村经济突破口,进一步加快蚕桑生产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正> 蓬安县是我省南充地区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1982年的养蚕量、产茧量、单产和人平蚕茧收入已跨入全区前列。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具有发展蚕桑的自然优势,加上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和多种经营门路少的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蚕桑。他们为了建设蚕桑基地,继续狠抓育苗、栽桑,计划在几年内把蓬安建设成一个蚕茧生产基地县。同时,提高加工深度,改变产品结构,使蚕桑生产向商品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措施狠抓基础,巩固提高“四边桑”,积极发展“小桑园”。今年计划育苗万亩,利用鸡啄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形势持续低迷,加上我市特色农业如名茶生产、水产养殖等发展较快,地方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蚕桑生产在农业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蚕桑生产,成为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要摆脱蚕桑园,效益最高。根据调查分析:经营规模小的农户,蚕桑收入占其家庭经济收入的比重较小,不能引起生产者的重视,养蚕生产依赖家中妇女、老人等辅助劳力,投入少,种桑养蚕水平低下,先进实用技术难以普及推广,蚕茧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而这又反过来影响生产投入,极易形成恶性循环。经营规模过大,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蚕桑技术人才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一直是蚕桑产业发展中重要的支撑环节.目前蚕桑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专业培养的学校少、教师少、学生少,提升途径单一等等,影响了蚕桑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四川省蚕丝学校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 蚕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客观必然产物。协会充分发挥蚕业科技人员,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为加速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振兴乐山丝绸行业服务。1985年建立了市、县、乡三个层次的蚕桑技术协会。把蚕桑重点户,种桑养蚕能手和乡蚕桑员、茧站人员及热爱蚕桑生  相似文献   

17.
丝绸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发展蚕桑生产,不仅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组成部份,而且是换取外汇,支援建设,振兴经济的一项关键措施。泰和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蚕桑生产发展很快,到六十年  相似文献   

18.
王维章 《北方蚕业》2004,25(1):49-50
蚕桑在射阳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广大农村中一项传统副业,重点地区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它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地方工业,振兴射阳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提前奔小康,早日现代化"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治穷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经济项目,到1992年年底桑园面积已达2.33万公顷(35万亩),生产蚕茧2.5万吨,形成48个年产茧1500吨以上的基地乡镇,产量占全市的89%。同时由于蚕桑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乡镇茧丝绸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市的蚕桑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蚕桑生产面临的困难1.供求关系的转变,影响到价格的稳定。近几年国内蚕茧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已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国际上一些经济比较落后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在生丝主要消费国的大力支持下,也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中低产桑园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一项骨干产业,是我县发达的茧丝绸生产的基础,在致富农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县三业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蚕茧年产量比1984年增加近二倍。然而,与发达的茧丝绸加工能力相比,产茧量远远不足,缺口较大。如何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促进我县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我们认为狠抓中低产桑园的改造是一个良策。首先,从县情来看,己不可能再拿出粮田来扩面发展蚕桑,而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