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黄海北部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单船有翼单囊底拖网作业时兼捕稚幼鱼比例较大的问题,增大了原生产网第五节网背网衣的网目尺寸,并将改进后的生产网作为试验网,在黄海北部海洋岛附近海域采用交替作业法进行原生产网和试验网各10网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网的总渔获质量比原生产网减少69.87 kg;原生产网捕获27种渔获物,试验网捕获19种渔获物,比原生产网减少8种,兼捕现象得到缓解;相比原生产网,试验网中的各渔获种类体长分布范围向右偏移,说明体长范围偏小的渔获物得到一定释放。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拖网类渔具的结构优化和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海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深海渔场拖网网目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深海渔场目前基本上处于原始资源状态,尚不存在渔业资源保护问题。通过深海试捕拖网的情况来看,渔获物中长颌水珍鱼、黄鳍马面纯和胁谷软鱼等体型较小的重要种类,容易从网目较大的囊网中逸出。本试验的目的,是为探讨深海拖网试捕中渔获物的逸出情况,主要研究它们的选择率和选择域,以便对试捕渔获量及其组成进行修订。同时,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5年渔业资源监测船的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广东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组成及其月变化等。结果表明: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副渔获种类多,主要为沿岸性底栖种类,组成结构存在明显的月变化,其中蟹类和鱼类是影响副渔获组成结构和月变化的优势类群;副渔获海上抛弃率很低,兼捕现象严重是现阶段虾拖网的主要问题,副渔获与目标虾类的平均重量比为6.8:1,平均产值比为2.5:1。为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虾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鱼、虾、蟹等的生活习性和行动差异开发适宜广东沿海虾拖网的选择性捕捞技术,减少副渔获的兼捕量。  相似文献   

4.
欧洲地区选择性虾拖网渔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虾拖网渔业是世界上兼捕、抛弃问题最为严重的渔业.为了缓解虾拖网渔业的这一突出问题,世界各国、各组织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主要虾拖网渔业中开展了多样而有效的选择性研究.北大西洋北方长额虾Pandalus borealis拖网渔业、东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海螯虾Nephrops norvegicus拖网渔业是欧洲开展选择性研究最早、最全面的渔业,作者从上述2种虾拖网渔业及其兼捕、抛弃特点出发,通过对渔业中有关的尺寸选择性和种类选择性研究,特别是兼捕减少装置(BRD)的设计开发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渔业中有关兼捕减少技术措施的介绍,探讨了这2种渔业中选择性研究的特点及其对其他渔业选择性研究的借鉴意义,为我国今后开展虾拖网渔业选择性研究和渔业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对1440.00 m×253.49 m的单船底层拖网渔具结构、装配方法、操作技术、渔期渔场、经济效益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网在东海区生产作业处于中下层,对海底的生态系统破坏较小,属于环境友好型网具。(2)浙江省台州市、温州市的单船底层拖网从业人员占渔业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单船底层拖网单船产值一般为230万~240万元,虽然其作业产值较桁杆拖虾网和帆张网稍低,但有所需作业人员少、操作简单的优点。研究建议将网囊改为采用横目装配,网目内径尺寸改为54 mm,以有效释放幼鱼、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通过浙普渔32228于2022年1月14日至1月18日所进行的拖网海上试验中改良网和对照网捕捞渔获物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建议的可取性。  相似文献   

6.
网板、拖网、拖网船配合的力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外对各种拖网网板的水动力性能有过不少的探讨,对拖网及其模型试验的研究也较普遍,对拖网船的分析就更多了。但是网板、拖网、拖网船在作业时是一个整体,三者配合的力学计算对于正确设计拖网显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诱鱼光场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对光诱鱿鱼浮拖网作业的影响,据此合理配置了灯光强度及其布局,探讨了一套较有效的诱导渔方法。根据鱿鱼的趋光习性及浮拖网的特点,设计了适应在较深渔场作业的光诱浮拖网渔具,并成功地试验了光诱鱿鱼浮拖网柔性网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网线直径和模拟渔获物对拖网网囊水阻力及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网线直径和渔获物对拖网网囊水阻力及形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上海海洋大学循环动水槽对3顶不同网线直径(1.11 mm、0.96 mm、0.54 mm)的网囊结构在5种流速(0.5 m/s、0.6 m/s、0.7 m/s、0.8 m/s、0.9 m/s)和2种渔获状态(空网、存在渔获物)下进行试验,比较分析各条件下网囊形态、水阻力和横向缩结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空网条件下,网囊阻力系数随网线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雷诺数的增加,阻力系数呈减小的趋势。2)网囊水阻力与流速、网线直径和渔获量呈正相关关系。3)存在模拟渔获物网囊随着网线直径的增大,中部宽度增大;随着流速的增加,网囊长度的增加较空网网囊更为明显;空网网囊整体形态较饱满。4)空网网囊横向缩结系数先减小后趋于平缓,而存在模拟渔获物网囊横向缩结系数先减小后增至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拖网网囊水动力性能,提高渔具的作业特性及选择性提供科学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诱鱼光场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对光诱鱿鱼浮拖网作业的影响,据此合理配置了灯光强度及其布局,探讨了一套较有效的诱导渔方法。根据鱿鱼的趋光习性及浮拖网的特点,设计了适应在较深渔场作业的光诱浮拖网渔具,并成功地试验了光诱鱿鱼浮拖网柔性网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拖网曳纲力学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曳纲是拖网渔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曳纲进行力学计算,不但对于研究拖网渔具,而且对于拖网作业水层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拖网船匀速直线运动时曳纲作为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以及加速运动时的情况,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虾类的分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性栅栏是实现拖网渔具种类选择性捕捞的主要装置。通过海上生产试验,结合SELECT模型分析不同栅条间距(15mm、20mm和25mm)的刚性栅栏对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和葛氏长臂虾( Palaemon graxieri )的分隔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重量分隔率逐渐增大;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慨率呵使用常数来表示,即接触慨率与个体尺寸无关;比较不同虾类对分隔栅栏的接触慨率后发现,接触慨率不存在种类间、栅栏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接触分隔栅栏的概率均大于0.9,说明大多数个体都接触到分隔栅栏,但拒绝全部接触栅栏的假设,这主要与桁拖网结构和分隔栅栏的安装有关;随着栅条间距的增大,栅栏对虾类的50%选择体长(L50)逐渐增大,但选择范围(SR)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针对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于2017年8月在黄海南部的海州湾水域进行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的套网法拖网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网目尺寸(40、54、60、70、90 mm)下主要渔获的逃逸率与幼鱼的释放效果,并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权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渔获逃逸率逐渐增加,对幼鱼的释放效果显著,从生态保护方面考虑,根据目前的资源状况,网囊网目尺寸可放大至80 mm以上;当网囊网目尺寸小于56 mm时,释放效果显著,当网目尺寸大于56 mm时,经济效益损失显著。研究表明,为了权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将56 mm作为制定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普遍较高,但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对一些典型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进行了分析,从中汲取经验,并结合昆山市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目缩结对盘锦海域桁杆虾拖网网囊的选择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盘锦海域桁杆虾拖网网囊结构的调整,掌握网囊网目在不同缩结系数0.99、0.95、0.91时对桁杆虾拖网捕获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的选择性影响,采用套网法对不同缩结系数的网囊网目进行了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网囊网目缩结系数的减小,两种虾的选择性曲线向右偏移,较小体长范围内虾的选择率变小,说明可以释放一定数量的幼虾;但当所捕获的葛氏长臂虾和脊尾白虾体长达到某一值时,缩结系数的减小对两种虾的选择性已无明显影响,当缩结系数为0.95、0.91时,对应葛氏长臂虾体长分别为42.5、52.5 mm,对应脊尾白虾体长均为47.5 mm。研究表明,缩结系数降低后,两种虾的选择范围均变小,选择性尖锐度变强,本研究结果可为桁杆拖网过渡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渤海海域幼虾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过渡期后的桁杆虾拖网归属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精确农业的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精确农业是超前性的农业新技术,它是根据作物、土壤和病虫害的时空变量,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变率处理技术(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进行田间耕作和管理和一种“处方农业”。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推广精确农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和实验示范。我国发展精确农业有诸多限制因素,但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确农业,在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可发展精确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6.
了解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拖网网身大网目的选择性,对于提升应用渔业数据进行磷虾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在FAO 48.1亚区执行项目调查期间,利用小网目(2a=5 mm)附网绑缚在“龙腾轮”所用拖网的第一段网身(400 mm网目,无内衬网)后端和第二段网身(200 mm网目,内衬网16 mm)前端,收集穿过网目的磷虾。根据附网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结合网囊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等数据,选用logistic曲线方程,分析磷虾拖网大网目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龙腾”轮拖网的磷虾逃逸主要发生在第一段网身大网目处,装配内衬网(2a=16 mm)的第二段网身近乎无逃逸发生。(2)磷虾接触网身第一段大网目的概率(Pc)范围为5.85~69.52%,平均为(23.17±14.80)%。昼夜间接触概率相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50%选择体长(L50)为25.05~47.74 (32.68±4.92) mm;L50在白天(30.06±2.23) mm显著(P<0.05)低于夜间(35.81±5.48) mm。选择范围(SR)为2.07~19.08 (7.65±4.02) mm;SR在白天(7.11±4.41) mm略低于夜间(8.30±3.53) mm,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弥补了拖网整体选择性中网身部位选择性研究的空白,并考虑了昼夜间磷虾选择性的差异,可为科学评估磷虾资源量和开发生态友好型磷虾拖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拖网网囊网目尺寸与鱼体生物学存在关系 ,对智利竹鱼的优势叉长组成、形体特征、初次性腺成熟时的叉长等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得出 2 0 0 0年智利竹鱼的优势叉长为 2 5 0~ 30 0mm ;体高、体宽和体周与叉长存在线性关系 ,分别为 2a =0 .185 8L - 3 .5 2 19,2b =0 .1339L - 4.2 99,c =0 .480 3L - 3 .4794。并对智利竹鱼拖网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认为智利竹鱼拖网网囊的最适网目内径为 115~ 12 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