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山红是河北农科院昌黎果树所育成的晚熟、优质、耐贮的苹果新品种。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目前已在省内推广约40万株,省外也已引入试栽。现介绍如下。一、选育经过燕山红(育种号28—278、优系号昌苹一号)是1973年由国光×红冠(1162)杂交育成的。1974年春播种,1976年春经过严格选  相似文献   

2.
我国板栗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孝 《落叶果树》2000,32(3):16-17
我国板栗育种工作以90年代初为界,此前呤有出了日本栗和板栗的种间杂交品种,未见有育成板栗杂交中报道。90年代初才杂交育成了华本、华光和红栗1号板栗优良新品种。扼要介绍了这批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今后板栗育种工作的建议,展望了品种工作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1选育经过1994—2001年从‘新高'ב丰水'杂交后代270株实生单株中初选出1株优良株系,2002—2007年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引种)试验,选育出砂梨新品种‘华丰'。区域试验表明其既具备母本  相似文献   

4.
日本梨晚熟品种中 ,以新高、晚三吉、新雪等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果形大、贮藏性好是这些品种的共同优点。不足之处是果实肉质风味比幸水和丰水等品种差。因此以培育优良晚熟品种为目标 ,日本 (独 )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果树研究所育成了“王秋”梨晚熟新品种。1 育成经过  1 983年从C2 (中国慈梨和日本二十世纪梨的种间杂交种中选出的优系 )×新雪的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出。 1 991年初选 ,1 992年开始进行系统适应性测定 ,以筑波 48号的系统名供试 ,在全国主要产地的 3 6处进行了品种特性观察鉴定 ,结果被认定为是新高和晚三吉之间成熟的晚熟…  相似文献   

5.
梁山蜜桃为北方桃中的古老地方品种。由于生产中一直沿用实生繁殖,以致品系繁杂,良莠不齐。为保存、开发这一名特品种,我们进行了优选工作。1 选育经过在以往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同时发动群众开展选优,共选报17个优良单株,后经实地考察、测定,初选出5个优良单株。用1年生山桃作砧木,定植后当年嫁接优株接穗,经4年连续观察,从丰产性、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出了1号红桃、3号白桃、5号青桃共3个优系。2 主要性状1号红桃 果实近圆形,果肩尖,梗洼深,果型整齐,果顶圆,果尖微…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农科所从1986年开始,采用自然杂交和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了大果型早熟桃的育种工作。现已从上海水蜜桃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了一个果型特大的早熟品系,定名为青研桃1号。该品种是我国用杂交育种方法首次培育出来的果型特大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1 育种目标和育成经过 以前栽培较多的红玉、红星等中熟品种由于耐贮性、口感风味等较差而逐渐减少。为改变这一现状 ,选育性状优异的中熟品种势在必行。农水省果树试验场苹果支场于 1976年用生产主栽品种富士和生食加工兼用品种初秋杂交 ,选育丰产、质优的中熟新品种。为促进提早结果 ,1978年采集实生苗接穗嫁接在 M2 7极矮化砧上观察 ,1983年初果 ,1986年选出 4— 60 1优系 ,1991年以盛冈 56号的系统名区试 ,1998年命名红太郎 (こうたろう ) ,登录号为农林 16号。2 品种特性 树势强 ,树姿开张 ,易生短果枝和腋花芽。因花期比富士晚 4…  相似文献   

8.
选育过程:1973年春用白香蕉做母本,莎芭珍珠做父本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人工杂交育成,1974年播种,秋天得杂种实生苗12株,分别编为12个号。当年秋就地埋土越冬,前11个号长势较弱,因根部  相似文献   

9.
鲜食葡萄新品种——‘申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1997年,以藤稔为母本,红后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实生苗22株,1999年定植于选育种圃。2000年杂交单株开始挂果,2001年品种观察发现,编号为"99-250"  相似文献   

10.
郭继英  姜全 《落叶果树》2011,43(4):63-63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油桃育种,先后育成多个油桃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但果面近全红、硬肉、离核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油桃品种还很缺乏。‘瑞光7号’杂交(1990年)获得的中熟油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李(plum)是重要的核果类果树之一,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我国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广泛的地区分布。中国李也是世界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我国李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是世界李生产第一大国。原产我国的李地方品种类型多样,果实口感佳、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悠久的栽培过程中保留、筛选了大批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李品种,对我国李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果树生产中对李新品种的需求,我国育种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了以抗寒、丰产、优质、观赏为目标的李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李育种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自主育成、通过品种审定并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64个,东北三省科研单位育成品种37个,占总数的57.81%,是我国李育种的主要育种单位。纵观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主要是通过实生和杂交方式获得,以地方品种实生和中国李杂交为主,芽变品种占少数,近几年通过地方品种与国外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笔者整理绘制了一张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系谱图,发现目前我国选育的李品种中,多数亲本是具有我国地域特点的地方优良品种,且直接或间接来自少数几个亲本。‘福摩萨’‘六号李’‘绥棱红’和‘绥李3号’是骨干亲本,在我国李鲜食和随后的观赏品种选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育成的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近,存在亲本选择有局限、遗传基础较狭窄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我国李育种还存在重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缺乏、砧木育种进展缓慢、抗病育种尤其抗李痘病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综上所述,笔者旨在对我国李育种的进展、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袁德义 《落叶果树》2010,42(2):62-62
针对我国南方优质砂梨栽培品种少的现状,以大果、高糖、晚熟、耐贮为育种目标,1994—2001年从“新高”ד丰水”杂交后代270株实生单株中初选出1株优良株系,2002—2007年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引种)试验,选育出砂梨新品种“华丰”。区域试验表明“华丰”既具备母本结果早,果大,耐贮藏,  相似文献   

13.
‘瑞蟠19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1996年杂交,1997年5月进行杂种苗定植,2000年开始结果,其中代号为96-7-19的单株入选为优株。2005年4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我国南方优质砂梨栽培品种少的现状,以大果、高糖、晚熟、耐贮为育种目标,1994—2001年从‘新高’ב丰水’杂交后代270株实生单株中初选出1株优良株系,2002—2007年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引种)试验,选育出砂梨新品种‘华丰’。区域试验表明,‘华丰’既具备母本结果早、果大、耐贮藏、丰产稳产的优点,又有父本果面光洁,果形端正,石细胞少的特点(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欧美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油桃育种,相继育出一些新品种。从欧美引人的油桃品种大多风味偏酸,不适合我闲消费习惯。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油桃育种,先后育成多个油桃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但果面近全红、硬肉、离核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油桃品种还很缺乏。‘瑞光美玉’是以‘京玉’ב瑞光7号’杂交(1990年)获得的中熟油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杨宛玉  姜国霞 《蔬菜》2003,(1):16-17
近几年来,我国黄瓜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相继育成了许多比较优良的品种,然而目前在保护地生产中,品种本身抗病的尚不多,常常是利用黑籽南瓜嫁接提高其抗病性,但经过嫁接后的黄瓜,口感、品质下降,成为制约黄瓜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出保护地、露地均能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利用P801黄瓜的优良自交系88-58作母本,以88-4作父本杂交优化系选出93-24。经鉴定早熟、丰产、优质、抗病,定名为平丰五号。一、选育经过平丰五号是平顶山市农科所利用P801的优良自交系88-58做母本,以姊妹系88-4作父本,杂交优化系选培育而成的黄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1选育经过2001年以串枝红为母本,XC0431(晚熟杏资源,原产于河北昌黎)为父本,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内进行人工杂交授粉,获杂交果280个,翌年5月初将层积好的种子条播,获188株杂种实生苗,第3  相似文献   

18.
晚熟抗寒李品种--吉胜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用血肉李做母本,绥李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杂交获得的后代再与晚紫李杂交选出优株。1996年高接,1998年纳入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并进行区试,2000年通过审定,名为吉胜李。果实心脏形,平均单果重55g,含可溶性固形物12%,在吉林9月上旬成熟。丰产、抗寒、自花结实,果实大小整齐,外观美,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陈振旺 《中国果树》1992,(2):18-18,22
<正> 为了尽快地将猕猴桃由野生状态变为规范化的人工栽培,为生产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我校猕猴桃科研组通过系统筛选培育,选育出了中华猕猴桃优良新晶种——三峡1号。选育经过 1984年从野生猕猴桃资源156株中选出优株(原代号31-58),1985年春季采用嫁接方法繁育该优株无性系后代,1986年将其定植于校内示范园,1987年开始结果,以引  相似文献   

20.
苹果新品种——秋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育成晚熟耐藏的苹果新品种,一直是我们育种计划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从1951年起,我们即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迄至现在已有220个杂交组合13,000多株实生苗,先后选出了一些优系。在这些优系中,52-6-22即秋锦,被认为是综合性状良好的晚熟耐藏新品种,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