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磊 《山东饲料》2014,(21):28+4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关键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作为农业发展的命脉以及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建设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以《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探析了阳谷县引黄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了重要之中。保证农村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持续性的最有力措施就是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带来新气象。本文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我国建设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富民宜居的要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已显得日趋紧迫。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建设水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为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作为保障农业粮食丰收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老化严重、维修费用不足,管理体制不理顺和对小型农田水利认识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措施,即科学规划,加强领导,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体制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进行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其造福百姓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内涵,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进行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其造福百姓的目标。本文阐述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内涵,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重形势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新时期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有限水资源充分合理可持续利用和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外界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解决小型农田水利治理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作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建设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确保农业综合能力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常态问题,并从大力发展田间节水技术、实行三费合一水价政策、动员社会积极投资参与和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等筹措途径方面,提出了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相关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不仅关系到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确保农业综合能力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常态问题,并从大力发展田间节水技术、实行三费合一水价政策、动员社会积极投资参与和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等筹措途径方面,提出了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相关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特殊的工程具有其自有的特性。本文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得出了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选用SAD分析法,研究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定量化计算原理以及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在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本文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作为农业经济的关键因素和重点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无疑就显得非常重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好坏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重形势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取消,农村相应取消了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锐减,农田水利建设滑坡.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小农田水利工程在为农民生产生活方面作了改善,在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而本文就小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小农田水利工程在为农民生产生活方面作了改善,在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田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而本文就小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一直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支持,尤其是小型农田的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水利工程的支持。虽然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些问题。本文从农业水利灌溉的概念出发,就我国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稳固、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机制建设和审批程序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要广泛宣传,实行科学、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按照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莱城区三面环山,在汶河源头,没有任何客水来源,水资源短缺,解决群众农业灌溉条件,加强水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是我区面临的重大问题.2013年是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攻坚之年,加快重点县工程建设,将全面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莱城区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有效提升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 按照山东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通知精神,为了切实达到以"工程措施、用水协会、水价改革、科学用水"为目标的"四位一体"精品工程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我们编制完成了《2012-2014年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和《2013年度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确保建设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20.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多年来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面临的管理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