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蚕季安石灰浆进行蚕室蚕具消毒,是1984年春蚕期开始的.1984年初,从上海洗涤剂三厂购入蚕季安1吨,供各区、分站推广,到1985年早秋,因供销渠道中断,就供应不上.1984年全县配发蚕种26415盒,1985年春蚕10203盒、夏蚕2259盒,共38877盒,其中蚕室蚕具运用蚕季安石灰浆消毒的,约有2.4万盒蚕种,占养蚕总数的60%.1984年全年平均盒种产茧38.24公斤比前三年平均盒产高1.66公斤.1985年春蚕盒产46.8公斤、夏  相似文献   

2.
罗恒成 《广西蚕业》1994,31(1):60-60
广西是我国木薯和木薯蚕主产区.全区每年种木薯约20万公顷.利用木薯叶养木薯蚕不要专门种植养蚕饲料,饲料十分充裕.在夏秋季养木薯蚕仅20天左右便可收获。养一盒蚕种。通常可收茧皮2~3公斤,蚕蛹12~15公斤,蚕沙50~100公斤.它较易养、  相似文献   

3.
2008--2010年连续3年对如东县蚕桑生产及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东县农户饲养的蚕种平均实用孵化率为97.18%,每667m2桑园平均年饲养蚕种3.68盒,盒种平均产茧43.37kg,每667m。桑园平均产茧159.60kg;在饲养过程中蚕病累计损失率为5.014%,其中病毒病占0.447%、细菌病占0.222%、真菌病占0.446%、蝇蛆病占0.064%、农药中毒占1.371%、上蔟不结茧发生率占2.464%,上蔟不结茧已成为目前养蚕生产中最大的威胁。在养蚕过程中,主动淘汰弱小蚕的比例为0.295%;遗失蚕率为7.379%,其中春蚕6.729%、续春蚕5.046%、中秋蚕7.857%、晚秋蚕10.566%;平均结茧率为87.312%,其中春蚕91.85%、续春蚕92.00%、中秋蚕82.70%、晚秋蚕81.16%。  相似文献   

4.
嵊县蚕种场地处丘陵地带,土壤母质是玄武岩风化而成,pH值在7左右,桑园土壤含磷量0.15%左右,最高为0.32%。自然条件适宜于蚕种生产,饲养东肥,华合有15年的历史,1978年东肥×华合和华合×东肥平均克蚁制种量为10.91和20.62盒,到1985年分别为14.7和21.96盒,平均公斤茧制种量1978年为3.57和5.26盒,到1985年为4.4和5.59盒,克蚁用桑量逐年减少,1978年为89.8公斤,到1985年下降到73公斤。蚕种质量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本场蚕种生产所以能取得  相似文献   

5.
2012年,全区木薯蚕生产示范推广工作在大新、龙州、武鸣、天等、平南、合浦等县开展。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扶持生产示范点所需的部分蚕种、蚕用物资、生产资金,开展养蚕技术培训,推广养蚕新技术,养蚕效益显著。大新县饲养量同比增长6.12%,单盒蚕种平均产熟蚕或蛹共25.83kg,同比增长7.85%;茧皮2.25kg,同比增长5.62%。据统计,大新、龙州两县饲养木薯蚕累计经济收入达244.4万元。  相似文献   

6.
广西蚕业指导所有下列蚕用物资供应 ,价格优惠 ,敬请光临 !商品名价 格商品名价 格漂白粉 (1级 ) 1 96 9.2 1元 /吨大蚕防病 1号 1 .42元 /公斤漂白粉 (2级 ) 1 92 7.37元 /吨小蚕防病 1号 2 .3元 /公斤漂白粉 (3级 ) 1 86 3.6 2元 /吨氯 霉 素 2 .8元 /盒福尔马林 3.5元 /公斤蚂 蚁 净 1 .70元 /盒盐   酸 0 .97元 /公斤脓 微 灵 4.6元 /盒一 分 网 6 6 .9元 /公斤杀 菌 灵 4.6 5元 /盒三 分 网 6 7.75元 /公斤蛾  袋 0 .0 6元 /个蚕 种 袋 0 .0 5元 /个蚕 种 纸 1 .0 0元 /张编者按 :为了适应蚕业市场发展需要 ,本…  相似文献   

7.
张明君 《江苏蚕业》2001,23(4):41-42
公斤茧制种量是种茧质量的体现,是制种能力和制种水平的标志。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降低张种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对此作了探索和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全场平均从1998年的公斤茧制种4.2张,增加到今年的5.3张;张种生产成本下降4.23元。 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除正常的生产操作之外,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更要值得重视,合理解决。1蚕体健壮、茧质优良是基础1.1桑叶优质无污染 桑叶是蚕的粮食,优良的桑叶才能蚕体健康。桑叶污染是蚕种生产的大敌,它严…  相似文献   

8.
潘志新 《广西蚕业》1998,35(3):42-45
我站蚕种生产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发生率7%~12%,比较严重的为20%~30%。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我站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X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亩桑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10年平均也只有75公斤,1997年平均85.5公斤,比全区平均92.8公斤低7.3公斤,低7.9%。由于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l蚕桑生产低产的主要原因1.l蚕农缺乏种桑养蚕技术多年来,接受种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等原因,原蚕区蚕种生产往往蚕茧丰收而公斤茧制种量却很低,导致蚕种生产效益不高。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笔者就提高公斤茧制种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3,40(2):55-56
我区部分蚕农特别是新区的蚕农,对种桑养蚕所需生产资料及成本非常关心,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生产资料、投资及成本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生产资料1.1桑苗:种一亩桑需5000株桑苗。1.2蚕室:25~30m2蚕室、5m2贮叶室。蚕室要求座北朝南,开设对流门窗,墙壁、地板、天花板“六面”光滑,以便消毒。一般用现有旧房改建或新建。1.3蚕具:蚕匾50只、纸板方格蔟200个、蚕架、竹杆、蚕网、薄膜、温度计等零星蚕具一批。1.4蚕种:种一亩桑,第二年正常投产后,可饲养蚕种5张。1.5蚕药:漂白粉25公斤、蚕用抗生素10盒、小蚕“防病1号”2袋、新鲜石灰粉50公斤…  相似文献   

12.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1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村原蚕区的防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蚕种生产近10年来,已由20世纪80年代主要依靠场内生产逐步转向原蚕区生产,然而农村原蚕区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加之生产生活用房分不开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原蚕区生产在微粒子病防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1999年浒关蚕种场到太仓绿化村开辟农村原蚕点,当年淘汰蚕种52.3%,然后逐年减少,经过十多年净化,  相似文献   

14.
诱导三眠种与普通种的饲养对比试验浙江省蚕种公司金爱娟,张庆芳,叶秀珍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陆雪芳用生理活性物质—金鹿三眠素诱导原蚕三眠化制造三眠蚕种,可增强原蚕体质,减少不产卵、少产卵蛾、不受精卵和残存卵,提高公斤茧和担“桑制种量,提高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因能胚种传染,被蚕茧产区列为蚕种生产唯一的检疫对象。可见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对蚕种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提高蚕种质量,生产无毒蚕种的重要保证。如果爆发微粒子病,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公司及合江场在建立原蚕新区时就因工作失误而深受其害。 1 原蚕新区微粒子病发生的状况 1.1 1998年,合江场在官桥三角车村建立新原蚕点。此点及附近村庄已经20多年没有养蚕了,从栽桑、建蚕室、  相似文献   

16.
<正>1蚕种生产布局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海宁市丝茧育春期饲养多丝量春用蚕品种,夏秋期饲养中丝量秋用蚕品种。蚕种生产布局为春期生产当年秋用种  相似文献   

17.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生产蚕种,在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应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8.
郑琳 《蚕学通讯》2001,21(2):32-34,42
重庆蚕业历史悠久 ,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以前 ,历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 ,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传统优势产业 ,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 重庆蚕业的基本情况1 .1 蚕桑生产现状重庆市现有 36个区县 (市 ) ,92 0个乡镇 ,1 50万农户栽桑养蚕 ,共有桑树 1 4亿株(良桑率占 70 % ) ,有蚕种生产场 2 9个 ,蚕种冷藏库 6个。追溯历史 ,重庆蚕业生产发展速度最快、最为辉煌的时期应属 1 984~ 1 994年间这 1 0年 ,蚕茧产量由 3,0 0 0万公斤增长到 5,1 30万公斤 ,年平均递增速度为 5.5%…  相似文献   

19.
蚕品种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dN收蚁饲养,实用孵化率春蚕仍达95.3%、晚秋蚕仍达97.1%;春蚕的盒种产茧量为44.9kg,比对照区(47.1kg)低4.7%;晚秋蚕为45.5kg,比对照区(47.3kg)低3.8%。春蚕的结茧率为97.7%,比对照区(98.2%)低0.5个百分点;晚秋蚕为98.1%比对照区(98.4%)低0.3个百分点。春蚕的蚕期发病率为0.39%,比对照区(0.19%)高0.2个百分点;晚秋蚕为0.21%,比对照区(0.10%)高0.11个百分点。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d后饲养的各项成绩稍差于对照区,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用冷藏抑制后的转青蚕卵饲养.可用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少量补购蚕种饲养.但转青蚕卵冷藏时以不超过10d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