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蛹虫草菌丝生长条件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范围是4.5~11.0,最适pH为7.0,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蛹虫草菌种容易退化的问题,增强蛹虫草保藏的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蛹虫草在五种保藏条件下,经过保藏半年、一年后菌丝活化的情况以及菌丝活化后的深层培养和固体培养长势和情况,筛选出蛹虫草最佳保藏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3.
韩雪  贾成发  陈帅  杨研  刘晓红 《食用菌》2012,(3):13-13,25
研究了不同碳源对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是以蔗糖为培养基的碳源最为合适,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量中等,密度适中,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时,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培养蛹虫草菌丝可获得最大的菌丝量。  相似文献   

4.
继代培养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度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蛹虫草菌株为试材,通过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对不同代次蛹虫草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株酯酶同工酶表现型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找蛹虫草菌种退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代次蛹虫草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而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生较大变异。9个菌株共有3条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分别为0.63、0.65和0.67,其中F1、F3、F4和F5代菌株出现第2、3条酶带,迁移率分别为0.65和0.67,而F2、F6、F7、F8、F9代菌株发生变异,迁移率为0.67的条带消失,菌株酶谱条带中产生了迁移率为0.63的新条带。  相似文献   

5.
以7种不同谷物培养基培养灵芝、蛹虫草,比较菌丝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结果表明,灵芝、蛹虫草菌丝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是黑豆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为39.9;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是荞麦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为12.8。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蛹虫草D1为试验菌种,分别对蛹虫草生长各主要阶段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液体菌种制作、发菌及菌丝体生长、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等主要性能特征,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分别为0~50、0~10、300~500、200~300lx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生长及发育性能良好,出草产量较高。说明对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光照强度管理是保证和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园园  王勇  张晶  丁建  李悦 《食用菌》2020,(4):20-23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方法:CM-1518、白化蛹虫草CM-Y1518为试验蛹虫草菌株,研究亚硒酸钠(0~700 mg/L)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长势、菌丝平均长速及菌落形态影响。结果:蛹虫草菌丝硒耐受性高于白化蛹虫草,当培养基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650 mg/L时,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700 mg/L;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200 mg/L时,白化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250 mg/L。  相似文献   

8.
韦会平  肖波 《食用菌》2004,26(2):19-19
当前,蛹虫草栽培中普遍存在出草(子实体)难或出草不整齐的问题,我们用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种,并通过栽培试验比较了二种保藏方法对香菇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蛹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为试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温度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最后用优化的条件和培养基进行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培养10d的液体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菌液体发酵后菌丝体产率以及静置培养对虫草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菌适宜温度为25℃,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34%、酵母粉3.06%、硫酸亚铁0.027%、磷酸二氢钾0.2%、硫酸铵0.04%、硫酸镁0.13%、维生素B10.08%、硫酸锌0.06%;摇床6d和摇床6d+静置10d后,发酵液中的菌丝体产率分别为2.568g/100mL和3.389g/100mL,后者菌丝体产率比初始培养基增加了1.73倍,而虫草素积累量分别达到568.329μg/mL和862.893μg/mL,后者比初始培养基中增加了1.56倍。  相似文献   

13.
北虫草子实体人工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云  刘莲  夏志兰  刘东波 《食用菌》2009,31(5):49-50
北虫草子实体人工培养条件试验表明,获得北虫草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条件:温度22℃;培养基含水量60%最佳;pH值范围是5-7;光照,子实体分化形成要求光强在150lx以上,最适光强500lx,日光灯强光3000lx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人工培养条件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蛹虫草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蛹虫草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内形成1 ̄8个子囊孢子,每个子囊孢子可在子囊内进行多次无性分裂,亦可在子座上萌发。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人工栽培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为加强蛹虫草的人工栽培.从料水比、菌种浓度、接种量和暗培养时间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发现接种量(15、20、25mL/瓶)和菌种浓度(6、11、15个/mL)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料水比(1:1、1:1.2、1:1.5)和暗培养时间(2、3、4d)作用较小,并优化出高产培养条件.即料水比1:1.5、菌种浓度15个/mL.接种量25mL/瓶和暗培养时间为3d。在此优化条件下.每20g大米能生产出高达17.96g鲜子实体。  相似文献   

16.
以双孢菇、草炭、河泥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菇菌丝爬土时间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A草炭+田土复合或者配方B纯草炭有利于双孢菇菌丝的爬土,且菇产量高;配方C河泥砻糠+10%缓缓释剂、配方F常规砻糠河泥,不仅菌丝生长慢,产量低,而且会因河道污染严重,河泥中积聚的病、虫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双孢蘑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菌丝后熟处理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黑29"出耳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菌结束后,25℃下后熟20d和33℃下后熟20d两种处理现耳芽早,出耳率高,耳片生长速度较快,形状好,产量高;其它处理出耳芽晚,耳片长速慢,产耳质量差。考虑成本,确定25℃下培养20d为适宜后熟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沼液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拌料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用25%、50%沼液拌料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菌丝生长势增强,污染率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5%、15.8%;用75%、100%沼液拌料也可降低污染率,平菇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8.7%,但菌丝的生长速度降低,出菇时间比对照晚4d~1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