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在渤海海区及秦皇岛海区海事调查基础上,结合其中数据,参考有关技术文献,对秦皇岛岸区及近海海域的海雾天气与内陆大雾天气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初步得出秦皇岛海区大雾天气的基本特征与海事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由于海雾天气引起海事的预防措施,为气象部门对沿海区域的准确预报和海事部门避免近海域发生海上事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农技推广工作中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类型及形成原因,提出了防御灾害性天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三江平原地区内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的研究成果,进而对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气候和天气学分析及部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三江平原地区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认为:除了把目前少量有限的投资按科学的规划用于急需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外,防御灾害性天气应把农业、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以农业与生物措施为主,从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的生产发展中,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灾害性天气不仅影响农业的生产,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灾害性天气面前,人们也无法改变。近年来,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状态下,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也开始逐年升高,使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预防灾害性天气对农民的影响,在预防灾害性天气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科学的方法,把灾害性天气发生的特点和类型进行认真评估和分析。基于此,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湘西的气象灾害,对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类型作详细说明,为了使湘西的农业现状得到改变,最后提出了对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利用灾害性天气统计数据,对海北藏族自治州2009—2018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北地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依次是冰雹、暴雨和大风;汛期(5—9月)是灾害性天气的高发期,同时也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近年来大风天气呈减弱趋势,而冰雹、暴雨天气呈现波动的趋势;刚察地区是3种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区,气象灾害却主要集中出现在门源地区;近年来海北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增长趋势,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冰雹灾害对海北地区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洪涝灾害;2016年是海北地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71—2000年大蒜产区金乡县的常年气候资料和灾害性天气实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结合大蒜生长期特点,归纳总结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类型及其影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秋季连阴雨、低温冷害、干旱和冰雹。结合灾害性天气特点给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从而实现金乡县大蒜的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71—2000年大蒜产区金乡县的常年气候资料和灾害性天气实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结合大蒜生长期特点,归纳总结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类型及其影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秋季连阴雨、低温冷害、干旱和冰雹。结合灾害性天气特点给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从而实现金乡县大蒜的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灾害性天气一直对农业的良好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急剧下滑,给农民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逐渐回升,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也在逐年增加,对农作物的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基于此,根据若羌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先对若羌县的气候状况进行说明,然后分析气候变化对若羌县农作物的有害影响及防御措施,然后对灾害性防御对策进行探讨,使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改变若羌县的农业现状,并使农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灾害性天气的分析,详细阐述了灾害性天气对早稻收获期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天气对早稻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天气和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旅游业的发展又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旅游业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一些灾害性天气的出现,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阐述我国灾害性天气的基础上,分析灾害性天气对旅游的影响,并为如何预防灾害性天气,减少其对旅游业发展制约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园林文化是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秦皇岛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秦皇岛园林作为秦皇岛文化的载体,呈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秦皇岛园林文化不仅表现在以丰富的传统文化、滨海文化为主体,而且融入了体育奥运文化、生态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具有特征突出的多元文化特色。在保护和开发秦皇岛园林文化方面应突出其传统文化和滨海文化的主体特征,更多地体现体育精神,加强秦皇岛生态园林建设和进一步加大现代科技在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彭红丽  王颖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73-74,122
秦皇岛市滨海湿地有其重要的地位和生态功能。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滨海湿地的利用与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阐述了滨海湿地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对2018年7月秦皇岛发生的"安比"台风天气过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台风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巩如英  彭红丽  徐迎碧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39-4040,4056
通过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野生盐生植物肾叶打碗花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探索了肾叶打碗花的生长特性和经济价值,阐述了肾叶打碗花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价值,认为其在园林观赏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在滨海地区园林应用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秦皇岛的旅游资源,详细分析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北戴河海滨湿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秦文化、长城文化、孤竹文化、海滨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将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为网上宣传不足、环境恶化、地质资源利用不足,就此提出秦皇岛旅游业建设的构想,强调加大宣传、打造独特主流旅游品牌、开发亲民旅游线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旅游季节性差异、社区参与。旨在将秦皇岛打造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6.
徐迎碧  王颖  巩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66-10268,10271
采用文献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滨海地区野生盐生能源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挖掘盐生能源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出能源价值高、经济价值好、可开发利用的主要野生盐生植物15科37属44种,分析了秦皇岛市滨海能源植物的开发潜力并提出盐生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途径,最后针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全面实施生物质能源工程,采用生物措施治理盐碱地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延江  张俊峰  葛红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11-7812,7864
利用2001~2010年逐月秦皇岛、昌黎、抚宁及青龙观测站气象资料,筛选出401个样本个例,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及天气学理论,按不同分级统计分析降雨(雪)前6~8 h风向、风速及转为海风时的温度变化基数据,计算不同分级相关系数值,得出海上偏东风与降水、温度半定量化估计值。临近4个测站同步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东风动态变化对岸区强降水落区具有指示意义;秦皇岛岸区至内陆延伸水平温度梯度估计值为:夏季8:00~14:00平均值0.6℃/10 km,冬季0.3℃/10 km。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河北省80多个基准气象站1991~2003年逐日气象数据,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语言编程,对河北省冬季(11月至翌年3月)的光热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出现5~10d连续阴雪天气频次最高,高频次区为石家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适宜区为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和衡水市。并提出冀中南次适宜种植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与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1993-2010年河北省各市玉米单产和气象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推算各市气象单产数据,并运用单产分布模型厘定各市玉米气象指数保险纯费率,以期为河北省玉米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研究表明:各市玉米气象指数保险的纯费率普遍偏高,介于2.40%~8.50%,且各市间纯费率差别较大,纯费率最高的张家口市高出最低的秦皇岛市3倍多,这与河北省的玉米种植风险实际情况一致,说明气象指数保险理论具有可行性,这将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