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在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杂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体型变化规律、采食行为和饲料利用能力以及产肉性能及肉的品质等。我们进行了8—15月龄丹秦一代杂种公牛的测定并与同龄秦川公牛作了比较。一、试验的材料和方法全部试验是在咸阳市秦都区畜改站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已有关于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刘树常,1980) 、舍饲秦川母牛某些行为的初步观察(陈晓宏等,1981) 以及晋南牛反刍行为的观察(王恒年等,1985) 等报导。丹麦红牛是1984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丹麦进口的一个乳肉兼用红牛品种。根据原种饲养场及杂交秦川牛后所得F_1代牛的饲养户  相似文献   

3.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本试验在“天水地区黄牛、牦牛杂交试验”课题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订正,于1985年10月开始执行。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西利本、丹秦本  相似文献   

4.
前言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黄牛的役用时间迅速减少。为了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1985年8月,我市秦都等县(区)开始引用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改良本地秦川牛,使之向乳肉役多用途方向转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黄牛改良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陕西省自1985年开始全面开展黄牛改良以来,主要采用了黑白花、丹麦红牛将秦川牛向乳用方向改良,还采用了兼用的西门塔尔或肉乳兼用短角牛将秦川牛向以肉用为主的肉乳兼用方向发展。目前,已获得了各种杂交后代。一些乳用改良牛已开始投入生产. 陕西省富平县位于渭北旱源,曾是秦川牛的良种产区之一,1987年该县引进丹麦红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县秦川牛,目前已获得各代改良牛3125  相似文献   

6.
<正> 猪消化性能的测定也是研究其经济性状的手段之一。以往,对于不同品种及其杂种猪消化性能的测定虽有报道,但由于试验日粮、生长发育阶段及试验条件的不同,不宜进行比较。据吉林省养猪高产杂交组合协作组报道,在猪的两元杂交组合中,长白公×克米母是优秀组合之一(主要指日增重和瘦肉率而言)。但是,对其消化性能尚缺乏系统测定。为此,我们于1982年春,应用了较简便的不溶盐酸灰分(AIA)法测定了长白、克米及其杂种猪(20—26公斤)的消化性能,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猪的杂交效果及经济性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尼温杂种一代水牛进行短期肥育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在短期育肥期间,采用放牧适当补充混合料,日增重平均在1kg以上,其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达到50.85%和41.13%,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天水地区黄牛、牦牛杂交试验”及“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方向发展。本试验从198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西土、利土、秦土等一、二代杂种牛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及役用性能均比土种牛有很大提高。鉴于杂种牛产肉性能、泌乳性能是兼用牛的主要经济性状。为了探讨杂种一、二代牛的产肉、  相似文献   

9.
杂种藏黄公牛与牦牛杂交的F_1产乳性能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杂种藏黄公牛(黑×黄)与牦牛杂交的F1代母犏牛第一胎次的产乳性能,183天产奶量65936kg±4134,比对照1组(牦×牦)提高165倍;比对照2组(土黄公牛×牦牛)提高072倍;乳脂总量3607kg,比对照1组、2组分别提高12倍、02倍,建议在川西北牧区牦牛业生产中推广这种种间杂交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杂种藏黄公牛与牦牛杂交 F1 公牛的良好产肉性能,为牦牛杂交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泾源黄牛是宁夏地方品种,体质结实,体形结构紧凑、行动敏捷,爬山能力良好,适应六盘山阴湿地区劳役和放牧。由于生长慢、体格小,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已用短角牛和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为了了解改良牛群的役用性能,我们于91年4—7月在县牛场和兴盛乡分别进行各类牛的役用性能测定,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于四川省凉山州乌科育种场1975—1983年杂交试验中,边区来斯特(简称边来)杂种成年母羊主要性能的历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排除各年度环境条件不同的影响,较为客观地比较边来一代杂种和边来二代杂种的主要性能,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进秦川牛尻部尖斜、股部肌肉欠充实、乳房发育欠佳等外貌缺点,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把黄牛尽快由生产资料转化为生活资料,1682年以来,西北农业大学在周至楼观台牛场、眉县金渠等地,用肉乳兼用短角红牛种公牛,改良秦川牛和本地黄牛,6年来初步取得明显的效果,据不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在近半个世纪的桑树育种工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所谓杂种优势即指两个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索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公牛小肠养分消化吸收能力差异。选择7月龄、体重230~240 kg的健康荷斯坦牛、夏杂牛(夏洛来牛♂×荷斯坦牛♀)及阿杂牛(金色阿奎丹牛♂×荷斯坦牛♀)公牛各6头,分阶段育肥273 d后屠宰,测定各阶段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育肥结束时各组肉牛小肠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各育肥阶段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杂牛和阿杂牛(P<0.01或P<0.05),荷斯坦牛育肥各阶段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高于夏杂牛和阿杂牛,但无显著差异(P>0.05)。2)荷斯坦牛空肠胰蛋白酶活性,以及十二指肠、空肠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夏杂牛和阿杂牛(P<0.01或P<0.05)。3)荷斯坦牛十二指肠、空肠黏膜绒毛长度极显著高于夏杂牛和阿杂牛(P<0.01),隐窝深度显著高于阿杂牛(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肌层厚度极显著高于夏杂牛和阿杂牛(P<0.01)。综上所述,荷斯坦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小肠消化酶活性以及小肠各部位黏膜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均较高,表明其...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概况近半个世纪来,在桑树育种工作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所谓杂种优势即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桑树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  相似文献   

17.
杂种藏黄公牛与牦牛杂交的F_1二胎次产乳性能测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杂种藏黄公牛 (黑×黄 )与牦牛杂交的F1 代母犏牛 ,二胎次 5~ 10月 183d的产奶量 ,比一胎次提高 0 2 7倍 ,比对照 1组 (牦×牦 )提高 2 98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杂种藏黄公牛(黑×黄)与牦牛杂交的F1代母犏牛,二胎次5~10月183d的产奶量,比一胎次提高0.27倍,比对照1组(牦×牦)提高2.98倍.  相似文献   

19.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半农半牧区引入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 (20.83±3.62)kg,分别比牦牛高7.07 kg和7.88 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 (321.29±15.3)kg,分别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第一胎产奶量704.55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牦牛♀和(荷斯坦×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半农半牧区引入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20.83±3.62)kg,分别比牦牛高7.07 kg和7.88 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321.29±15.3)kg,分别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 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第一胎产奶量704.55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牦牛♀和(荷斯坦×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