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5个品种分别与不育株连续回交,获得了5个稳定的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花瓣较小,花丝较短,无花粉粒,雄蕊位于柱头下方。不育系自交不结铃或自交铃脱落;不育系异交,当代结实良好。测交种试验表明:29个组合中,26个组合完全不育13个组合可育,其可育度为98%~100%。  相似文献   

2.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和其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普通棉花品种晋棉7号为材料,研究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生理菌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晋棉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些生育期显著高于或低于普通非转基因棉花,或者差异不显著。因此,转基因安全评价需要对土壤微生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6,(3):297-299
为研究NaCl胁迫下转Bt基因棉花和非转Bt基因棉花的生理反应差异,采用盆栽条件下不同浓度NaCl溶液浇灌处理,测定叶片细胞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Bt毒素蛋白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转Bt基因棉花和非转Bt基因棉花叶片细胞含水量比无胁迫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大幅增加,这些生理变化在转Bt基因棉花和非转Bt基因棉花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转入Bt基因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在0.4%NaCl胁迫下,转Bt基因棉花Bt毒素蛋白含量出现了显著下降,说明在NaCl胁迫下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 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 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优势害虫种类的变化较大,棉铃虫已不是转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棉蚜、红蜘蛛、叶甲类、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和其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普通棉花品种晋棉7号为材料,研究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生理菌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晋棉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些生育期显著高于或低于普通非转基因棉花,或者差异不显著。因此,转基因安全评价需要对土壤微生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 ,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棉区持续大暴发 ,仅 1992年 ,长江流域棉区净减产 10× 10 4t,黄河流域棉区净减产 152× 10 4t,棉铃虫造成的棉花减产幅度达 17%~50 %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 50~ 10 0× 10 8元人民币〔1〕。棉铃虫的大暴发 ,使化学农药用量急剧增加 ,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 ,破坏了生态平衡 ,人畜安全受到威胁 ,而且也逐渐地使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80年代中后期 ,我国相继开始了转Bt基因的研制及转化研究 ,并获得了转基因…  相似文献   

8.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棉花害虫猖獗,造成世界各生产棉国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棉虫给棉花带来的严重危害,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产棉大国先后利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了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本文阐述了①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与应用进展;②转Bt基因抗虫棉的配套栽培技术;③种植抗虫棉的优点;④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豆不育系传粉昆虫及传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报道了公主岭地区大豆野生传粉昆虫种类及筛选出的苜蓿切叶蜂为大豆不育系在网室内和田间的传粉昆虫 ,使网室内不育系结实率平均达到了 70 %以上 ,田间达到了 75 %以上 ,并讨论了提高传粉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棉花的通用分子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所收集保存的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以及转 Bt基因棉花低世代后代单株中提取的 DNA进行PCR扩增 ,结果显示 ,转 Bt基因棉花品种都能扩增出特异性谱带 ,转 Bt基因棉花低世代后代部分单株同样也能扩增出特异性谱带 ,而对照常规品种却没有 ,表明所合成的引物可用于转 Bt基因棉花的分子检测 ,以及转 Bt基因抗虫棉的纯度鉴定、真假转 Bt基因抗虫棉的鉴别和后代 Bt基因存在与否的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棉化防田、自控田均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棉铃虫幼虫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有间接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天敌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钱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67-5469,5480
综述了国内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行为习性、种群消长、天敌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其成因机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 1996~ 1999年 4年试验观察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卵至三龄幼虫存活率 ,二代为 1.3% ,三代为 5.5%。田间幼虫与被害蕾铃比分别比普通棉田提高 35.1%和 2 1.3%。结合对普通棉田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初步确定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为 :二代百株幼虫 5.2头或百株卵量 4 0 0粒 ,三代百株幼虫 4 .7头或百株卵量 85粒  相似文献   

14.
转Cry1A基因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棉蚜 (AphisgossypiiGlover)是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明确长江中游棉区Bt棉花对棉蚜发生的影响 ,笔者在实验室和田间研究了Bt棉花棉蚜的发生规律。实验室棉蚜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表明 ,取食Bt棉花GK19、BG1560和普通棉花泗棉 3号棉蚜的生命参数无显著差别。 2 0 0 1~ 2 0 0 2年在湖北省天门市的大田研究表明 ,Bt棉GK19、BG1560和未施药泗棉 3号棉蚜的发生和危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棉花种植、供试棉株器官选择、棉铃虫饲养、标准试虫选择、室内生测方法、抗性级别评价标准等方面 ,系统地总结了转 Bt基因棉抗虫性的室内鉴定技术。以从美国引进的转 Bt基因棉“保铃棉 32 B”为参考 ,对我国自行培育的第一个转 Bt基因棉“品种国抗棉 1号”的抗虫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16.
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白菜核不育两用系与玻里马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植株性状、育性、花器结构和花粉扫描电镜形态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玻里马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生长势强于核不育两用系,其中不育株的生长势强于可育株,且分枝数也较可育株多.两用系不育株的花蕾松软,花朵花冠较小,花丝短缩,花药戟形、褐色无粉,花粉粒空瘪畸形.玻里马不育系花蕾瘦瘪,花瓣皱缩,花色较淡,花粉粒多瘦瘪.两用系不育株花粉败育比玻里马不育系要明显,而花药败育则相反.两用系可育株与玻里马保持系花粉粒都比较饱满,保持系的网脊细,网眼大.实验还表明,该玻里马不育系转育容易,在大白菜、塌菜中可以找到恢复系.  相似文献   

17.
Bt转基因棉氮代谢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条件下,对Bt杂交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新洋822及其亲本的氮代谢生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t棉的氮代谢较强,以盛铃期最为明显,表现为叶片全氮含量明显升高,科棉1号和新洋822在盛铃期分别比亲本增加36.01%和18.96%.而棉铃全氮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盛铃期科棉1号和新洋822叶片游离氨基酸分别增加10.86%和9.44%,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9.82%和8.31%。叶片硝酸还原酶(NR)、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增强,科棉1号和新洋822盛蕾期NR活性比其亲本分别高28.37%和12.83%;GPT活性在盛蕾期和盛铃期比亲本分别增加10.51%、4.38%和39.04%、29.05%,蛋白酶活性则明显下降。因此对于Bt基因导入的棉花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及时调控棉株氮代谢生理强度,以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转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不同叶片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选取4 000 mg·L-1的卡那霉素液在棉花苗期、蕾期涂抹棉株倒二片平展叶最适宜,田间卡那霉素反应与田间棉铃虫发生实况结果吻合率高.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Bt(Baci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4龄棉铃虫幼虫连续取食转基因棉最终不能存活,5龄和6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379%~856%和634%~965%;5龄棉铃虫幼虫取食转基因棉后,体重和蛹重分别减轻187%~572%和35%~362%,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降低482%~875%和667%~100%,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降低501%~697%和806%~878%;取食转基因棉的花粉后,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98%和72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