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动态规划方法讨论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森林自然发展模型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开发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迭代公式,并选用青冈-夏蜡梅群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展,森林群落可达到稳定态,夏蜡梅群落必将过渡到青冈-夏蜡梅稳定群落。其后,各阶段各树种的数量有微小变化,但总体稳定,且算法快速收敛于稳定点。图3表2参4。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综述了中国森林碳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森林面积和碳储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起着"汇"的作用;中国森林的植被碳密度有从东南向东北和西增加的趋势,并与人口密度负对数显著相关.此文分析了温度与降水、CO2浓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主要影响因子,还对今后碳密度的研究方向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4.
森林碳储量主要通过地面调查数据来估算,存在着统计工作量大,建模复杂度高等难点。如何快捷、准确地估测森林碳储量一直是国内外林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题。结合遥感图像监测尺度大和InVEST模型输入参数少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InVEST模型结合遥感图像估测森林碳储量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森林类型碳储量信息和相应的栅格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估测区域森林碳储量,然后通过比对多期遥感数据估测出的碳储量得出该区域碳储量变化,从而实现森林碳储量的动态监测。对浙江省庆元县2009年的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和绘图,根据行政区划图可估算出乡(镇)和村级的碳储量。实验分别对坑西村2009年和2014年的碳储量进行了估算,根据基于碳库差别的方法实现了碳储量动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①庆元县2009年的森林碳储量为3.274 3×107 Mg;②坑西村2009年到2014年碳储量增加了1.780 3×104 Mg。相比不对森林类型进行细分的森林平均碳密度,将各森林类型平均碳储量和森林类型年度碳汇量引入到森林碳储量监测中,使得森林碳储量的估测精度得到了提升。另外,提出的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可实现对县、乡(镇)和村级的监测,具有模型输入数据量少和输出结果可视化的优点,以及监测手段简单便捷,操作性强等特点。图5表4参32 相似文献
5.
使用FoxPro2.5编程方法,通过多重工作区建立关联,对择伐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达到对择优林分进行动态模拟的目的。该软件不仅能求出最优解,还能显示出林分的中间模拟过程,各次择优的采伐强度,采伐数量及各径级变动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城市森林碳储量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抽样调查的方法作为基本的调查手段,选取了140块样地实地调查,同时以哈尔滨市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基础,建立了哈尔滨市城市绿地空间数据库,用样地的碳储量估算结果来推算绿地斑块的碳储量,得到了哈尔滨城市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分析显示:哈尔滨市落叶松和榆树的碳储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碳储量回归预测模型存在共线性和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SPOT5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延庆县的杨树林进行碳储量反演研究。先对选取的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碳储量反演模型,用预留测试样本验证,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POT5数据和二类数据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用于森林地上碳储量反演研究;PCA-RBF神经网络森林碳储量遥感反演模型拟合精度为99.90%,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6.71%,预估效果较理想;模型训练完成后,可以应用于延庆县森林地上碳储量反演。 相似文献
8.
厘清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过程,在探析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基础之上,揭示森林碳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进程基本相似,即先研究生物量,随后探析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含碳率测定,最后落实到森林碳储量的应用层面,国外碳储量研究中技术应用先进于国内。在详实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碳储量计量精度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森林植被恢复下的碳储量动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研究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及广东省1994—2003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量化10年间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储量动态变化.其中OBPA是指疏林、竹林、经济林和四旁林.研究结果如下: 1994—2003年广东省森林植被共固定碳41.67 Tg,碳密度增加了1.58 Mg/hm2;林下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占总碳库的38%~44%,凋落物层碳储量略大于林下层;不同类型森林的碳储量排列如下:针叶林阔叶林OBPA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碳储量在11种林型中最大,南洋楹林最小;10年中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碳储量皆有增长,幼龄林碳储量大幅度减少,中龄林碳储量小幅度波动,其碳储量始终高于其他4个龄级;阔叶林固碳率大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10年间的波动范围是0.19~1.36 Mg/(hm2·a).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森林消防防护器具的安全性能,本文提出了全新的森林消防头盔的设计理念和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将红外热成像、无线通信传导、紧急制氧等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现阶段消防员的工作安全需求,又符合国内外消防防护头盔的发展趋势。在结构上,采用集成化设计,减轻质量,降低操作难度,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并应用计算机三维制作软件,模拟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
和森林防火管理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设计森林防火小型无人机的机身,降低机身质量,减少空气阻力,以双尾撑固定翼无人机为基础,利用SolidWorks建立机身模型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ANSYS-FLUENT对机身进行数值模拟。采用ANSYS ICEM CFD 网格生成器生成PRISM网格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对机身进行气动分析。通过FLUENT仿真对设计进行改进,分析改进前后的流体场、阻力和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可以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森林防火小型无人机机身进行气动外形优化。机身的气动外形优化对减少阻力有明显的影响,改进后机身所受空气阻力减少了45.9%,机身质量减轻了27.8%。 相似文献
13.
14.
林业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建立节约型经济
社会的重要方面。新时期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形式,本论文的研究在于林业
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的创新策略,为提高林业
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森林防火中的路径分析算法为研究对象,针对森林防火中对路径分析算法的特殊要求,以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基础,对它们进行改进与优化。结合林区交通网络自身的特点,引入道路宽度、最大限速、必经地和忽略地等森林防火路径分析约束因子,并以此作为道路权值确定的依据,提出了带约束条件的森林防火最优路径算法,并给出详细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该算法符合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能够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与决策中发挥作用。图2表2参17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林火蔓延模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定量描述林火行为以辅助扑救决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建立林火蔓延模拟的空间背景并生成相应数据,运用林火蔓延模型且综合考虑火场地形、气象及可燃物类型等因子,采用点到点的传播方式,用Visual Basic 6.0开发软件,最终实现林火蔓延的动态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地形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林火的初始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大小对林火蔓延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初始蔓延速度会导致不同的蔓延结果,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大,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不同的风速形成的火场面积不同,随着风速的增大,蔓延面积也相应增加,但火场的形状相似;坡向不同,接受阳光的照射不同,温度、湿度、土壤和植被都有差异,一般南坡比北坡更容易燃烧且蔓延速度快;不同的坡位会导致林地内水分含量不同,进而也会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图5参12 相似文献
17.
18.
森林火灾蔓延多模型预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森林火蔓延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一种使用产生式原则的多模型森林地表火蔓延预测系统. 此预测系统通过与森林火灾实时监控系统连接,将数据流动由传统公式计算中的单向流动,变为计算数据流回输入端,进行反馈修正计算,从而形成一个对数据库的修正与补充的系统,以达到减小模型预测误差的目的. 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系统的预测结果可信,能够实现林火蔓延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对森林防火三维本底数据库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在空间信息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等的支持下,提出基于MaDX和OpenGL为研究工具的森林防火三维本底数据库建立方法。该方法以OpenGL为技术基础,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高程数据和OpenGL的纹理映射机制在三维地形上融合遥感数据,实现各种信息的三维真实显示。以Mapinfo所建立的属性数据为基础,通过坐标转换,实现二维矢量地图同三维地形的任意点、面的联动。在此基础上利用MapX组件从二维地图上获取乡镇边界、乡村边界和小班边界等森林资源数据,并同三维地形有机融合,实现森林资源数提的三维显示,最后融合防火资源数据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实现了防火队和防火物资等数据的融合与操作。 相似文献
20.
重视和加强林火风险灾害管理研究,是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该文阐明了林火灾害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含义,明确了风险判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特别是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容、指标(因子)与方法.参考城市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建立林火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对其权重进行处理,在模糊测度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模糊积分的林火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做好林火灾害风险管理,尤其是风险分析与评估提供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