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鱼类新纪录及鱼类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湖南省鱼类新纪录13种及其地理分布。迄今为止,湖南共有鱼类179种和亚种,隶属于11目26科101属。鲤科鱼类最为丰富,有93种和亚种,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51.9%。湖南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另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还有南亚暖水性类群鱼类,而且青藏高原性类鱼类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3.
鱼类自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正> 让鱼类安全越冬,是来年丰收的关键。现就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越冬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选池越冬。池宜低于地平面,位于背风向阳处。要保证水源充足,注排水便利。水深控制在1.5m以上,暖水性鱼类还必须保证冷热水供应及时。水质要清新,溶氧量结冰前应在10mg/l 以上,冰期保持在5mg/l 左右,PH 值宜在7.5~8.5之间,同时要求越冬池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营养     
<正>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是构成鱼体各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对酶和激素的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随鱼类年龄或鱼体大小的增长而减少。一般稚、幼鱼期需蛋白质量要高些,成鱼则低一些。另外食性不同的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也不同,肉食性鱼类蛋白质需要量要高,杂食性次之,草食性再次之。主要养殖鱼类对饲料肉蛋白质的需要量通过研究证实,鱼类所必需的氨基酸有十种,各种氨基酸的要求量每白克的蛋白质中的含量为:精氨酸4.2~6.0、组氨酸1.5~2.1、异亮氨酸2.2~4.0亮氨酸3.4~5.3、赖氨酸5.0~5.7、蛋氨酸2.3~5.0,苯丙氨酸5.0~6.5、苏氨酸2.0~4.0、色氨酸0.5~1.1、洁氨酸3.0~4.0。在饲料中添加本来不足的单体的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就会有显著的提高。二、脂肪。脂肪的主要功能一是供给鱼体能量,每克脂肪可提供35.7千焦耳的代谢能。二是供给必需脂肪酸。三是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四是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鱼类对脂肪的利用率可达90%。因此,在容许的范围内,在饲料中大量添加优质脂肪,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并可降低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6.
7.
洞庭湖鱼类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洞庭湖鱼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洄游型和半洄游型鱼类数量和所占鱼获物比重急剧下降;洞庭湖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最后,分析了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鱼类营养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鱼类同工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朱钦龙 《饲料博览》1994,6(1):28-29
各种鱼类的营养需要朱钦龙摘译各种鱼类之间的营养需要量虽然没有悬殊的差异,但是也有例外,如必需脂肪酸和甾醇的需要量以及对碳水化合物同化能力的差异较大。已知几种鱼类的营养需要量是估计其他鱼类营养需要量的可靠依据。随着对鱼类营养的深入研究,各种鱼类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14.
王书平  孔祥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88-7890,7892
主要从结构特征、抗冻机制、生理功能、表达、起源和进化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抗冻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以期为抗冻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乃军 《吉林农业》2011,(12):218-218
无公害鱼类生产是未来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场地的选择、亲鱼品种的选择、繁殖、池塘饲养、网箱饲养、安全越冬以及病虫害防治。通过这些环节逐步使渔业的生产繁殖朝着绿色,无污染和无公害方向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使消费者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文章综述了鱼类必需脂肪酸(EFA)的种类、来源、需求量、缺乏症、营养生理功能以及EFA与鱼类免疫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介绍澜沧江上游鱼类区系组成及分布,总结其鱼类生态习性,其种类特别,但种群数量不大。随着水电站的大量开发建设而鱼类区系组成必将有所变化,鱼类增殖站的建成和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对澜沧江上游鱼类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