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农业科技》2005,(8):F0002-F0002
宋建荣,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1963年11月生,山西五台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天水市农科所中梁试验站站长,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主任。1999年荣获天水市跨世纪人才称号,2001年入选天水市“222”科技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中梁26(中梁91250)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选育的丰产、抗条锈、优质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是2007年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07005)。1育种目标甘肃陇南和天水地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常发易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优质小麦育种专家、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所长、小麦中心主任王继忠,1950年出生,1975年毕业于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农学专业,1975年至1995年1月,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科所先后从事玉米育种(1975~1980年底)和小麦育种工作,1995年3月调到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工作,是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天津市专家顾问团成员,推广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大豆育种专家杨伯玉同志简介杨伯玉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的大豆育种专家,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先后在辽宁省锦州农科所、铁岭地区农科所、辽宁省农科院油料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历任课题主持人、院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5.
<正>程顺和,作物遗传育种专家。1939年出生于江苏溧阳。196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任江苏省农科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从事小麦育种40余年,参与育成扬麦3、4号和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10、11、12、13、14、15、16、17号等。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  相似文献   

6.
<正>程顺和,作物遗传育种专家。1939年出生于江苏溧阳。196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任江苏省农科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从事小麦育种40余年,参与育成扬麦3、4号和主持育成扬麦5号、扬麦158、扬麦9、10、11、12、13、14、15、16、17号等。其中扬麦3、4号分别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西昌农科所小麦育种特点与成就;探讨本所小麦育种痛的研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效果,并结合当地小麦育种实践,讨论超高产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小麦条锈病多年来大流行的严峻形势,农业部设立在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的小麦改良分中心日前建成,将通过小麦抗锈新品种的研制,以科技手段遏止小麦条锈病的多发态势。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小麦条锈病多年来大流行的严峻形势,农业部设立在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的小麦改良分中心日前建成,将通过小麦抗锈新品种的研制,以科技手段遏止小麦条锈病的多发态势。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农科所(邮编:741000,电话:0938-8363967)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天选43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小麦穿梭育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十年代初,原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组配的南大2419/江东门//欧柔杂种,除在南京进行选育外,其部分高代材料引至江苏省大丰县农科所,由于充分表现了矮秆大穗、耐肥抗倒、早熟、优质等特点,经4代选择,育出了丰产优质小麦品种“宁丰”(原名大丰1087)。这一事例联系到国内外有关经验,我们深感有开展穿梭育种的必要。 1980年春,南农小麦品种研究室与淮阴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组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决定自1980年秋播起,先少量交换材料,开展初级的穿梭育种。1982年,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协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工作走出困境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与成效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工作始于1943年毕节地区农科所的前身贵州省四区(即毕节专区)农场建立之实,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1250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通过多亲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平均株高107.0 cm,穗长7.5~10.5 cm,千粒重42.8 g,容重 813.0 g/L,籽粒含粗蛋白14.5%(干基)、湿面筋32.6%、赖氨酸0.43%(干基),属丰产中筋专用优良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在天水市2 a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968.15 kg/hm2,较对照品种咸农4号增产8.13%.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 豫麦13原名郑州891,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产优质育种室从漯河市农科所引进小麦一代组合,又经六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刘秉华研究员,因在小麦育种历史上作出划时代贡献,而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他历经数年研制成功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是小麦遗传育种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实现了革命性突破,被认定属国际首创,达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科技》2009,(11):F0004-F0004
冀52058是河北省2007年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主要育种人为省农科院著名育种专家陈希勇博士和李亚军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沂市农科所利用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经多年系谱选择,育成了优质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临麦2号。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种子产业科学发展,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在2012年秋播生产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繁育小麦原种120 hm2,油菜原种113.3 hm2。一是及早动手,多方引进抗病、高产、优质、丰产、稳产的小麦、油菜新良种。在小麦油菜生育期间,秦州区种子管理站组织全站技术人员、辖区内种子企业、科技户到甘肃省农科院、天水市农科所、天水农校等科研院校的试验田、繁殖基地以及本区试验、示范基地,大田生产进行了观摩、学  相似文献   

19.
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产优质育种室创建于1982年.首任研究室主任为林作楫研究员,现任研究室主任为雷振生研究员.该室在创建初期,当时国内绝大多数育种单位只注重产量育种的情况下,就把大面积丰产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作为育种的主要目标,并设立装备了小麦加工品质实验室,逐步配齐了有关小麦品质分析、测试及烘焙(烤)实验用仪器设备,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小麦加工品质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丰产优质育种室创建于1982年.首任研究室主任为林作楫研究员,现任研究室主任为雷振生研究员.该室在创建初期,当时国内绝大多数育种单位只注重产量育种的情况下,就把大面积丰产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作为育种的主要目标,并设立装备了小麦加工品质实验室,逐步配齐了有关小麦品质分析、测试及烘焙(烤)实验用仪器设备,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小麦加工品质的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