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指出了近几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极为迅速,这其中也包括城郊道路的建设,公路的修建促进并加快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道路的兴修势必造成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为解决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以高坪区青莲至八角大田段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分析了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定量水土流失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和项目建成后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以及生态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管线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地表破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排海管工程为例,分析了开槽埋管施工和顶管施工两种施工工艺的地表扰动特点和水土流失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其中开槽埋管施工应注重施工作业面沿线的临时排水、沉沙措施和堆土坡面的保护措施,顶管施工应注重钻渣、泥浆的处置和防护,为城市管网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工程的实施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对昭通市油房沟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藉此,除提出应采取的工程措施外,还分区域提出了相应的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瞿意伟 《林业建设》2014,(1):37-44,17
山区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主体工程的路基挖填工程和弃土场。通过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阐述山区公路建设中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各种措施;针对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线形开发建设项目一般跨地域作业,扰动地表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建设过程中产生较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对周边环境影响十分严重。为了科学准确地监测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际布设情况、质量及效益等,将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降至最低,以阳阳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基础,针对该公路水土流失特点,从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分区、时段与频次、内容、方法及其监测点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定量评价了其水土流失措施实施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今后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德敏 《绿色科技》2013,(6):164-167
指出了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建设性项目,穿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扰动地表程度及形式复杂多变,对沿线水土流失影响较大。以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可采取的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昆明马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域及其工程概况,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时段、方法和结果。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工程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2396.26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1681.88 t。诱发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河道区、绿化景观区和淤泥干化场区。主要因素是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地表,弃渣和临时堆存表土引起的水土流失,属典型人为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地表的扰动等级,改善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对低扰动工程技术及水土保持技术展开了探究。通过分析表土剥离技术、临时占地覆盖技术特点,拟定了技术应用方案。实践应用表明: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扰动等级,而且还可以在低成本支出情况下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线型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工程建设过程中隧道开挖、路基填方、路堑挖方、弃渣弃土堆放、取土场开挖、施工便道修筑等扰动了原始地貌,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以某铁路工程为例,对线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方面带动了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宜巴高速公路”项目,研究了其土地利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和景观等的现状,分析了其施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近年来在新疆突飞猛进,而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当地土壤和植被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文章以新疆华电达坂城风区300 MW风电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特点和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块分区设置防治措施,在3个区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有效地防治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生态公路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延良 《森林工程》2011,27(3):80-82,91
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全国公路里程数的持续飙升,公路建设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导致水土流失,使公路沿线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变大。本文探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把握水土保持理念,构建生态公路可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分析公路绿化的必要性及其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林业生态治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土流失面积408.32万hm2,年均侵蚀量17 284万t.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分析了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防治和治理方向的规划思路.其对策措施有: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健全公益林建设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预防监督与监测;推广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环路建设项目K1 +020~K1 +220路段地基为松花江河漫滩软土,土体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地基承载力低.以该路段软土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出发,采用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碎石桩处理河漫滩软土地基效果以及河漫滩软土地基的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施工过程中,道路沉降速率较大,在9d内道路的沉降量达12 ~ 18 cm,碎石桩加速了软土地基的固结;碎石桩施工以后,道路的沉降速率明显减小,碎石桩显著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漫滩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野外调查与查阅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神府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土壤侵蚀特征、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路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整改措施,从而为路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云南省内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博园3个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面积、扰动地表面积、临时堆存表土量、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分析云南省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结合项目实施中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按照建设特点采取分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现状水土流失强度轻微,但其堤防加固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仍不可忽视.总结了在堤防加固工程设计中,应重视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土石方合理调配以尽量减少弃渣;选择合理的弃渣场,并因地制宜布置完善的拦挡、排水措施.同时,还从生态保护、节省投资角度,对主体护坡工程、堤基防渗工程提出优化设计建议,认为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