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忠县红豆杉种植现状的调查,摸清了现状,找到了人工种植红豆杉存在的问题,对忠县种植发展红豆杉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云南云龙三森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人工红豆杉培育、种植和推广的高科技现代生物企业。公司组建以来,在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下,已成功培育出500万株人工云南红豆杉幼苗,建设了100亩的采穗苗圃基地,并承担了云龙县万亩人工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的一期工程的2000亩基地。世界珍惜植物红豆杉提炼的“紫杉醇”,在人类治疗痛症领域中是最具疗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十一五”期间公司将加大人工云南红豆杉的种植山度,每年至少完成种植面积2000亩。公司在自身拥有资源的同时,广泛吸收社会力量,解决其他企业和林农人工云南红豆杉资源的销…  相似文献   

3.
南方红豆杉天然幼苗移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提出利用现有南方红豆杉天然更新幼苗进行移植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扩大南方红豆杉人工种植,扩大种群数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南方红豆杉是一种名贵树种,也是我国重点保护树木,因其用途广泛、使用价值高,进行人工种植及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红豆杉种植为例,从南方红豆杉的特性入手,探讨了南方红豆杉的特性与种植技术优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月6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第二届红豆杉保育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红豆杉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认为,要继续倡导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同时在人工红豆杉综合开发、红豆杉行业规范、引导大企业打造品牌、建立红豆杉企业合作平台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并希望人工红豆杉能够被列入“种植植物目录”,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药物的发展态势与云南省的红豆杉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紫杉醇药物的发展史、市场的需求状况.并从6个方面研讨了获取紫杉醇的途径。指出通过规模化地人工种植红豆杉,扩展资源,制取紫杉醇,是当前发展紫杉醇药物生产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此后,论述了云南省的红豆杉资源状况.以作为“云南红豆杉药用人工林营造技术试验示范”的立项背景。  相似文献   

7.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红豆集团进行跨行业发展组建的生物产业,是红豆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司形成了以盆景开发、绿化拓展、生物制药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公司从1997年开始研究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的快繁技术(2005年红豆杉的人工栽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12973.0),对野生红豆杉进行驯化,  相似文献   

8.
对昆明树木园的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种植后2年内的林木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并对其不同月份林木枝叶中的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林木生长迅速,在种植2年后,其平均树高达到112.66 cm,平均地径达到14.38 mm,2年内林木的树高和地径分别增长了294%和331%。全年中4~10月为云南红豆杉幼树生长较快的阶段,而10月以后至次年4月生长较缓;其林木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在5、7、9三个月中是一年中最高的,表明在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的生长盛期,其林木枝叶的紫杉烷类物质含量也较高。故建议在10月左右进行生产用的小枝叶采集。  相似文献   

9.
曼地亚红豆杉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5a多对曼地亚红豆杉种植环境、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种植管理、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大量的调查、实验、研究与技术攻关,参照有关林木种苗的国家标准,完成了曼地亚红豆杉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本技术在西安闻天生态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红豆杉种植基地应用,现已成功种植繁育优质曼地亚红豆杉苗木100余万株。本技术对红豆杉产业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介云南红豆杉生物、生态特性彭子然红豆杉是当前开发、发展的热门树种之一,红豆杉所含的紫杉醇是当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治癌药物。红豆杉属植物在我省有4种,其中云南红豆杉为我省特产,并且其紫杉醇成分在同属各树种中含量最高。因此,我省种植发展云南红豆杉具有独...  相似文献   

11.
6个南方红豆杉种源苗期和幼龄生长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豆杉是提纯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药用植物,因受制于红豆杉有限的野生资源,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多种方法生产紫杉醇,而通过红豆杉的人工栽培则是当今实行紫杉醇产业化的主要途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 leve1.)Chang et L.K.Fu)为我国一级保护树种,材质优良、观赏价值高,相对于同属其它植物其紫杉醇含量虽然较低,但因其早期速生、宜短周期经营而开发价值较高。当前存在的技术瓶颈主要是药用优良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缺乏。南方红豆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及河南、陕西、甘肃、台湾等省的山地或溪谷,种内变异丰富,但缺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名贵树种红豆杉,已成为一些投资公司、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首选品种之一。红豆杉以其珍贵稀少、用途广泛、市场俏销和回报率高等优点,受到种植者的格外青睐。近年来,一些广告和媒体文章对红豆杉种植作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炒作和技术误导,致使红豆杉种苗交易鱼龙混杂,不少农民种植目的定位不准,种植技术难以过关,甚至花高价购买的是假劣种苗,蒙受了不少经济损失。作者长期从事研究、试  相似文献   

13.
名贵树种红豆杉,已成为一些投资公司、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首选品种之一。红豆杉以其珍贵稀少、用途广泛、市场俏销和回报率高等优点,受到种植者的格外青睐。近年来,一些广告和媒体文章对红豆杉种植作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炒作和技术误导。致使红豆杉种苗交易鱼龙混杂,不少农民种植目的定位不准,种植技术难以过关,甚至花高价购买的是假劣种苗,蒙受了不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红豆杉是提取紫杉醇(taxol)等有效抗癌药物主要成分的原料,其人工原料林的培育是目前获得原料最简便、最经济的途径。采穗圃是提供原料林繁殖材料的基础。文章从苗木培育、圃地选择、造林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红豆杉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并对已在丽江、漕涧、昆明、马关建立的云南红豆杉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营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红豆杉是集用材,药用,绿化于一体的珍贵树种,由于天然林资源奇缺,现已达供不应求状态。为扩大南方红豆杉的人工种植面积,自1990年以来,为南方红豆的生物学特性和营林技术,如种子处理,扦插育苗,造林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为加速培育南方红豆杉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林业实用技术》2009,(2):49-49
从上海市景观学会最近主办的“红豆杉应用学术论坛”上获悉,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有望以盆栽、盆景和行道树的形式“常住”申城。由于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红豆杉有望搭上上海辰山植物园建设和2010年世博会的“快车”。  相似文献   

17.
滇之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云南红豆杉天然分布、人工种植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资料,并依据云南省的农业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贴近度计算及择近原则的方法,在确定最适种植中心及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云南省的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将全省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种植区域,以此获得了具有各个分区所属气象测站的滇之云南红豆杉区划表,并绘制了水平区划图。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云南红豆杉的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在进一步分析其生长特性与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的关系后,阐明了人工栽培云南红豆杉的技术难题和受限制于土地资源的情况,分析了环境因子对云南红豆杉枝叶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认为,云南红豆杉生长缓慢,以树皮和木材作为提取紫杉醇的原料不具可持续性,人工栽培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应以枝叶为主要收获物.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方红豆杉 (TaxusMairei)属红豆杉科常绿大乔木 ,其枝叶、树皮、假种皮、种子等含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紫杉醇 (Taxol) ,由于红豆杉资源紧缺 ,人工栽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经营技术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对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种植技术及经营方式的研究试验进行了阶段性综合总结,认为云南红豆杉具有喜荫喜湿喜肥,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的特性,提出了可以扩大栽培区域的观点。分析了云南红豆杉最适宜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年降雨量在1500mm以上,年干燥度<0 8,黑土层>20cm的肥沃砂壤至轻壤土,作为药用原料林种植地应选择海拔高度为1300~2200mm的温暖及温热气候。研究了"扦插繁殖、密集种植、苗期利用"的原料林种植经营方式,大棚扦插成苗达89 56%,4年生林木生物量产量达到15000~32250kg/hm2(风干含水率11%)。并对采穗圃与苗木更新、人工复合群落等营造技术进行总结和论述,报导了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生物量及紫杉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