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场发现了哺乳和断奶仔猪的消化器官疾病和呼吸器官疾病。这些疾病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提高了自身毒力的条件致病性和致病性微生物区系的作用。这就加深了微生物区系的抵抗力和使用药物的强度,因此必须经常扩充化学治疗药物的品种。考虑到这点,研究了吃奶仔猪消化器官疾病和呼吸器官疾病时磺胺甲氧吡嗪的抗微生物特性和治疗效率以及它的毒性和在机体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磺胺甲氧吡嗪是磺胺类的制菌剂,是2-磺胺-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物体内试验,比较复方磺胺氯吡嗪钠的不同组方与剂型对鸡球虫病的疗效。第一次试验设磺胺氯吡嗪钠+三甲氧苄啶(TMP)溶液组(0.02%,5 d)、磺胺氯吡嗪钠+TMP混悬液组(0.02%,5 d)、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DVD)混悬液组(0.02%,5 d)、药物对照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0.03%,5 d)、感染不用药组和不感染不用药组。第二次试验设磺胺氯吡嗪钠+TMP混悬液组(0.02%,5 d)、磺胺氯吡嗪钠+DVD混悬液组-1(0.02%,5 d)、磺胺氯吡嗪钠+DVD混悬液组-2(0.02%,3 d)、药物对照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0.03%,3d)、感染不用药组和不感染不用药组。每组30只鸡。以血便记分、存活率、增重及相对增重率、病变记分与病变值、卵囊产量与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综合评定抗球虫效果。结果显示:磺胺氯吡嗪钠+TMP混悬液组(0.02%,5 d)和磺胺氯吡嗪钠+DVD混悬液组(0.02%,5 d)的抗球虫指数始终大于或接近180,为抗球虫高效水平;磺胺氯吡嗪钠+TMP溶液组(0.02%,5 d)、磺胺氯吡嗪钠+DVD混悬液组(0.02%,3 d)的抗球虫指数大于160,为抗球虫中效水平。提示:磺胺氯吡嗪钠+TMP混悬液(0.02%,5 d)和磺胺氯吡嗪钠+DVD混悬液(0.02%,5 d)对鸡球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鸡组织样品中磺胺氯吡嗪和磺胺氯哒嗪残留量的HPLC测定方法.鸡组织样品中的药物残留经乙腈和丙酮提取,正己烷去脂肪和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液经浓缩后,其样品中的药物残留采用HPLC紫外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017 mol/L磷酸溶液(32/68),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2种磺胺药对照品溶液在0.02~1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9 7).在50、100,200 μg/kg的添加水平上,磺胺氯吡嗪和磺胺氯哒嗪残在鸡组织(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回收率在70%%~85%之间,日内和日渐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和10%.在该检测条件下,上述两种磺胺药物在鸡组织中的检出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50 μg/kg.该检测能够满足鸡组织中磺胺氯吡嗪和磺胺氯哒嗪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对人工诱发鸡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防治鸡球虫病的疗效,将200只15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成10组,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300mg/L、150mg/L和75mg/L三个剂量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为对照药物。受试药和对照药各剂量组均同时设连用3d或5d的给药方案。结果显示,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按300mg/L浓度连用3d或5d的抗球虫指数分别达181.3和193.3,按150mg/L浓度连用5d的抗球虫指数为183.1。以上3种给药方案的抗球虫指数均大于180,具有高效抗球虫作用,且均好于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对照药物组(169.6;149.9);按150mg/L浓度连用3d或按75mg/L浓度连用5d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64.4和175.4,也均好于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但受试药物按75mg/L的剂量混饮给药连用3d的抗球虫指数仅为135.5,属低效抗球虫药。建议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的临床推荐用量为每升水中加本品1.0~2.0mL(相当于150~300mg/L),连续饮用3~5d。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混悬液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制订该制剂在鸡体内的休药期,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将30只健康肉鸡随机分为5组,按最高推荐剂量(即每升饮水300mg(以磺胺氯吡嗪钠计))连续饮水给药7d,停药后分别于4h、1d、3d、5d、7d共5个时间点各宰杀一组鸡,采集每只鸡的肌肉、肝脏、肾脏和皮脂,采用HPLC法对磺胺氯吡嗪在各组织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停药后磺胺氯吡嗪在皮脂中消除最慢,在肌肉中消除最快,且在停药第7天所有检测组织中磺胺氯吡嗪已全部低于方法的定量限(0.04mg/kg),根据农业部对磺胺类药物在禽组织的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0.1mg/kg)和WT1.4休药期软件计算结果,建议该制剂的休药期为7d。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磺胺氯吡嗪钠对肉鸡盲肠球虫的疗效,试验将210只出壳后即在经过严格消毒条件下饲养的20日龄肉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每羽经口感染孢子化卵囊7×105个。同时选择克球、杀球灵及不同浓度的磺胺氯吡嗪钠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方式治疗受感染的肉鸡,观察其疗效。结果表明:中、高浓度的磺胺氯吡嗪钠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97,196,属高效抗球虫药;克球和杀球灵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65,171,属于中效抗球虫药;低浓度的磺胺氯吡嗪钠的抗球虫指数为147,属于低效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和探索磺胺氯吡嗪抗弓形虫的作用机理,构建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的抑制性消减文库.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腹腔注射(10000个/只鼠)感染昆明系小鼠,大量收集并纯化速殖子.用250 mg/mL磺胺氯吡嗪PBS溶液和PBS分别浸泡速殖子,37℃恒温箱孵育2h,分别提取虫体的总RNA和mRNA,以PBS处理的正常虫体cDNA为驱动组,以药物处理虫体cDNA为实验组,构建药物处理前后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性消减文库,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虫体总RNA纯度高,合成的双链cDNA经RsaⅠ酶切反应较完全;从消减文库中随机选择10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其插入片段长度在200~750 bp之间,文库的重组率达93%以上;随机挑取3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11个单一序列,Blast分析显示有7个单一有效EST序列与已知蛋白质相似性较高.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磺胺氯吡嗪处理弓形虫速殖子的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并对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磺胺氯吡嗪的抗弓形虫机制和寻找药物作用的关键靶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同时测定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的HPLC法,试验以Agilent C18柱为色谱柱,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4.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柱温为35℃的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复方磺胺氨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并进行方法的方法学验证试验,对样品含量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在30.1~61.9μg/mL,甲氧苄啶在6.1~194.3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1.000和0.999 9。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04%和0.08%。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0.29%和0.09%。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0.31%和0.1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8.8%。样品中实测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16%和102.68%。说明建立的测定复方制剂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对建立的一种鸡组织中磺胺氯吡嗪钠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复核验证。鸡组织样品中磺胺氯吡嗪钠残留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肪,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5:65,V/V),紫外检测波长为272nm,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磺胺氯吡嗪钠标准工作液在0.04~2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在鸡肌肉、肝脏、肾脏、皮脂各组织中添加浓度分别为40、100、200μg/kg时,各组织样品中磺胺氯吡嗪钠的回收率范围为74.70%~93.67%。磺胺氯吡嗪钠的检测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40μg/kg。复核验证的鸡组织中磺胺氯吡嗪钠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行,方法简便快捷,回收率高,适合鸡组织中磺胺氯吡嗪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张家口市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耐磺胺氯吡嗪钠的情况,试验选取张家口市坝下地区蔚县、宣化区和坝上地区张北县、沽源县以磺胺氯吡嗪钠作为抗球虫药的养鸡场进行球虫耐药性检测。从采集的粪便样本中进行卵囊分离,宣化区和张北县粪便样本中检出球虫卵囊,蔚县和沽源县未检出卵囊。将检出卵囊的粪便样本进行卵囊分离保存,经耐药性试验发现,宣化地区柔嫩艾美耳球虫株对磺胺氯吡嗪钠的敏感浓度为9.6mg/kg,张北县为4.8mg/kg。本次试验结果可为张家口市养鸡场防治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给药浓度提供一定数据支持,有效缓解因球虫耐药性对养鸡产业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查已建立的鸡肉组织中磺胺氯吡嗪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选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液,经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用0.2%甲酸甲醇复溶,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上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鸡肉组织中磺胺氯吡嗪的检测限为0.50μg/kg,定量限为2.00μg/kg,在10~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 6;在2.00~20.00μ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67.00%~94.8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0%。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定性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鸡肉中磺胺氯吡嗪残留的定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挑选健康和体况相近的104只15~25日龄雏鸡,随机分组,在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条件下,评估3种抗球虫药物——磺胺氯吡嗪类、马杜拉霉素、盐酸氯丙嗪的抗球虫效果,并对3种抗球虫药物进行比较,以抗球虫指数(ACI)作为药物治疗效果的综合评定指标。结果表明,各药物组的ACI分别为磺胺氯吡嗪类184.35,马杜拉霉素142.06,盐酸氯丙嗪165.10,显示磺胺氯吡嗪类药物抗球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溶液的质量标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磺胺氯吡嗪钠和二甲氧苄啶含量,采用Sino Chrom ODS-BP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为流动相,磺胺氯吡嗪钠和二甲氧苄啶在0.5-100.0μg/m L和0.3-45.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1%。该研究建立的色谱条件可同时检测2种成分,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价磺胺氯吡嗪钠-甲氧苄啶可溶性粉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选择40只15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以磺胺氯吡嗪钠计,各组分别以0(0 mg/L)、1(300 mg/L)、3(900 mg/L)和5(1500 mg/L)倍的推荐剂量混饮,连用7d。试验期间观察鸡的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和饲料利用率,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甲氧苄啶可溶性粉以3倍以下剂量饮水给药对鸡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在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方面,不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变化。说明磺胺氯吡嗪钠-甲氧苄啶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300 mg/L,以磺胺氯吡嗪钠计)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许多养殖者都知道磺胺氯吡嗪钠用来治疗球虫病效果很好,所以在发现鸡群感染球虫时往往作为首选药品,但是有些人员不了解磺胺氯吡嗪钠的毒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认为剂量越大或加药时间越长,可以更好地控制球虫病的发生,因此不能做到合理用药,引起鸡群中毒反应,给养鸡场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6.
24只健康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周期平行设计,分别进行单剂量(60 mg/kg bw,以磺胺氯吡嗪钠计)经口灌服复方和单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的药动学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含量.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Kinetica药动学分析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鸡单剂量灌服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β为9.39 h,MRT为26.57 h,Tm.和Cm.分别为7.33 h和64.69 μg/mL,ClB为0.52 mL/(min · kg),Vz为0.43 L/kg,AUC为1954.28 μg/mL·h.鸡单剂量灌服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β为8.24 h,MRT为26.37 h;Tmmax和Cmax15.50 h和71.43 μg/mL;ClB为0.51 mL/(min·kg),Vz为0.36 L/kg,AUC为2125.81 μg/mL·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78%.结果表明,与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相比,复方磺胺氯吡嗪钠溶液灌服后,除达峰时间和峰浓度明显延长或增高(P<0.01)外,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挖掘磺胺氯吡嗪钠的抗弓形虫疗效,本研究以磺胺嘧啶钠作为对照,观察磺胺氯吡嗪钠(sulfachloropyrazine sodium,SPZ)、黄芩苷、乳酸TMP、乙胺嘧啶和甘草单独使用时的体内外抗弓形虫效果,然后以SPZ-甘草-黄芩苷3种药物的复方制剂作为复方对照组,用叶酸合成双抑制的SPZ-乳酸TMP/乙胺嘧啶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弓形虫RH株的KM小鼠进行体内治疗试验。体外试验表明,这6种药物均可较好地抑制弓形虫增殖;小鼠体内试验表明,单独使用SPZ(250 mg/kg、200 mg/kg)可保护部分小鼠存活(存活率分别为50%和25%),其他5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但均不能避免小鼠死亡。在复方给药组(SPZ浓度为200 mg/kg),使用SPZ-乳酸TMP/乙胺嘧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使用SPZ-甘草-黄芩苷时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小鼠存活率达到40%)。结果启示SPZ特别的治疗效果除了与其具有的通过干扰虫体叶酸代谢来抑制虫体繁殖的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其他机制(如药物作用影响弓形虫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混悬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选择40只15日龄健康黄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以0 mg/L、推荐剂量(300 mg/L)、3倍推荐剂量(900 mg/L)、5倍推荐剂量(1 500 mg/L)的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溶液饮水给药,连用5d.试验期间观察临床表现和体重变化,试验结束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溶液在鸡以3倍以下推荐剂量用药,连用5d是安全的,在炎热季节可适当降低混饮时药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正>磺胺氯吡嗪钠是抗球虫专用的磺胺药,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最适合于球虫病爆发时应用,其抗球虫的活性峰期是球虫第二代裂殖体,对第一代裂殖体也有一定作用[1],但该类药物已使用多年,不少球虫对其产生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二硝托胺为硝基苯酰胺化合物,是一种既有预防又有治疗效果的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同时对卵囊的子孢子形成也有抑杀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2],但长期高浓度使用会造成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对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紫外测定时采用双波长检测:磺胺氯吡嗪检测波长为268 nm,甲氧苄啶检测波长为240 nm。空白血浆添加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分别在0.1~70.0μg/m L和0.05~5.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9),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的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 L和0.025μg/m L,定量限分别为0.1μg/m L和0.05μg/m L。空白血浆添加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在各自线性范围内,批内变异系数分别小于6.84%和7.55%,批间系数分别小于5.23%和6.81%。本研究建立的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的提取和净化方法,适用于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含量的单个或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