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烟田黄板诱集及烟株烟蚜数量的定点定田块系统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烟株上烟蚜数量的消长呈“三峰夹二谷”型,3个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中旬, 6月下旬, 7月中旬。烟株上烟蚜主要是无翅蚜,达80.61%,有翅蚜仅占总蚜量的19.39%。黄板诱集的有翅蚜数量消长呈“四峰夹三谷”型,峰期为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及7月中旬,其中6月初有翅蚜量最高达60头/黄板。同一烟田东、南、西、北、中设置的黄板诱集的烟蚜统计结果表明,东南面的有翅蚜数量明显高于其它方向的蚜量,中部蚜量最低,各方向黄板诱集烟蚜数量差异显著(F=6.548**)。在烟草整个生长季节中,同一烟株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蚜虫数量依次降低,各方位蚜虫数量差异显著(F=10.168**)。烟株上、中、下3段烟蚜数量依次降低,差异显著(F=9.247**)。烟株东、南、西、北4个方位蚜虫呈聚集分布,且呈高密度高聚集,其中以东部叶片烟蚜的聚集度最高。烟株上、中、下3段蚜虫亦成聚集分布,其中以上部蚜虫的聚集强度最高。利用黄板诱集来预测烟蚜数量动态变化,其结果并不能准确反映烟蚜在烟株上的实际变化情形。  相似文献   

2.
 用耐冷性极强的地方稻种与十和田研制的近等基因系(NILs)及亲本共29份,2004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低田温冷泉水)和嵩明阿子营两种极端冷害条件下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考查了17个农艺性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极端冷害下23份NILs的结实率超过轮回亲本十和田(0.47%),超过十和田10%的NILs共有14份,如昆明小白谷与十和田配制的TKB6F6(44.2%),结实率不但高于十和田而且接近昆明小白谷; (2)昆明点结实率与穗颈长(0.878**)、实粒数(0.977**)、秕粒数(-0.879**)、花药体积(0.851**)呈极显著相关;(3)阿子营点结实率与株高(0.612**)、穗颈长(0.511**)、第一节长(0.544**)、实粒数(0.958**)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椽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耐寒丛生竹种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 tasca 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平均壁厚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椽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总生物量的74.62%,远超过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竹种的相应值。椽竹的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竹枝生物量干质量(Bt),竹叶生物量干质量(Bf),竹秆生物量干质量(Bs),地上部分生物量干质量(Ba),全竹生物量干质量(Wbt)与胸径(D)和平均壁厚(A)间相关关系的拟合模型分别Bt =-2 672.765 + 1 299.919D + 59.298D2 -36.222D3,Bf =-2 756.615 + 1 290.910D + 95.822D2 -34.991D3,Bs =-4 016.535 + 2 161.650D + 21.755D2 -45.453D3,Ba =-7 445.916 + 3 952.480D + 45.439D2 -96.666D3,Wbt =-7 360.122 + 3 933.155D + 41.158D2 -93.171D3,Bt =-1 914.129 + 739.465A + 30.261A2 -61.285A3,Bf =-3 342.800 + 1 228.745A -1.165A2 -104.356A3,Bs =-6 103.838 + 1 790.994A + 44.430A2 -13.674A3,Ba =-9 770.036 + 2 464.708A + 19.688A2 - 23.782A3,Wbt =-9 914.842 + 2 912.175A + 25.624A2 -23.513A3。根据以上公式估算出椽竹林单株平均秆生物量为1.52 kg·株-1,单株平均全竹生物量2.31 kg·株-1,单位面积秆生物量3.28 kg·m-2;单位面积全竹生物量4.96 kg·m-2。表8参2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烟田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空间分布型格局及抽样技术,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块烟田逐株调查,应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 m*-m回归分析法,研究斑须蝽成虫在烟田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频次分布法分析表明,斑须蝽在第2块烟田的分布极显著不符合泊松分布,在第5块烟田极显著不符合奈曼分布,在第3和5块烟田均显著不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及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该虫成虫态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是其所生活的环境因素所致。Iwao m*-m回归分析表明,斑须蝽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但个体群之间呈均匀分布。据此确定了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室内模拟抽样以平行线每点50株抽样的代表性最强。【结论】斑须蝽在烟田呈聚集分布,在田间种群数量调查中,宜采用平行线每点50株抽样法。  相似文献   

5.
气象因子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呈指数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与日照时数无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气温关系最密切,偏相关系数为-0.592**;其次是相对湿度,偏相关系数为-0.277**。  相似文献   

6.
烤烟对硫素的田间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35S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研究了烤烟对硫素的田间利用规律。结果表明:(1)烤烟在红壤上对硫酸钾肥中的硫素利用率为13.61%~37.3%. 硫素利用率随施硫量的提高而降低。(2)烤烟从施入的肥料中吸收的硫占烟株全硫量的42%~59%,不同SO42-施用量处理烟株从肥料之外(空气、降水、土壤)吸收的硫量占烟株全硫量的41%~58%. 施硫对提高烟株利用土壤中的硫素具有“激发效应”。(3)烟株吸硫总量随施硫量的提高而增加;施硫水平2~10 kg/千株烟,烟叶含硫量均(S%)<0.7%. (4)红壤中全硫呈均匀分布,烤烟施肥进入土壤中的SO42-离子有向中下层淋溶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7.
各种天敌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998和1999年10块不同类型的烟田烟蚜种群数量及其各种天敌的种群数量和捕食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天敌的日捕食总量与烟蚜种群数量的追随关系以及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最显著的是草间小黑蛛和蜘蛛类,其次是瓢虫类和龟纹瓢虫.  相似文献   

8.
烟蚜在山东烟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研究山东烟田烟蚜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对于提高山东烟田烟蚜预测测报准确率以及有效防控该害虫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开展了烟蚜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调查,并应用5个聚集度指标(丛生指数I,聚块指标m~*/m,久野指标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K值)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分析法与Toylar幂法则)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0—2021年烟田烟蚜的种群动态均为双峰型曲线:第1个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垂直分布上,烟草植株上部叶片的烟蚜数量占比(49.07%~70.29%)显著高于中部叶片(27.64%~33.71%)和下部叶片(1.64%~19.8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1.733 2~42.703 0)>0,m~*/m(2.368 3~10.414 2)>1,Ca(1.368 3~9.414 2)>0,C(2.733 2~43.703 0)>1,01,α(0.190 57)>...  相似文献   

9.
椽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耐寒丛生竹种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 tasca 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平均壁厚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椽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总生物量的74.62%,远超过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竹种的相应值。椽竹的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竹枝生物量干质量(Bt),竹叶生物量干质量(Bf),竹秆生物量干质量(Bs),地上部分生物量干质量(Ba),全竹生物量干质量(Wbt)与胸径(D)和平均壁厚(A)间相关关系的拟合模型分别Bt = - 2 672.765 + 1 299.919D + 59.298D2 - 36.222D3,Bf = - 2 756.615 + 1 290.910D + 95.822D2 - 34.991D3,Bs = - 4 016.535 + 2 161.650D + 21.755D2 - 45.453D3,Ba = - 7 445.916 + 3 952.480D + 45.439D2 - 96.666D3,Wbt = - 7 360.122 + 3 933.155D + 41.158D2 - 93.171D3,Bt = - 1 914.129 + 739.465A + 30.261A2 - 61.285A3,Bf = - 3 342.800 + 1 228.745A - 1.165A2 - 104.356A3,Bs = - 6 103.838 + 1 790.994A + 44.430A2 - 13.674A3,Ba = - 9 770.036 + 2 464.708A + 19.688A2 - 23.782A3,Wbt = - 9 914.842 + 2 912.175A + 25.624A2 - 23.513A3。根据以上公式估算出椽竹林单株平均秆生物量为1.52 kg·株-1,单株平均全竹生物量2.31 kg·株-1,单位面积秆生物量3.28 kg·m-2;单位面积全竹生物量4.96 kg·m-2。表8参29  相似文献   

10.
三株丝孢虫生真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感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感染效应。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及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有一定的差异,3株丝孢真菌侵染三龄幼虫后,均造成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且球孢白僵菌侵染后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经粉拟青霉接种处理感染后的虫体。供试3菌株中,球孢白僵菌菌株处理后天牛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拟青霉菌株,对天牛幼虫感染的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5,0.45和0.39,对松墨天牛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37X-4.6032(R2=0.97),Y=15.361X+0.444 4(R2=0.97)和Y=9.138X-3.100 1(R2=0.99)。在1.36×104~1.36×109孢子/mL下处理后第4d才出现死亡,Bb050715,Bb060721和粉拟青霉3菌株接种处理后第4~8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3.3%~80.0%,13.3%~86.7%,6.7%~53.3%,LT50依次为5.1,5.1和7.7d,第5 d的LC50分别为7.23×108孢子/mL,1.53×108孢子/mL,7.27×109孢子/mL。  相似文献   

11.
烟蚜早春寄主转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豫中烟区烟蚜早春寄主转换规律,测试了早春油菜、播娘蒿、枸杞、桃树及烟草等5种不同越冬寄主植物上烟蚜在烟草上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等,获得了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等主要生命表参数,分析比较了不同来源烟蚜在烟草上的扩繁速率和平均产仔量。结果显示,不同来源蚜虫发育历期为桃树(14.820 d)枸杞(14.507 d)烟草(14.483 d)油菜(14.481 d)播娘蒿(14.220 d),平均产仔量为桃树(108头)播娘蒿(62头)枸杞(57头)烟草(34头)油菜(32头),内禀增长率为桃树(0.247)枸杞(0.227)播娘蒿(0.221)油菜(0.183)烟草(0.169),表明相同条件下,来源于桃树上的蚜虫在烟草上种群增长速度快,其适应力、繁殖力强。豫中烟区烟蚜主要在桃树、播娘蒿及枸杞上越冬,早春在有翅蚜大量形成前,对烟蚜主要越冬寄主桃树及烟田周边枸杞、播娘蒿等杂草实施统一防蚜,是控制烟草蚜虫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黑龙江烟田烟蚜发生及为害情况,更好的对其进行防治,对黑龙江大庆地区烟蚜越冬情况及烟蚜在烟株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烟蚜生活史属于全周期型,在烟株上烟蚜数量的消长主要呈"单峰常发区",主要以卵在刺玫、李树、杏树等植株的腋芽四周、枝条上的斑痕和枝杈上越冬。4月中旬开始孵化干母,5月上旬有翅蚜开始迁入烟田,7月中旬出现高峰期,8月中下旬有翅蚜开始迁出烟田。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为黑龙江烟区烟蚜的田间预测预报提供依据,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治烟蚜的为害。  相似文献   

13.
烟草膜下栽培对蚜传病毒病发生的影响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下栽烟能够显著减少烟苗上烟蚜的数量,有效阻挡有翅蚜往烟苗上的第1次迁飞高峰,膜下烟上的蚜虫数量显著低于纯作春烟。仅占春烟的6.05%。膜下移栽烟苗同时能够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与普通栽培模式相比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烟叶每667m^2产量、每667m^2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等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烟蚜体躯的酶活性分布特征,对烟蚜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体躯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头、胸、腹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9.80%、40.14%和40.78%;3龄若蚜的头、胸、腹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3.50%、44.50%和42.00%;4龄若蚜的羧酸酯酶的活性分别为17.51%、41.67%和40.82%。成虫、3龄若蚜和4龄若蚜均以头部的活性最低,并且均极显著低于胸部和腹部(p0.01)。成虫、3龄若蚜和4龄若蚜的头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分别占总活性的32.09%、32.00%和32.05%,并且头部活性显著低于胸部和腹部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设置0.0450,0.0600、O.0750k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0.0289kg/hm^25%吡虫啉乳油(对照药剂)和清水(空白对照)5组处理,进行了烟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烟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d供试3个剂量的防效均达到92.0%以上,且速效性较好;药后7d供试3个剂量的防效达96.90%以上,持效性较好。[结论]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烟田蚜虫的适宜用量为0.0450kg/hm^2(有效成分),持效期达7d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烟蚜在萝卜和烟草上的繁殖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箱内比较了接种不同密度烟蚜在萝卜和烟草上的繁殖数量。结果表明,在萝卜上每株接10头成蚜,15天后烟蚜繁殖量最大,平均约455.6头/株。在烟草上每株接25头成蚜,15天后烟蚜繁殖量最大,平均约508.2头/株。每株接5头或10头烟蚜,均在15天和21天出现两个繁殖高峰。但从繁殖周期的角度考虑,萝卜适宜大量繁蚜,烟草则更适宜保蚜种。  相似文献   

17.
烟蚜天敌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在全国各烟区普遍发生,主要通过刺吸寄主汁液和传播病毒造成危害。对烟蚜主要天敌的研究利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并从天敌保育的角度,阐述了保育生物防治这策略在烟蚜防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更好地为吉林省优质烟叶生产服务,并逐步的向大农业进行推广,以玉溪市烟草公司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为基础,吉林省烟蚜茧蜂防治烟蚜项目组经过3a(2014-2016)的努力,总结出一整套适宜吉林省冬季寒冷地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涉及繁蜂设施、具体繁蜂操作(冬季蚜种、蜂种的保育,一级种蚜、种蜂的扩繁,烟蚜及烟蚜茧蜂的大量繁育)、放蜂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黄板对烟蚜及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介绍了黄板对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板具有较好的持效杀虫性,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烟蚜数量,破坏害虫的繁殖产卵,而且可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烟草病毒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