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刺激作用。可利用L-氨基酸引诱鱼、硬壳水生动物、昆虫和其他水产动物进食的化合物。其中L-组氨酸、L-精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和L-苏氨酸为甜味;L-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胺为酸味;L-谷氨酸盐具有淡味;L-颗氨酸、L-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某些蛋氨酸衍生物具有肉味;其他还包括甘氨酸、色氨酸、赖氨酸、酪氨酸、鸟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光甘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氨基酸对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的影响,在少孢节丛孢菌的基础,菌丝生长的不同时期将浓度为0.5、0.05、0.005 g.L-1的不同氨基酸溶液均匀加入CMA培养基,观察捕食器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的影响不同,其中以浓度为0.05 g.L-1的L-苯丙氨酸、L-蛋氨酸、DL-缬氨酸的诱导效果较好;DL-苯丙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DL-亮氨酸、L-色氨酸和L-缬氨酸属于中等;L-赖氨酸、L-谷氨酸和L-组氨酸溶液效果较差。新生菌丝对氨基酸刺激比较敏感,易产生捕食器;与线虫诱导产生的捕食器相比,氨基酸诱导产生的捕食器对虫体的捕食能力无明显变化,可见少孢节丛孢菌在没有线虫诱导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浓度某些种类的氨基酸同样可以产生捕食器,并能捕食线虫幼虫。这为深入开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生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安迪苏公司建立了豆粕近红外数据库,其中可测定的指标包含11种总氨基酸(TAA):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以及这11种氨基酸对应的可消化氨基酸(DAA)和代谢能值(AME).TAA数据库建立在实验室氨基酸分析的基础上,DAA和AME建立在动物体内试验的基础上.实验室测定值和动物试验实测值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较低的变异.统计显示,依据这些化学值和动物实测值所建立的近红外模型的偏差很小.试验数据显示,用近红外建立的豆粕TAA、DAA和AME数据库能很好的预测豆粕的营养成份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犬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KMT1基因与其他菌株的分子进化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了1株犬源Pm分离株P1202的种特异性KMT1基因,然后将获得的46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Pm KMT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KMT1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12株国内外Pm分离株的KMT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39%~72%。P1202株与FJ986389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72%,说明二者进化途径较近,而与AY225344、AY225345、AY225346、AY225347序列的同源性较低,说明它们之间进化途径较远。  相似文献   

5.
南板蓝根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南板蓝根氨基酸进行分离测定,证实其含有脯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十四种氨基酸,但未发现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河南某肉鸭养殖场感染鸭肝炎病毒的10日龄病死鸭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致病性回归试验和SPF鸡攻毒试验,结合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 kmt1种特异性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并通过16S rRNA序列测定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Pm,命名为Pm-Y.致病性回归试验表明低浓度的Pm-Y只引起部分10日龄雏鸭发病死亡.SPF鸡攻毒试验显示,Pm-Y与国内标准强毒株C48-1的致病力相近,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Pm-Y与Pm多杀亚种和杀禽亚种亲缘关系最近.参考荚膜血清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和fcbD合成引物,扩增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对Pm-Y进行荚膜分型鉴定为A型Pm.本研究是国内首例从感染鸭肝炎病毒10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Pm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直接技术 ,测定玉米蛋白粉的 18种猪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选择的玉米蛋白粉是具有我国代表性的玉米加工副产品 ,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6 3% ,5 2 %和 4 7%。 6头T型瘘管猪平均体重 (4 7± 2 .81)kg,6× 6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蛋白粉的蛋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相对较高 ;不同蛋白质含量的玉米蛋白粉的色氨酸、酪氨酸和亮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赖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分别是玉米蛋白粉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加工工艺影响玉米蛋白粉猪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L-组氨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血浆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咪唑二肽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1 000、2 000 mg/kg L-组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L-组氨酸降低了肉鸡生长后期(22~42日龄)的料重比,250和2 00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L-组氨酸对肌肉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和pH无显著影响(P0.05)。3)L-组氨酸线性提高了42日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4)L-组氨酸增加了42日龄肌肉中肌肽和鹅肌肽含量,500、1 000和2 000 mg/kg添加组肌肽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40.58%、42.75%、33.70%(P0.05),1 000 mg/kg添加组鹅肌肽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了37.80%(P0.05);对肌肉中肌肽和鹅肌肽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方程拟合表明,L-组氨酸添加量为1 276 mg/kg时,肌肉咪唑二肽含量最高。可见,饲粮添加L-组氨酸可提高肉鸡的饲料转化率,改善血浆抗氧化能力,增加肌肉中咪唑二肽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 000~2 000 mg/kg L-组氨酸较佳。从增加肌肉咪唑二肽含量考虑,饲粮L-组氨酸适宜添加量为1 276 mg/kg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营养是蚕成长和泌丝的物质基础.明确饲料在不同蛋白质含量条件下,蚕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情况,对于改进人工饲料配方,提高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用五种不同含量的脱脂大豆粉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5龄雌蚕.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9.12%增至37.18%,每头蚕的氨基酸排出量,从54.92毫克减至37.18毫克.但蚕体对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ne)、缬氨酸(Val)、苏氨酸(Thr)、组氨酸(His)、谷氨酸(Glu)等的吸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11种氨基酸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茵(Arthrobotrysoligospora)产生捕食器及对线虫第3期幼虫捕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可以诱导少孢节丛孢茵产生捕食器,且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其产生捕食器的影响表现不同,各个浓度之间差异明显,其中以浓度为0.05g/L的L-苯丙氨酸(L-Phe)、L-蛋氨酸(L-Met)、DL-缬氨酸(DL-Val)的诱导效果较好:L-苏氨酸(L-Thr)、L-异亮氨酸(L-Leu)、L-亮氨酸(L-IJeu)、L-色氨酸(L-Trp)和L-缬氨酸(L-Val)属于中等;L-赖氨酸(L-Lys)、L-谷氨酸(L-Glu)和L-组氨酸(L-His)表现较差.于茵丝生长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加入氨基酸时,不同时期捕食器的产生差异也较为显著,生长初期和生长中期加入氨基酸的试验组捕食器产生良好;前者又明显好于后者.上述现象提示,少孢节丛孢茵在没有线虫诱导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某些种类氨基酸,同样可以刺激其产生大量捕食器.而且捕食情况表明这些捕食器与线虫诱导刺激产生的捕食器一样,完全可以捕食线虫幼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氨基酸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为了合理应用氨基酸,在了解氨基酸营养作用的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氨基酸应用不适当时会出现有害作用。本文给大白鼠食用大剂量L-组氨酸盐酸盐(5-7g/kg/天)20天,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量L-组氨酸盐酸盐5天血浆组氨酸浓度升高(自1.3±0.42mg%升至76.78±6.93mg%),血浆铜含量降低,胆固醇含量升高;5天后食欲不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不同奶牛场、不同季节牛奶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探讨牛奶中氨基酸含量受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改善乳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6个地区奶牛场春季和夏季的奶样,经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试验数据通过SAS 8.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牛奶中的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13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奶牛场春季和夏季互作效应对牛奶中氨基酸各组分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因此,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季节因素对牛奶中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蜂王浆在日本深受欢迎。日本生产的王浆制品种类颇多,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八十年代以来发明的某些新产品,在质量上和加工技术上又有新的改进。兹根据有关资料,对日本的王浆制品简介如下:一、口服液王浆口服液是日本最早开发的一类王浆制品。各厂家的产品处方不同,除王浆外,有的含有各种氨基酸,或各种维生素,也有的含中药提取物……等等。从产品说明中发现,有的也含乙醇,尚未发现防腐剂和人工色素(待进一步证实)。1.强力王浆。是一种强化王浆复合制剂。主要成份:王浆0.15%、L-天门冬氨酸镁0.1%、L-天门冬氨酸钾0.1%,海澡酸盐酸盐0.032%、L-组氨酸盐酸盐O.032%、L-苯丙氨酸0.034%、盐酸赖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具有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的植物促生菌,验证其对低温胁迫牧草生长的影响,为多功能生物菌肥研制提供菌种资源与数据基础,以实验室前期从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牧草根际或根内分离的 821 株固氮、溶磷菌为材料,采用 DF 和 ADF 培养基筛选产 ACC 脱氨酶菌株, 并定量分析酶活性,结合 16S rRNA 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选取 ACC 脱氨酶活性最高的菌株接种垂穗披碱草幼苗,验证其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果共筛选到 11 株 ACC 脱氨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分属于 5 个不同细菌属。用 ACC 脱氨酶活性最高的 4 株菌接种垂穗披碱草,在低温胁迫下不仅能有效提高植株株高、茎粗、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而且能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 ,减少丙二醛 (MDA)的积累。本研究筛选到的产 ACC 脱氨酶菌株能有效促进垂穗披碱草在低温下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对进一步开发适用于高寒草地的生物菌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17株分离自猪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猪群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试验与ToxA基因鉴定。基于Pm对甘露醇、卫茅醇、山梨醇、海藻糖的发酵能力和产生鸟氨酸脱羧酶的特性,鉴定出10株Pm多杀亚种(P.multocidasubsp.multocida);7株Pm败血亚种(P.multocidasubsp.septica)。根据PCR荚膜分型结果,有8株A型,9株D型。针对ToxA基因中的1 230 bp片段,采用T1/T4引物,4株Pm分离菌株被确定为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ngenicP.multocida,T+Pm),占23.53%(4/17)。同时对17株Pm分离株进行药物抗性测定和分析得知,17株Pm对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丙氟哌酸、氟哌酸、多黏菌素B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均在52.9%~100%,而对链霉素和氯洁霉素均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6.
旨在以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为药靶,给S.suis病防治研制新型抗菌药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原核表达了S.suis HMGR,用Ni-NTA树脂对重组蛋白质进行了纯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酶活力。此外,运用CLUSTALW对同源HMGR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通过SWISS-MODEL对S.suis HMGR三维结构进行同源建模,并用PROCHECK评价模型的质量。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催化HMG-CoA还原为甲羟戊酸的反应中,S.suis HMGR最佳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7℃和5.0,其Vmax和Km为846U·mg-1和0.213mmol·L-1。经分析显示,肺炎链球菌HMGR晶体结构(PDB ID:3QAE_A)是构建S.suis HMGR三维结构的最佳模板。构建的三维结构模型经质量评估证实为可靠的理论模型,将有助于虚拟筛选出对抗S.suis感染的新型抗生素,酶活力的测定为用试验手段验证S.suis HMGR抑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Oma87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同源性,本研究对荚膜血清A型(capsular serotype A,Pm8)Oma87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分子特征、抗原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Oma87基因全长为2 376 bp,编码79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为酸性的亲水性蛋白,稳定性高,具有信号肽结构但不存在跨膜区域;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为无规则卷曲及多段延伸链所形成的"N"字型三维立体结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新疆分离株Pm8 Oma87基因与其他不同地域的牛源A型Pm和部分猪源A型Pm的同源性较近,与其他型Pm的同源性较远;通过VaxiJen软件分析发现,Oma87蛋白的保护性抗原的总体预测值为0.5478,高于正常阈值0.4,证明Oma87蛋白可作为免疫原性蛋白,为进一步研究Oma87蛋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基因库的新城疫病毒(NDV)的磷蛋白(P)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11个NDV广西分离株的P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P基因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1188bp,编码395个氨基酸。核苷酸及氨基酸全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1个NDV广西分离株与10个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2%~97.8%,氨基酸同源性为78.8%~97.0%。  相似文献   

19.
云南维西县百花蜜17种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维西县甜味、苦味百花蜜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维西苦蜜含有所测的17种氨基酸,分别是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维西甜蜜含有16种氨基酸,不含有苏氨酸。本研究旨在为维西百花蜂蜜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评价以及为百花蜂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用40日龄平均体重(2500±50)g商品代AA肉公鸡120只,随机分为无氮日粮组和酶解酪蛋白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含酶解酪蛋白的日粮,36h后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表明:酶解酪蛋白超滤法测定的17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都高于无氮日粮法的测值,其中12种氨基酸(除甘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的差异显著(P<0.05);17种氨基酸总的内源流量,超滤法比无氮日粮法高22.7%(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