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同德 《油气储运》2007,(11):40-41
酮病又称酮血症,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个星期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由于脂肪等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病牛呈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有的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的可能发生死亡。本病多以产后三周内发病,表现不食(或少食)精料,并在血、尿、乳中有醋酮,呼出的气体、皮肤散发出腐梨味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是由各种病因造成泌乳奶牛体内缺糖,由此引起体脂分解、大量酮体生成并蓄积而出现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为醋酮血病、母牛热、产后消化不良及低糖血性酮病。临床上以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含量增高,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经产而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以3~6胎母牛发病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发病较多。我国高产乳牛群酮病的发病率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导致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临床上分为消化型、神经型、瘫痪型三种,多发生于营养良好和缺乏运动的奶牛,尤其以3~6胎、产后3~6周发病最多,病牛产奶量和乳的质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发病情况2014年12月27,栾城区一奶牛养殖场主打电话,反映所饲养的一头4岁荷斯坦奶牛,产犊已有35天,7天前发病,产奶量急剧下降,由原来的每天25公斤下降到现在的每天15公斤,该牛  相似文献   

5.
酮病在临床上以消化紊乱、精神异常、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呼出气味(烂苹果味)、尿液、乳汁中含有酮味、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本文简述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酮病,是泌乳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天.调查显示,在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牧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据加拿大研究者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达59%.如美国乳牛酮病发病率为5.0%,而印度14.69%,其他如荷兰、日本、波兰等都有此病的发生.在我国,随着高产奶牛越来越多以及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奶牛发生酮病后治疗费用高,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及淘汰率升高,而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又是临床酮病的10~20倍.奶牛酮病的发生给牧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1发生原因1.1精饲料过多而可溶性糖及优质干草缺乏,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此时产生低脂肪酸过多,处理不了即产生酮体。1.2大量饲喂过度发酵、品质低劣的青贮料,也会促使本病的发生。1.3与采食量和干奶期过肥有关。奶牛分娩后6周左右为泌乳高峰,而最大采食量一般在12~14周才能达到。此时若日粮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牛奶的供给者,奶牛在畜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奶牛全身功能失调,严重影响着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酮尿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聚集大量酮体而引发,也叫奶牛醋酸血病和酮病,多见于冬春季的舍饲期,特别是饲喂精料多,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多发。  相似文献   

11.
酮病是乳牛典型的生产病之一,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多发生在泌乳初期,以低血糖、酮血、酮尿、食欲不振、瘤胃和肝功能紊乱,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高产奶牛需防奶牛酮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营养不平衡,导致泌乳早期动员体储备使酮体生成过多并在体内积聚所引起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在高产奶牛中发病率较高,高发胎次为3~5胎。因为有些病例没有典型临床症状,所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其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又称牛醋酮血病、酮血症、酮尿病。是由高产奶牛产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渐进性体况下降以至消瘦。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血、尿、乳、汗和呼气中有特殊的丙酮气味,部分牛伴发神经症状。本病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已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见于产后2—6周内.产前和分娩8周后较少见,多发于舍饲期间缺乏运动.且营养良好的4—9岁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奶牛酮病,尤其是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生化指标,诊断防治及其诊断研究动态在文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瘦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分别对15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酮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头荷斯坦奶牛中检出4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为26.7%;亚临床酮病奶牛平均血浆Leptin水平(0.73±0.75 ng/mL)极显著低于非酮病组(2.06±1.64 ng/mL);与非酮病奶牛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水平在产后8周内的动态变化呈低频率变化,而与产前数据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波幅变化明显大于非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酮病发生的潜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酮病是牛较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牛酮血病或醋酮血病。多发于高产牛,特别是泌乳旺盛期的奶牛。本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似致脂肪代谢障碍,体内产生大量酮体(主要是β~羟丁酸),引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作为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临床上一例奶牛酮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糖含量减少,而血酮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神经系统紊乱等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一、病因1、营养成分(主要是糖)不足饲喂精料过多,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过多,而粗料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饲喂不足;或日粮是低蛋白质、低能量的饲料饲喂过少,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也饲喂不足。加上高产奶牛处于泌乳盛期,更会加剧营养物质的不足或缺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发治疗奶牛酮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从抗氧化性能方面揭示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临床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酮病治疗复方制剂——“酮康”对奶牛酮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采用改良水杨醛比色法检测广西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奶牛46头,其中9头为酮病牛,并将其分为治疗组(6头)和阳性对照组(3头),另从37头中选取6头与治疗组奶牛体况相似、胎次相近、产奶量接近的奶牛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期间,治疗组每天灌服“酮康”400ml,连续治疗5d,阳性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均不灌服.分别采血检测试验前后奶牛各抗氧化酶活性(CAT、GPX、MDA、SOD、TAC、VE).[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奶牛血酮含量明显降低,血糖明显上升,SOD和GPX的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C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MDA含量稍有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虽稍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VE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VE含量均比治疗前高.治疗组在治疗后TAC和CAT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酮康”对降低酮病奶牛的血酮含量、提高血糖含量和改善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明显,效果良好.若不进行治疗和科学的饲养管理,酮病将持续伤害奶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28日接到某奶牛场兽医报告,该场饲养奶牛145头,发病56头,我们立即前往诊治,据临床观察其中45头病牛嗜睡,11头病牛发生狂躁和激动,但还能饮水,表现为转牛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2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