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防疫法规定必须严格控制的二类传染病,对人群有很高的传染机率。近年来我市肉联厂在生猪屠宰检疫中检出的结核病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本病是肉品卫生检验中常见的猪三大传染病之一 ,主要侵害3 -12月龄的猪。本病也能感染人 ,手上有新鲜伤口的工作人员 ,可在屠宰加工病猪的过程中感染 ,在皮肤上出现局部性炎性红肿 ,称为“类丹毒”。因此 ,做好定点屠宰场猪丹毒的宰前宰后检疫 ,对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宰前检疫及处理1.1宰前检疫分为败血型、疹块型、慢性型。败血型表现体温高烧42℃以上,呈稽留热型,皮肤发红发烧,眼结膜炎,食欲废…  相似文献   

3.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检疫和诊断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检疫和诊断孙颖杰孙延峰潘凤城苏永生刘宏智徐景清曹运良张杰卢桂琴*(大连动植物检疫局116001)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呼吸和生殖综合征病毒(PRRSVirus)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987年首先报道于美国,随后...  相似文献   

4.
猪的疫病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又统称为流行病;另一类是不会互相传染的,叫做普通病,包括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中毒病及代谢病等。对于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实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猪病防治的常见措施及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养猪业不断朝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随之猪的传染病也越来越猖厥,并出现新的特点,因此在防病治病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1猪疫病流行特点1.1传染性疾病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传统饲养方式,猪群规模小,密度低,疫病的传播受到一定限制,如能及时采取措施,就可尽快扑灭。现在一些集约化猪场群体大,一旦疫病侵入,就会波及全群,引起暴发流行,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实际生产中传染性疾病占整个猪病的50%以上。因此防治猪的传染性疾病是猪病防治的主要内容。1·2非典型性疾病不断出现重要的传染病通过免疫接种,使之得到…  相似文献   

6.
生猪皮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也是传染病(包括人畜共患病)传播、蔓延的重要疫源。所以加强生猪皮的检疫越来越受到检疫部门的重视。现将笔者在实践中如何做好生猪皮检疫的做法介绍如下。1健康正常猪皮的特征放血完全的健康猪皮,内面颜色浅淡;从肥胖猪剥下的猪皮,内面呈浅黄色;从中等肥胖的猪剥下的猪皮,内面呈白色;盐腌或干燥保存的健康猪皮,其内面基本上保持原有的颜色。剥下的猪皮如没有及时处理,卷着放置数小时后再盐腌或晾干,其内面呈暗色。春秋季在日光直射下干燥的猪皮,内面也呈暗色;夏季在日光直射下干燥的猪皮,内面…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的基本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同时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 ,猪的疫病仍比较严重。据估计上海规模化猪场因病死亡率平均在5 %~ 2 0 %不等。尽管养猪业的经营规模、生产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但猪的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不少猪场里较多发生的仔猪腹泻 ,其中约 65 %~ 70 %的病例是由细菌性或病毒性病原所引。此外猪的呼吸道传染病 ,母猪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等也非常突出。由于这些传染病的存在 ,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甚至造成猪场的亏损。要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  相似文献   

8.
1宰前检疫1.1查证验物本地猪,查有无产地证明。外地猪查“三证”(即运输检疫证、非疫区证明、消毒证)。然后,进行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对整车猪进行动、静、食“三观一检”,并按10%-30%比例进行个体检疫(着重群体检查中有异常的),通过看、听、摸、测检查确定个体的健康状况,按检疫结果分圈管理。1.1.1检疫合格,证物相符的进入待宰间准宰。1.1.2免疫注射时间在1个星期内或休药期未满的,进入缓宰间。1.1.3一般传染病、一般疾病及二类三类可疑传染病同群体温正常的猪只进入急宰间,急宰。1.1.4可疑…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做好猪丹毒的科学屠宰检疫与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猪的宰后检疫是确保流入市场的肉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它能及时检查出宰前检疫所不易查出的一些病变,如某些寄生虫病、外伤所致疾病以及一些传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确诊,现根据笔者在猪的宰后检疫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几个常见的  相似文献   

11.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此病最多见于猪,人可因创伤接触或生食感染本病的肉类而发病,因此,做好定点屠宰场猪弓形体病的宰前检疫及宰后检验,对保障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一种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之一,属人畜共患病,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经验,总结出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丹毒的快速诊断要点,供广大动物检疫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春季和秋末冬初时节。为提高屠宰检疫中猪瘟检出的正确率,需正确掌握猪瘟的检疫技术,并对检出的患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猪瘟进行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4.
肾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有许多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等都可引起肾脏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变。在肉品卫生检验中,肾脏属必检的部位之一。为了不断提高肉品卫生检验效果,笔者认为通过肾脏的特异性病变可以达到快速检验的目的,尤其是对见不到内脏的猪白条肉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猪,以架子猪最易感,尤其是3~6月龄的猪多见,好发于炎热潮湿季节。病猪和带茵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7天,临床上分为三型:急性型;疹块型,也叫亚急性型;慢性型。诊断较易,预防主要是接种猪丹毒疫苗。治疗可用青霉素和抗猪瘟血清。猪丹毒是动物检疫中的常见病。检疫要抓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个环节,检出的病猪、死猪和不合格肉品,按相关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呈世界性的分布,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忠传染病。鉴于猪的易感年龄是3~12月龄,而商品猪的屠宰又多在7~10月龄,所以在宰后的肉品检验中的检出率居各常见传染病之首位。笔者几年来在丹东市肉联厂实施监督检疫的工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虫苗免疫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该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在农村散养猪中发生。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囊虫病是重点检疫对象,而县乡的屠宰场点是个体收猪集中屠宰,屠宰户在购猪时用舌检法检查猪囊虫病,检出率低,并需一定的经验,宰后检验发现囊虫病猪予以销毁,使屠宰户蒙受很大经济损失。为提高宰前检疫效果,我们采取超前服务措施,应用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病,先检验、后买猪,或者是先定性、后屠宰,具体做法是向屠宰户发放检验用滤纸条若干,在…  相似文献   

18.
猪瘟(swine fever,sf,Hog cholera,Hc)是有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致死率很高的世界范围的猪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并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在猪瘟长期地方流行并依赖疫苗接种进行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毒力减弱HCV毒株的不断出现,慢性猪病,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性的持续感染猪存在,使猪瘟仍在间歇性流行。目前,猪瘟仍是严重威胁我国养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同时也是其他疾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猪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连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为了控制和扑灭猪的传染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措施,由于常年防疫,月月补防等,使一些传染病得到较好控制。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增多、生产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在猪饲养行业中,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危害性极大,主要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猪,通常架子猪比较容易感染上猪丹毒,特别是那些月龄在3~6的猪比较多见,一旦猪染上这种病或者带上猪丹毒杆菌,很容易在猪群中蔓延开来.从临床上看,该病有一个1-7天的潜伏期,通常有急性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型三种类型,诊断起来并不存在太大难度,通常在猪饲养中,通过对猪进行猪丹毒疫苗接种来达到预防猪丹毒的目的,一旦猪真的感染上猪丹毒,可采用青霉素和抗猪瘟血清对病猪进行治疗.考虑到猪丹毒是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此在检疫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如果经检疫发现存在病猪、死猪和不合格肉品,应妥善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