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茎部症状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4.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年份可达20%~30%,个别地区可高达50%~60%,减产25%以上。该病是由多种寄生和半寄生性病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种子或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为了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玉米茎腐病,现就其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简要介绍如下。一、症状玉米茎腐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表现症状,其症状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1.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现已查明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症状表现(一)真菌性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只有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玉米常突然成片萎蔫死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一、该病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1.真菌型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  相似文献   

8.
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侵染和发病始盛期与玉米生育期关系进行了5a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出苗后3d就已被茎腐病原菌侵染,根部呈褐色病斑,植株矮小,叶片变黄。播种期接种较常规期接种发病高。玉米茎腐病发病始、盛期都在玉米灌浆后出现。在调查玉米茎腐病和采集病株标本时,可根据玉米灌浆期预测茎腐病的显症期及发病盛期,确定调查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9.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一、发病症状玉米茎腐病在玉米灌浆末期开始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于棉花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在7~8个月有效生长时期如遇干旱,尤其久旱下暴雨,或连续阴雨,最易导致红叶茎枯病迅速暴发。1发病症状红叶茎枯病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发展。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叶脉仍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由于玉米贴茬播种和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大部分玉米品种缺乏茎基腐病抗源,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玉米抗病能力降低,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并呈迅速扩大。1996年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一般病情指数为10%左右,个别地块高达60%,并呈迅速扩大趋势。1999年重病区面积达到100多万亩,2001年发病面积扩大到900多万亩,一般减产10%~25%,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已对玉米生产构成威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和田间调查,针对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特点和传播途径及影响玉米生产的限制因  相似文献   

12.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的症状最为明显,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发展到整叶和叶鞘,自下向上萎蔫,似霜打或开水烫过一样。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84-184
介绍了夏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并对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夏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我市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危害夏玉米的病害 ,该病在优质玉米主产区栾川、伊川、宜阳等地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由 1996年最初发生的 30 0hm2 扩展到现在的 4 6 6 7hm2 。一般发病田病株率 2 0 %左右 ,严重田块病株率达 10 0 % ,严重影响夏玉米的正常生长。经1998~ 2 0 0 0年调查研究 ,初步摸清了该病发生规律 ,并探索出有效防治措施。1 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 ,引起组织软化 ,并有腥臭味。一般从小喇叭口期 (7月上旬 )开始发病 ,在植株基部叶鞘上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 …  相似文献   

15.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病原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建红 《现代种业》2011,(6):29-29,58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3—5%,严重的可达3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达8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葛市2010年玉米茎腐病流行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等,具有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该病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10%~20%,严重的可达50%。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因素、品种、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近几年在长葛市夏玉米发生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症状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玉米青枯病菌侵染根部和茎部使之腐烂,并引起叶片黄枯或青枯。地上部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有明显表观病变,乳熟末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阜新地区发病较重。1.感病植株的田间症状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  相似文献   

20.
<正> 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的重要病害。近几年由于玉米贴茬播种和秸秆直接还田面积迅速扩大,玉米品种缺乏茎基腐病抗原,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玉米抗病能力降低,玉米茎基腐病普遍发生,一般病情指数为10%左右,个别地块高达60%,并呈迅速扩大趋势。1999年重病区面积达到100多万亩,2001年发病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