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记述中国栉麦蛾属2种:蜜栉麦蛾Pexicopia melitolicna(Meyrick)分布于江苏、江西、安徽和山东;锦葵栉麦蛾Pexicopia malvella(Hǖbner)分布于新疆,是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麦蛾一新种、一新亚种和四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西北地区长翅麦蛾属一新种--拟鞘长翅麦蛾Chilopselaphus coleophorodes sp.nov;齿茎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胡枝子齿茎麦蛾Xystophora psammitella(Snell);雪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沙雪麦蛾Chionodes deserticola Piskunov,并首次描记了该种的雄性个体;彩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六斑彩麦蛾Chrysoesthia sixguttella(Thunberg);甘麦蛾属一中国新纪录——黑缘甘麦蛾Brachmia dimidiella dimidiella(Denis et Schiffermuller)和一新亚种──黄缘甘麦蛾Brachmia dimidiella xinjiangensis ssp.nov.  相似文献   

3.
中国柽麦蛾属二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中国柽麦蛾属2新纪录种:额柽麦蛾Ornativalva frontellaSattler和褐柽麦蛾Ornativalva ochraceofusca Sattler,两种均分布于宁夏。至此,我国己知该属昆虫共8种。  相似文献   

4.
正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属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角雉属,是世界上羽色最美丽的观赏鸟类之一,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湖北省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田间调查9组资料,应用Iwao的方法,分别对甘薯麦蛾(Brachmia triannuella)幼虫的空间分布图式以及被寄生幼虫和被寄生后幸存幼虫空间分布图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甘薯麦蛾幼虫在薯田呈聚集图式.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随机的,个体群内的分布也是随机的;个体群较致密,且大小约相等,个体群的平均面积约为0.56—1.12m~2.(2)被寄生幼虫的分布图式呈聚集型,说明甘薯麦蛾幼虫寄生蜂趋群集寄生.(3)被寄生后幸存幼虫的分布图式和原来的幼虫图式一样,都是聚集型,即Neyman A型,虽然有些田块幼虫被寄生率高达37.62%,但是寄生蜂的作用还未足以使寄主空间分布图式改变.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麦蛾科二新纪录种:柳麦蛾Gelechia atrofusca Omelkoi和枸杞伊麦蛾Ilseopsis(Euscrobipalpa)erichi (Povolny),这两种林木害虫均分布于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正>栗花麦蛾,属鳞翅目麦蛾科。幼虫为害栗树的雌花和雄花,受害栗树的幼苞脱落。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皮缝内越冬,主干的树皮缝内最多。5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产卵于雄花穗上,幼虫有的为害雌花并蛀入幼苞。7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树皮缝蛀一个椭圆形虫室,在内化蛹。7月中旬为化蛹盛期,7月下旬为末期。为防治栗花麦蛾为害,笔者进行了栗花麦蛾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园情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柞水  相似文献   

8.
记述中国麦蛾科2新纪录属,钩麦蛾属Aproaerema和柄麦蛾属Syncopacma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钩麦蛾Aproaerma anthyllidella(Hbner),欧洲柄麦蛾Syncopacma alb-ifrontella(Heinemann)和5新种:长钩麦蛾Aproaerema longthamata sp.nov.,短钩麦蛾Aproaerema brevihamata sp.nov.,陕西柄麦蛾Syncopacma shaanxiensis sp.nov,宁夏柄麦蛾Syncopacma ningxiana sp.nov,西藏柄麦蛾Syncopacma tibet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兰科植物的4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兰科植物在甘肃省的分布新记录种4种,即:卵唇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Franch.et Sav.)Maxim.)、长瓣角盘兰(Herminium ophioglossoides Schltr.)、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象鼻兰(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Z.H.Tsi).其中,作为中国特有分布型属的象鼻兰属(Nothodoritis Z.H.Tsi)为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0.
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寄生龄期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不同寄生龄期的选择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麦蛾茧蜂对亚洲玉米螟2~5龄幼虫均能不同程度的寄生,对4龄与5龄幼虫的寄生率(>50%)显著高于对3龄(35%)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26%);子代寄生蜂寄生亚洲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后不能结茧.寄生4龄幼虫的结茧率(4.0%)和羽化率(8.2%)均稍低于寄生5龄幼虫的结茧率(4.6%)和羽化率(8.9%),寄生4龄幼虫的发育历期长于寄生5龄幼虫;麦蛾茧蜂搜寻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时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鳖嗜水气单胞菌甘肃株和上海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灵台县和上海市奉贤县水产养殖场患病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两地菌株均为嗜水气单胞菌。经过对该菌形态学、革兰氏染色、21项生理生化特性比较,以及两菌株毒力比较和动物感染试验,表明甘肃菌株(G-97-7)和上海菌株(S-96-10)是引起鳖白点病(疖疮)、穿孔病(鳖甲溃烂)和出血等细菌性疾病的原发性致病菌。该病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  相似文献   

12.
党参不同种质资源间多糖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党参种质资源研究以及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各党参种质资源多糖含量,并以多糖含量评价各党参种质资源品质。[结果]原产地各种质资源多糖含量为19.27%~40.92%。不同种质多糖含量差异较为显著,来源于吉林抚松和敦化的种质多糖含量较低,甘肃文县种质多糖含量最高;而试验地(北京)党参多糖含量以吉林抚松种质含量最高,为43.53%;陕西凤县种质含量最低,为25.41%。来自山西的种质多糖含量均在35%以上,除甘肃文县外,均高于甘肃种质。[结论]来源于吉林抚松、陕西文县、山西平顺的党参种质多糖含量均在35%以上,较其他种质为优,可作为党参新品种选育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3.
陕西凤县无公害花椒园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2001)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陕西凤县主要花椒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凤县平木、唐藏和双石铺的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08,0.229和0.489,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02,0.303和0.559,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20,0.294和0.491。大气、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蒙古冰草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居群生物学原理及方法,对分布于中国不同地区的35个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居群的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冰草居群在形态学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7779)。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9.15%),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90.85%),这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是由蒙古冰草异花、风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的。我国蒙古冰草居群在各个分布区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也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陕西地区(H′=1.8627)、宁夏地区(H′=1.8332)、内蒙古地区(H′=1.7232)、新疆地区(H′=1.6453)、甘肃地区(H′=1.6436);陕西与宁夏地区的蒙古冰草居群主要采集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区,其数量占分析居群数的68.6%。因此,对于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区的蒙古冰草居群,无论从研究还是利用的角度都应给予较大关注。另外,还讨论了居群在物种定义上的意义,并提出了我国蒙古冰草居群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硒的测定与研究是食品中硒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利用AFS-203 E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找出测定硒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甘肃、陕西、烟台等地苹果中硒的含量,得出了烟台地区苹果中含硒量较高的结论。为人们科学补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分布、病原种类及遗传多样性,于2021-2022年调查了该病害在甘肃的分布范围,对采集的灰斑病样品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在甘肃陇南和陇东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并已扩展至陇中地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甘肃地区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74条条带,多态性条带73条,比例为98.65%。甘肃省陇南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且与陕西省的遗传距离最小(0.021 4)、遗传相似度最高(0.978 9),陇东地区次之。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时,可以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亚群,亚群1中有28个菌株,其中包括16株陇南地区菌株、5株陇东地区菌株和7株来自陕西地区的菌株;亚群2中只有1个陇南地区菌株;亚群3中有10个菌株,包括陇南地区4个、陇东地区1个和5个陕西菌株;亚群4有2个菌株,陇东地区和陕西菌株各1个,4大类群分别包含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以上结果说明,同陇东地区相比,陇南地区与陕西地区的菌株遗传相似度更高,且亚群内遗传多样...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宁夏、甘肃、青海4省7个种源地红桦种子为对象,测定各种源地红桦种子的千粒重、形态特征及在不同温度(30℃、25℃、20℃、15℃)和不同光照(无光照0 h、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全光照24 h)条件下的萌发率与萌发特性,并与千粒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千粒重大小为:凤县>泾源>宁陕>礼县>洛南>太白>湟中,洛南县、太白县和湟中县红桦种子的千粒重与其他种源存在显著差异;25℃为红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在1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几乎不萌发。2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长都可以显著提高红桦种子的萌发率。全光照(24 h)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和全黑暗(0 h)条件;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子的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46<0.05),与种源的海拔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4<0.01);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源的年日照时长(P=0.064>0.05)和年降雨量(P=0.93>0.05)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常春油麻藤是豆科黧豆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该研究运用Diva-GIS软件,结合海拔高度图层和植被图层绘制了常春油麻藤的地理分布图,分析了常春油麻藤的分布规律和生境特性。结果表明,常春油麻藤在中国34.5°N以南中低海拔(300~3 000 m)地区均有分布,如亚热带森林、灌木丛、溪谷、河边和山坡等;在浙江、广东、广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陕西、甘肃、福建、安徽等省区及其交界处均有分布;其分布与植被类型和海拔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布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常春油麻藤作为多用途的园林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搜索2001年以来陕西省和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信息,解析两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以期为今后西北地区大豆生产和育种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2001年以来20个陕西省审定大豆品种和35个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信息,对其产量、主要性状变化、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年份更替,两省审定大豆品种株高均有上升趋势,有效分枝数、百粒重、蛋白质与脂肪之和均呈下降趋势。陕西省审定大豆品种在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于甘肃省审定品种,分别高11.97 kg/667 m2、3.26%;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甘肃省审定品种,分别低22.63d、3.11cm、0.26个、0.28个、1.03g和1.47%。相关性分析揭示,产量和生育期、株型性状间具有一定关联性,其余各性状间的协同作用或抑制作用共同构成了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陕西省和甘肃省审定大豆品种相关性状对总体方差分别累计贡献率达70.674%、72.815的3个主成分,其中株高、粗脂肪含量等是造成这些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科皓 《农学学报》2018,8(8):16-21
为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陕西省生态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MODIS-NDVI 影像及高程数据,采用MVC、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陕西省2011—2015 年NDVI 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NDVI值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陕南地区及陕北南部森林植被茂密,植被覆盖情况较好,陕北北部属于风沙区,植被覆盖情况较差,关中地区以农作物为主,植被覆盖情况居中;(2)2011—2015 年陕西省NDVI值呈波动变化,整体变化趋于稳定,且有好转趋势,主要分布在关中及陕南地区;陕北地区NDVI值有退化迹象;(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NDVI值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2000~2500 m海拔高度范围内的NDVI值最高,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主要是分布在秦岭山脉的太白山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