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循环水养殖的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厂化养鱼是现代渔业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工厂化养鱼需要配置什么样的设施?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本刊开设的“工厂化养鱼”栏目将向您解答您最关心的问题,您只需将您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将约请专家解答。同时,真诚欢迎业界人士,将您的观点和创意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工厂化养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水域的渔业污染与自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渔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投饵。增殖和不投饵养鱼则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用人工配合饲料每生产1kg鱼,有约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磷含量是水域污染的敏感性指标。渔业污染的强度和养殖容量成正相关,与水域的容积成负相关。在流动的水体中,则和流量成负相关。当三峡重庆库区网箱养殖规模按渔业水面1‰设定,网箱面积为40hm^2,单产90t,总产5.4万t鱼时,磷污染强度为0.00176mg/L,相当于湖库Ⅱ类水质磷含量指标0.025mg/L的1/15。污染强度为0.1008mg/L。有机物污染将造成三峡水库水域溶解氧量下降0.35~0.5mg/L,相当于三峡水库溶解氧含量指标7.0~10.5mg/L的1/20。当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磷污染控制增量确定为0.0025mg/L时,养殖容量为7.7万t鱼。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能有效降低生化需氧量,但不能降低水域的磷、氮浓度。大量放流以白鲢、草鱼、鲤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和适量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白鲢,是去除水中氮、磷最好的方法。在三峡水库中捕捞和通过不投饵方式养殖5万t鱼类,可消除1500t氮和300t磷,从而降低三峡水库磷含量0.0007mg/L。相当于投饵养殖5.4万t鱼造成磷污染量的40%。  相似文献   

3.
参考目前世界一些养殖的先进模式,依照社会未来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可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会成为日后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的养殖模式。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密集化、排放物可控等优点,成为未来养殖业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设备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处理设备的应用技术,包括沉淀池、砂滤罐、弧形筛、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紫外线消毒器、生物滤池、液氧增氧。目前的养殖系统鱼类单位产量达到30 kg/m2,养殖成活率维持在90%以上,日补水量不超10%。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质分析与控制(三)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志欣 《齐鲁渔业》2000,17(1):38-38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中的需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mg/L表示。水中化学需氧量是水被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因为有机物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区别测定比较困难,而根据需氧量的多少则可以间接判断水体中有机物的多少。 养殖水体化学需氧量多少与养殖生物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毒性指标,淡水养鱼中化学需氧量太低反而对养鱼不利。因此,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对化学需氧量没有作出规定。 但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过高,表明水体有机物污染严重。有机物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使水体严重缺氧,而造成养殖生物受…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构建了一套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选用了双排污通道养殖池、竖流式固液分离器、转鼓式微滤机、紫外线灭菌器、沸腾式移动床生物滤器、CO2脱气池、加压溶解氧气等先进水处理设施设备,以期研究养殖过程中的鱼类生长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应用推广价值。养殖富吉罗非鱼139 d,初始密度34.86 kg/m3,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生长情况良好,最终密度达108.97 kg/m3,存活率97.57%,饵料系数1.55。系统的水质良好,氨氮平均浓度0.32~0.42 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0.02~0.03 mg/L,溶解氧平均浓度5.81~8.69 mg/L,水温平均24.23~24.95℃,pH值保持在7.6。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罗非鱼品质高,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且该系统节水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姚茹 《水产科技》1997,(1):30-33
光合细菌(phototrophic bacteria)是一种水圈微生物,广泛分布在水田、沼泽、河川、海洋以及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特别是在被有机物污染了的水体中,每1克风干土就生存着10^4~10^6个这样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光能,靠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但与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采用膜法SBR水处理工艺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处理效果。以TAN及TN的去除速率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膜法SBR水处理工艺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最佳的运行模式为瞬时进水,1.5h搅拌,2.5h曝气,0.5h沉淀、滗排水,然后循环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循环水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对循环水养鱼的水处理原理和处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试规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比研究碳源连续添加的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SGR-Con)和碳源分次添加反应器(SGR-Sev)的水处理效果。典型反应周期内的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变化,SGR-Con反应区处于较高的稳定水平,SGR-Sev在反应周期的第0小时至碳源瞬时添加时快速上升至SGR-Con的水平,并且在反应周期的第4小时以后降至较低的稳定水平。实验期间,SGR-Sev反应区和沉淀区的溶解氧含量分别显著高于SGRCon的反应区和沉淀区;2个反应器的反应区pH无显著差异,沉淀区pH在2个反应器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反应器的脱氮效果,SGR-Sev对硝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出水碱度分别可达63.91%±14.31%、64.07%±12.11%和(278.18±80.33)mg/L。相较于SGR-Con,SGR-Sev的出水总氨氮和亚硝氮浓度较高。反应器采用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可使絮团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研究表明,微生物悬浮生长反应器宜采用碳源分次添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养殖水体氯化处理的毒副作用及含氯药物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氯制剂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水体杀菌消毒药物,如今面市的已有近20种之多,作者根据生产上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资料,对三种具代表性的含氯制剂作简要评述,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2.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有十几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本就养殖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后的水体消毒使用药物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生态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水处理工艺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由沉淀池、曝气反滤池、人工湿地、生化滴流池、集水池等设施构成的“生态型”工厂化养鱼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及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鲟鱼养殖排水经处理后,溶解增加了187.5%,氨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平均下降了65.1%和82.2%,硝态氮质量浓度在系统运行4年多时间内维持在3 mg/L左右;鲟鱼年单位水体产量(2茬)51.5 kg/m3,平均养殖成活率98.2%,饲料系数1.12,年节约深井水约15万t。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品种不断更新,养殖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却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水体的自身污染有关。本文仅从水产动物的投喂饲料、排泄物及其药物防治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养殖水体中的凶猛鱼类,主要有蒙古红鲐,翘咀红鲐、鲶鱼、黑鱼、狗鱼、鳜鱼、马口鱼和鱤鱼等,它直接危害着鲢、鳙、鲤、鲫等经济鱼类,使渔业生产遭到很大的损失。但这在东北地区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湖泊、水库鱼产量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甚至某些较大养鱼水面的凶猛鱼类,或者巳成为较大群体(如吉林松花湖的蒙古红鲌等),或者是主要捕捞对象的优势种群(如黑龙江镜泊湖的蒙古红鲌等),  相似文献   

17.
张永旺 《齐鲁渔业》2007,24(11):31-31
过厚的淤泥会为各种致病菌、寄生虫提供滋生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制约池塘水体生产力。所以,彻底清淤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1池塘淤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和对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将逐渐被低污染、集约化的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所取代。作者围绕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备、工艺、管理技术等先后多次进行讨论、调研,走访循环水养殖以及废水处理企业与小型试验相结合,经过多方论证确定了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通过首次引入微波消毒设备,成功建成一套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微波消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加大了人工饵料的需求量,大量残饵、渔用肥料、养殖动物粪便等排泄物和生物残骸等所含的营养物质氮、磷以及悬浮物和耗氧有机物等直接进入水体,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污染源。研究表明,人工配合饵料每生产1kg鱼约有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为富营养化提供了便利。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因子,因此减少水体中磷含量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生物修复技术以其低投资、高效益、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微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其对环境中污染物的代谢作用是生物修复的技术基础。本文以微生物修复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聚磷菌群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磷污染的效果,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fixed-bed biofilm bioreactor, FBBR)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在养殖水体氨氮(NH4+-N)和亚硝酸氮(NO2–-N)污染控制中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目前尚缺乏实际生产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RAS)中FBBR和MBBR水体净化效能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将FBBR (弹性毛刷滤料)和MBBR (PVC多孔环滤料)并联接入实际生产的墨瑞鳕(Macculochella peeli) RAS中,实现二者的同步连续运行(35 d),考察了其出水水质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出水水质变化表明,FBBR和MBBR中氨氧化能力的形成快于亚硝氮氧化能力,硝化能力渐趋成熟,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NH4+-N和NO2–-N浓度,但会导致养殖水体中硝酸氮(NO3–-N)积累和pH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FBBR出水中NH4+-N、NO2–-N、NO3–-N浓度和pH与MBBR出水无显著差异,两反应器的硝化效率相似。FBBR和MBBR在微生物群落上的相同点在于: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相对丰度分别为69.42%和86.92%),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 (40.71%和63.36%)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 (26.58%和21.74%),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27.50%和53.29%);硝化菌由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构成;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远高于亚硝化单胞菌属,两反应器中可能存在完全氨氧化菌。两反应器在微生物群落上的不同点在于FBBR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硝化菌的相对丰度均高于MBBR。本研究可以为RAS养殖水体净化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