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对前茬作物为番茄和青贮的土地上种植的冬麦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不同前茬对于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番茄地种植小麦后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都比前茬为青贮地种植的小麦表现好。  相似文献   

2.
正二氯喹啉酸又名快杀稗、杀稗王、神锄,是防除水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属于激素类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稗草的生长点,使其心叶不能抽出而达到防除稗草的目的。此外,二氯喹啉酸还能有效防除水芹、鸭舌草、雨久花、田菁、田皂角等阔叶杂草。药物能被萌发的种子、根、叶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水稻的根部能将二氯喹啉酸分解,因而对水稻相对显得安全。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长期使用还会在土壤中积累。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有较大的移动性(随土壤类型及有机质含量而异),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容易对多种后茬敏感作物产生残留药  相似文献   

3.
苏陕民  方学良 《作物学报》1981,7(2):123-128
作者通过(1)在不同作物茬地上的田间栽培,(2)各种前作根际土的盆栽比较,(3)不同作物根浸液对种子发芽影响等的试验,探讨了作物在倒茬过程中的种间关系,为作物栽培和耕作实践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化学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为害值得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合农田施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不断开发,农田施用化学除草剂的面积越来越广,农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优越性,如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的滋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等。但某些除草剂由于使用不当,其后效对下茬作物的为害已成为种植业的一种顽症,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个问题值得农民朋友高度重视。现将对后茬作物造成为害的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除草剂品种及其后茬作物应有的安全间隔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农药市场信息》2006,(13):36-36
当前能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品种主要有大豆田除草剂普施特(咪草烟、咪唑乙烟酸)、金豆(甲氧咪草烟)、豆磺隆(氯嘧磺隆)、广灭灵(异噁草松、异噁草酮)、阔草清(唑嘧磺草胺)、赛克津(赛克、嗪草酮)、虎威(氟磺胺草醚)。  相似文献   

6.
作物根茬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讨论了作物根茬留地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根茬留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酶转化、提高土壤HA/FA比值,使根茬留地比根茬刨除的小麦产量增加了3.6%-28.5%。  相似文献   

7.
老鹰茶白粉病罹病植株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的不同老鹰茶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索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地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感病程度的加剧而明显上升,感病品种增加的幅度比抗性品种大。老鹰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物雄性不育的诱发突变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正>残留药害是指由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的药害,能够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的除草剂叫长残留除草剂。长残留除草剂一般都是高活性的或是超高活性的除草剂,最突出的优点是活性极高、用药量少、用药成本低、使用方便、除草效果好;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一般达2~3年,甚至长达4年以上,在土壤中残留的少量或极少量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金家村五组村民金福义在大棚内采用上茬甜瓜下茬蒲公英的栽培模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甜瓜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于大棚内,5月中下旬采收上市。蒲公英6月末~7月初播种,做腌渍菜用的生长期为70~80天,9月上中旬采收;做药材用的不受生长时间的限制。甜瓜亩产2500千克,1千克平均售价4元,亩产值1万元;蒲公英亩产800千克,1千克平均售价3元,亩产值2400元。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芝麻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间作是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的1种集约化种植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棉花/芝麻间作的优劣势,并寻找棉花/芝麻间作最佳种植模式。【方法】以等行距单作棉花(Tc_1)、大小行单作棉花(Tc_2)和单作芝麻(Ts)为对照,设计棉花、芝麻的间作方式分别为1-1式(棉花行距80 cm,棉花行间种植1行芝麻),2-1式(棉花大小行种植,宽行中间种植1行芝麻),2-2式(棉花大小行种植,宽行中间种植2行芝麻)3种间作模式,比较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芝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叶面积动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采用土地当量比(LER)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效率及间作优劣势。【结果】与单作棉花或单作芝麻相比,所有间作模式皆降低棉花或芝麻的产量,但2-1式间作中棉花籽棉产量与单作棉花Tc_1、Tc_2相比仅略降低,差异不明显;1-1式间作模式下2年平均籽棉产量、株高、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比Tc_1分别降低了17.3%、7.9%、19.7%和7.9%;2-2式间作的籽棉产量、株高、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比Tc_2分别降低16.4%、5.81%、14.8%和6.2%。间作系统中棉花与芝麻的混合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皆高于棉花和芝麻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总量。2015年、2016年的LER分别为1~1.24和0.91~1.16。【结论】棉花/芝麻间作的LER大于1,间作的混合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高于棉花和芝麻单作,两者具有间作优势。2-1式间作既不影响棉花产量又增收一茬芝麻,且易于栽培管理,是可行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氯化镧和三氟乙酸对壳寡糖诱发棉花细胞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发子诱发植物抗病性的报道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生物激发子--寡糖类激发子,尤其对源于大豆大雄疫霉(Phytophthora megasperma f.sp. glycinea)的寡聚半乳糖醛酸激发子的研究较为深入.许多人认为寡糖激发子可能是通过激发细胞内抗性信号物质的转导来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体系[1~3].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幅员辽阔,气候、环境等都有所差别,这就意味着我国种植上茬土豆下茬玉米套土豆的模式不可一成不变,要学会灵活变通、因地制宜。笔者针对北方地区上茬土豆下茬玉米套土豆的种植模式进行探究,并且分析了科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丽轮枝菌是1种土传的维管束病原菌,由其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而最近发现了1种土壤习居的机会病原真菌棉帚霉菌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并与大丽轮枝菌协同加重棉花黄萎病严重度。棉帚霉菌能在营养非常贫乏的基质中产生分生孢子;超微结构观察也证实该病原菌在维管束组织中存在,并能产孢,显示了该真菌具有维管束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另外,土壤中的线虫活动可能使棉花根部产生伤口,也能促进病原菌的侵染。在总结分析生物学特性、侵染与互作机制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棉花根围多病原物与寄主互作体系可深入研究棉帚霉菌与大丽轮枝菌协同致病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浙江棉区集中于杭州湾和钱塘江两岸,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疏松,植被常青,适于棉花种植,但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近年来,棉田普遍实行粮棉间作套种,两熟矛盾突出,棉花苗期病害尤为严重。棉花苗期正是春夏之交。此时我省多数年份春雨、霉雨连绵,寒流、低温交错,棉苗套种于前作行间,阳光不足,田间湿度较大,最易诱发棉苗病害。1973年和1975年气候低温多雨,苗期严重发病棉田约有四十余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35%以上。由于棉苗罹病,导致棉花生长季节推迟,密度下降,棉株大小不匀,严重地影响后期棉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慢病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在河南省新乡县李台基地重病田,通过定株定时调查发病情况和各单株的产量结构,研究了不同抗病性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慢萎性。结果表明,若单纯以8月下旬的病情指数为标准,不少品种的抗病性均不理想,但从黄萎病发展历程分析,则发现有一部分耐至感病品种,其病情发展缓慢,对产量的影响也达不到显著水平。为此,提出棉花品种存在对黄萎病的慢病性,简称棉花品种慢萎性。  相似文献   

17.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生物防治是作物连作障碍防控的重要途径之一。AM真菌能够和多种作物形成共生关系,可以有效缓解作物连作对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为了更好的在实践应用中发挥AM真菌对连作障碍的改善作用,分别系统的总结了在连作条件下和接种AM真菌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及两种条件下对植物生长的胁迫或缓解作用,在连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会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且伴随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失衡,连作造成对下茬作物的自毒作用,也严重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而AM真菌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在以上几个方面起到缓解作用。同时根据目前AM真菌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并对其进行简要归纳,提出加强菌株的纯培养技术仍是关键的一步,并且做好作物基因型与AM真菌菌株的筛选,让二者有更优的兼容共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4种不同前茬耕地上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分析其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合理接茬复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使胡麻不同生长期干物质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生理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与不倒茬(T0)相比,4种前茬作物对胡麻不同生长期干物质量积累都有增加作用,其中豆茬(T3)处理胡麻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荞麦茬(T2)、谷茬(T1)对胡麻工艺长度和株高影响较大,豆茬(T3)、荞麦茬(T2)对单株有效蒴果数和千粒重影响大于其他几种茬口。与T0相比,4种茬口使胡麻子粒中硬脂酸含量都有所提高,对胡麻含油率、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等品质性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与T0相比,豆茬是最优前茬,荞麦茬、谷茬次之,薯茬最差。  相似文献   

20.
1 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现代综合性技术。采用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基因重组、微生物发酵等手段在细胞、染色体、基因水平方面对生命进行复制、重组,按人类的需要创造生物体最优状态,生产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