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枇杷是国内外市场都十分畅销的名特优水果品种。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枇杷面积大幅度增加,产量成倍递增。随着产量的增加,运销期防腐保鲜已成为枇杷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于枇杷防腐保鲜的研究,以往都局限于静态贮库保鲜技术[1-5],对于运输过程在振动状态的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却未见报告。本技术从研究运输振动引发的病害着手[6],继而进一步研究防腐保鲜技术。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供试枇杷果实购自黄岩水果批发市场的当地有代表性的大红袍品种。模似运输振动方法采用微生物发酵培养使用的往复式摇床。…  相似文献   

3.
类胡萝卜素是成熟枇杷果实的主要色素,其种类和含量决定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枇杷根据果肉颜色分为白肉枇杷和红肉枇杷2种类型,不同类型颜色的差异是由枇杷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及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所致。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枇杷果实发育和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质体结构与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关系,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枇杷果实冻害恢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枇杷秋冬开花 ,若遇 - 3℃以下低温 ,花及幼果就会受冻 ,冻害后果肉因缺乏来自种子的内源激素 ,不能发育成熟。枇杷 - 3℃以下冻害一般发生在 12月底至 2月初 ,枇杷已疏花疏果完毕 ,这时遭受冻害将严重影响果实产量 ,甚至造成绝收。福建省是我国枇杷主产区 ,也是我国枇杷最早成熟的地区之一。但在闽东、闽北等栽培区 ,枇杷常易遭受冻害 ,即使在福州等沿海地区也会受到大冻害影响。本课题组于 1999— 2 0 0 1年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多倍体品种等途径 ,进行无核枇杷生产技术研究 ,获得初步效果[1] 。本试验结合以往研究基础 ,开展枇杷果实…  相似文献   

5.
枇杷果实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果实的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R=0.704时,可将17个性状聚为4类,而在R=0.483时,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6.
<正> 1982年黄岩县枇杷获得历史上特大的丰收。但由于干旱致使产量受到损失也极为严重。据重点调查记载和全面了解,全县2500亩结果枇杷树遭受不同程度旱害的几乎占一半,其中遭1、2级旱害(果实10%以下或10~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膜覆盖是一项有效的农业增产措施。本试验旨在探讨枇杷采前地膜覆盖,对预防果实裂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供生产参考。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为山坡地枇杷园,品种为洛阳青枇杷,树龄12年生,每667m2栽约64株,栽培管理一般,生长健壮,长势一致。地膜与畦面土壤紧贴,周边压土严密。 1999年选院桥镇建塘村枇杷园和头陀镇溪上村枇杷园,选用白色地膜,设(1)4月15日地膜覆盖;(2)4月26日地膜覆盖;(3)对照,三个处理,3株为一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 2000年选院桥镇秀岭脚村枇杷园,采用黑色地膜,设…  相似文献   

8.
枇杷果实日烧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果实日烧病是由于烈日直射果实,造成果实阳面局部细胞失水焦枯而引起的,其症状是果实阳面果肉被灼瘪,病部黑褐色凹陷。据观察,枇杷果实日烧病多发生在果实成熟前增长期过渡到着色期之间,而果实成熟前增长期和成熟后期(巳着色返黄)都很少发生。枇杷日烧病是江南枇杷产区常见  相似文献   

9.
CPPU对枇杷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PPU对枇杷果实发育的影响徐凯杨军钟家煌魏胜林(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合肥230036CPPU是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较低浓度CPPU可促进猕猴桃、柿果实增大。利用生长调节剂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试验很少,本试验旨在探讨CPP...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柳州市郊县(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早钟六号大果枇杷,至今面积已达167 hm2,已成为小有名气的早熟大果枇杷生产基地。但该品种果实极易发生日烧病,造成很大的损失,部分果园受害果率达100%而造成失收,成为限制早钟六号枇杷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笔者对枇杷的日烧病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止措施,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日烧病与栽培条件的关系经过多个果园的调查,病果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园地土层浅而瘠薄的枇杷园容易干旱,如果灌溉条件差,则容易发生日灼。日照时间短的山地果园日灼发生轻。(2)气候3月中旬~4月下…  相似文献   

11.
12.
解放钟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传统名牌枇杷品种 ,以果实特大、产量高而闻名。莆田市现有种植面积 0 .9万hm2 ,产量突破 2万 t。但近年来 ,果实品质逐年下降 ,出现“好看不好吃”现象。我们对照解放钟枇杷果品标准化要求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 ,分析解放钟果实品质下降的原因 ,并总结提出生产优质解放钟枇杷的主要技术措施。1 解放钟枇杷优质果品要求  根据 GB/T13867- 92枇杷质量标准 ,优质解放钟枇杷果品应是单果重在 70 g以上 ,大小均匀一致 ;果形长倒卵形、端正 ;果皮橙红色 ,着色鲜艳 ,果面茸毛完整 ,无锈斑或少有锈斑 ,无感染病虫害、药害…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激素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试验在花前和花后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分析了有籽枇杷和无籽枇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三种内源激素(生长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开花前赤霉素处理形成的无籽果实不能长大的原因是无籽果实在细胞分裂期缺少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枇杷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枇杷果实生长发育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枇杷柔软多汁,风味鲜美,甜酸适度,果实在夏初成熟,继樱桃之后,占桃李之先,正值鲜果稀少之际,因此格外受人喜爱。但是,目前对枇杷的生理特性研究较少。Blumenfeld(1980)认为,枇杷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13,(2):45
枇杷果实在冬春季迅速膨大,果皮变薄,果肉增厚,果汁丰富,很容易被病菌侵入,感染炭疽病,在果面上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果实脱落或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在枇杷果实膨大期要注意防治炭疽病。在冬春季,从枇杷果实硬核时起,必须每10~15天  相似文献   

17.
套袋对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果园设在黄岩区江口镇唐家岙村和院桥镇沙门店村的山坡地 ,海拔 30~ 5 0m。品种为洛阳青枇杷和安徽大红袍枇杷 ,树龄 14~ 15年生。株行距3 0m× 3 5m ,常规管理。试验套袋自制 ,一种为报纸 ,另一种为牛皮纸 ,规格为 2 5cm× 2 0cm。设① 1998年 4月 16~ 17日和 1999年 4月 13日 ,于江口镇唐家岙村 ,选洛阳青和大红袍进行报纸套袋处理 ;②1999年在院桥镇沙门店村 ,选洛阳青分别于 2月 13日、3月 8日和 4月 12日 3个时期采用报纸和牛皮纸套袋处理。均设相应的未套袋对照树 ,单株小区 ,重复 3次 ,随机排列 ,每株套…  相似文献   

18.
树盘铺反光膜降低枇杷果实酸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发兴  刘星辉  吴德宜  陈立松 《园艺学报》2010,37(11):1836-1842
以15年生‘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树盘铺反光膜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可滴定酸(TA)、有机酸含量与酸代谢酶活性及成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铺反光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成熟果肉TSS含量,降低TA。铺反光膜处理,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TA和苹果酸含量比对照上升快,且高于对照;在果实发育后期比对照下降快,成熟果肉均比对照低。苹果酸是决定成熟果肉酸度的主要有机酸,铺反光膜处理下成熟枇杷果肉酸度下降主要是苹果酸含量下降所致。在果实发育前期,铺反光膜处理果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增加的速度和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下降的速度均比对照快,处理果肉有较高的PEPC和NAD-MDH活性及较低的NADP-ME活性;在果实发育后期,处理果肉的PEPC和NAD-MDH活性下降的速度及NADP-ME上升的速度均比对照快,处理果肉有较低的PEPC和NAD-MDH活性及较高的NADP- ME活性。铺反光膜处理下成熟果肉苹果酸含量下降可能是苹果酸合成减少和降解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果树杂交有种中,亲本性状遗传支配着杂种的性状,选配杂交条本是整个育种过程的关键。郑少泉等对批粑果实性状的遗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果实重量,形状,综合质做了研究,本文着重通过对我所1977一1981年冬杂交的13个组合的199株余种的果实困形物含量进行遗传倾向分析,以得出其遗传特点,为批把进一步杂交有种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取自本所批把育种园1977-1981年杂交的子代,亲本为解放种、太城四号、梅花霞、白梨、乌躬白、板红、和车本、香甜、森尾早生、瑞穗、津云等11个品种。果园环境条件为山坡梯田,土质较粘重的红…  相似文献   

20.
王利芬 《西南园艺》2004,32(6):14-15
白沙枇杷自古作珍品栽培,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白沙枇杷主产区苏州洞庭山地区,现栽培面积达400余公顷,年产量达150余吨,产品供不应求,但其优质果比例仅为30%左右,2004年优质果价格每千克30元,而劣质果(相对优质果而言)只有每千克6元左右。因此改善白沙枇杷果实品质,成为白沙枇杷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从优化白沙枇杷栽培技术方面来谈提高白沙枇杷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