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不断加重.1988年全区发病面积17.07万亩,平均病穗率1.28%;1989年发病面积增加到57.66万亩,平均病穗率为2.96%,严重田块达17%,每亩损失小麦10公斤左右,全区约损失小麦500多万公斤。为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从1989年秋播前开始,全面推行《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方案》,到1992年夏收前,3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常年种植水稻4600多万亩,以杂交稻为主,占水稻面积的91.3%。稻瘟病为本地水稻的重要病害,近几年发病面积不断扩大,由1989年的238.7万亩,扩大到1992年的683.5万亩;发病县由1989年的21个,到1992年已增至123个,危害损失由1989年的0.38亿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0.83亿公斤。稻瘟病已成为制约我省稻谷生产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防治,现提出如下对策,供  相似文献   

3.
金先玮 《植物保护》1992,18(6):48-48
甜菜根腐病是我场甜菜生产最有威协性的病害,1989年全场1.2万多亩甜菜平均亩产1780公斤(工艺产量,下同)。1990年种1.3万亩平均亩产1802公斤。1991年,全场实播甜菜1.4万亩,平均亩产仅699.5公斤。仅根腐病一项就少生产甜菜1.3万多吨,直接损失约  相似文献   

4.
芝麻茎点枯病(Macrophominaphaseolina)俗称“着雾”,又称黑杆病,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病害。1988年我市芝麻茎点枯病发生7418亩,占总播面积的76.2%;因病绝收面积3195亩,损失产量2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一、芝麻茎点枯病发病因素的调查1.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据我们连续4年的调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较大,该病在芝麻生育期内有两个发病危害期:一为播种后至苗期,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病,造成烂籽和烂苗;二是在盛花结朔果后发  相似文献   

5.
麦茎蜂(Cephus pygmaeus Linn.)在青海东部发生较重,在我市从未造成严重为害,但从1985年以来为害日趋严重,1986—1988年每年有38000亩小麦受害,其中每年1000余亩严重减产,1989年全市6个乡共防治32783亩,挽回损失1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6.
油用向日葵是赤蜂市主要油料作物,自1973年引进种植,经十余年的示范推广,发展迅速,至1985年种植面积达1 26万亩,总产达1.05亿公斤,为向日葵种植区的脱贫致富、全市食用油供应,油脂工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发现菌核病,至1982年全市普遍发生,近几年危害日趋严重,1987年发病面积54.17万亩,平均发病率为20~50%,1985~1988年绝收面积3.6万亩。菌核病发生危害使油  相似文献   

7.
花时调节剂与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善 《植物保护》1989,15(4):32-32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花时调节剂(下称花调剂)可以解决父母本花期不遇,授粉率低等问题。1983年,全地区喷施花调剂的制种田面积是9943亩,占制种田总面积的45%,平均亩产82.2公斤,到1986年施用面积达90%以上,平均亩产129.7公斤。但是,随着花调剂使用面积的增加,稻粒黑粉病有逐年扩展和加重的趋势,据统计,1985年全地区制种田稻粒黑粉病发病面积为13021.9亩,占制种田总面积的43.9%,一般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在江西平均3-4年大流行一次,1985年早稻因此损失稻谷2亿多公斤。1989年早稻又在700多万亩面积上大流行。从目前研究和生产水平,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利用抗病良种:二是施用有效的农药。后者防效虽好,但中长期预测技术不过关,不能及枣作好准备往往田间发病到相当程度才  相似文献   

9.
恒湖综合垦殖场从1980年推行水稻分厢直播配合化学除草连续12年获得良好效益.累计推广面积187816亩,其产量与移栽稻相比,早稻平均增产12.73%,最高单产500.25公斤;晚稻平均增产22.46%,最高单产500.5公斤。一季晚稻平均增产16.09%,最高单产624公斤.  相似文献   

10.
胡麻是重要的油用作物,近年来随播种面积扩大,枯萎病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据统计,尚义县1984年种植胡麻28.9万亩,因该病损失77.5万公斤;1985年种植33.4万亩,因病减产181.5万公斤。目前无理想的化学防治药剂。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5年以来,广泛引进全国24个主要胡麻品种,进行抗病鉴定试验,筛选出2个高抗枯萎病的胡麻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older et al)是水稻上新发现的病害。1985年崇明县西部稻区开始查见,以后病区迅速扩大,病情日趋严重,至1989年,全县发病面积10万亩,占单季稻总面积的25%,损失稻谷250万公斤。经1989—1992年研究,基本摸清了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并推广了以选用抗病品种、改革种植方式及秸秆还田的综防技术。控制了病害流行和蔓延。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亚麻斑点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华 《植物保护》1991,17(4):18-19
亚麻是坝上地区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济效益较高,播种面积由70年代中期的10万亩左右,增加到1985年的33.71万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6%。由于亚麻病害种类多,要求轮作倒茬年限局限性强,重茬、迎茬的地块,亚麻幼苗因枯萎、立枯、炭疽3病死苗率达30-90%,1985年全县亚麻平均亩产仅15.84公斤。当年冬季,我站从6个省、区,征集到42个亚麻品种,选县农科所亚麻因病害绝产的地块,于1986年进行亚麻品种抗病试验,选出了天亚5号和“陇  相似文献   

13.
稻瘿蚊Orsedia oryzae(wood-Mason)原是我县晚稻区域性间歇发生的次要害虫.从有资料记载的1973年起至1980年,每年晚稻的发生面积一般为2.2~4.4万亩,平均为3.78万亩,占晚稻插植面积的16.4%;发生程度一般为中等偏轻至中等,平均每亩损失粮食6.5公斤.但是,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4.
田埂玉米是近年来我省农田深度开发的内容之一,我区1991年立项推广16万余亩,相当于玉米规范化栽培14.4万亩的30%,平均单产365公斤/亩。然而,田埂玉米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肥力足、边际效应好、成熟期早于旱地连片种植,是农田害鼠在夏季首要为害的主要对象之一。1989年在垫江县抽样调查,鼠害株率6.73—91.45%,平均38.46%,损失十分惨重。鉴于目前未见这方面报道,我们将1989—1990年在垫江县的调查与防治研究情况整理如下,与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挖掘我镇水稻生产潜力,发挥新技术的增产优势,我镇于1998年推广旱育抛秧及配套增产技术4240亩,根据测产调查,平均亩产582.8公斤,总产2471072公斤,比常规栽培的平均亩产增加47.93公斤,增幅为8.7%。其配套技术如下:一、秧盘...  相似文献   

16.
农田蟋蟀,主要是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在新疆乌苏县发生较重,1989年局部地区暴发为害,共发生1.57万亩,其中向日葵7800亩平均缺苗40~60%,1500亩小麦叶片基本被吃光,1300亩苜蓿地上部分全部被食光,3300亩蔬菜遭受严重为害。这种严重发生情况,在我县属首次。其所以暴发是由于1988年冬季气温偏暖,1989年春季气温回升快,无倒春寒现象,促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晚稻小球菌核病日趋严重,经近年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得:氮肥猛增,钾肥不足,是本病加重的主因;稻虱危害重会加重本病发生;后期断水过早亦显著加重本病。经1984—1986 年10个组合的小区重复及大区多点试验证实:在缺钾区于第一次耘田时,每亩施氯化钾15斤,比对照区10个组合平均株枯干率防效达70.56%,株病率防效达53.03%,亩增稻谷78.2公斤,增产率为22.13%;施钾又结合治纹枯病喷治井冈霉素一、二次,其10个组合与对照区比较平均株枯干率防效达79.85%,株病率防效为65.65%,亩增稻谷96.1公斤、增产率为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以来,笨蝗 Haplotropisbrunneriana Sauss.在河北省发生和危害越来越重,由山区丘陵到平原农区成为危害春苗的主要优势种。每年有15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成灾面积达10万亩以上。发生密度一般的每平方米2—5头,高的达30头以上。为更好的开展防治,我们从1989  相似文献   

19.
皖东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常年种植小麦320万亩左右,总产8亿公斤。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日趋加重。据统计,1980年麦田草害面积98万亩,1986年达到150.5万亩,草害面积增加53.6%,平均每年增加8.7%。杂草发生密度每平方尺30~200株,多的达300株以上。因草害减产,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如不进行有效防除,全区年损失小麦可达4500万公斤左右。可见,麦田草害已成为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我区稻瘟病大流行,发生面积73万亩,其中穗颈瘟44万亩,损失稻谷1441万公斤。本地区杂交稻63品系大面积单一化连年种植,导致病菌优势小种的变化,造成抗病性丧失,是大流行的主要原因。63品系开始引入本区时高产,抗病力强,1987年发现感病稻株,1989 年我区种植杂交稻85.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3.1%,而63品系又占杂交稻面积的92.2%。63品系的母本都属野败型同一质源。抗病性相近,给新优势种群的形成和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测定1989年我区致病力强的 ZB 群小种数量上升是63品系抗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