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菜豆为试材,初步研究了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PAO的分布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的胚芽(或含顶芽的初生叶)和子叶,而在胚根、上胚轴及下胚轴中则一直检测不到PAO活性;吸胀而未萌发的菜豆种子检测不到PAO活性,待萌发起始后PAO活性便迅速上升,在吸胀后第3 d到达峰值后便逐渐下降;菜豆萌发前期种子的胚芽PAs含量及PAO活性的变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消长关系;菜豆吸胀后第5d子叶的PAO活性达到峰值并且明显高于胚芽的PAO活性,之后则逐渐下降。另外,子叶的PAs含量在吸胀后1-5 d内都远远低于胚芽的相应含量。  相似文献   

2.
依次经粗提、丙酮沉淀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等步骤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多胺氧化酶进行了分离提纯.结果表明,纯化倍数为115.9,产率达43.90%.进一步分析该酶的部分催化性质表明,其最适底物为腐胺(Put),其次是尸胺(Cad);另外该酶对亚精胺(Spd)和精胺(Spm)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该酶以Put和Cad为底物时的最适pH值均为7.0,以Spd和Spm为底物时的最适pH值为6.7.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12号和35号两个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品种为材料,研究其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各个部分多胺氧化酶(PA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吸胀而未萌发的两个菜豆品种均无PAO活性,直至吸胀后2d才检测到活性:在两个菜豆品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及胚芽(或初生叶)均存在较高的PAO活性,且两个菜豆品种的各部分的POD活性均高于PAO活性: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芽、子叶及初生叶(含顶芽)中,而在胚根和胚轴中一直测不到活性。另外,在本试验中还观察到,两个菜豆品种萌发生长过程中PAO活性高低与种子活力相关,PAO活性高则种子活力也高。  相似文献   

4.
以甜柿品种‘太秋’(Diospyros kaki Thunb.‘Taishuu’)和涩柿品种‘小方柿’(Diospyros kaki Thunb.‘Xiaofangshi’)为试材,探讨了内源多胺形态、种类和含量在柿果实和萼片发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10 d,甜柿果实游离态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显著高于涩柿,游离态腐胺(Put)、束缚态Put、Spd和Spm含量显著低于涩柿;柿果实和萼片中能够检测出Put、Spd、Spm和己二胺(Hex)4种游离态多胺和Put、Spd、Spm、戊二胺(Cad)和Hex 5种束缚态多胺,未能检测出游离态Cad的存在;去除萼片能够显著降低甜柿果实中束缚态Put、Spd和Cad含量,抑制甜柿果实生长,表明萼片对果实多胺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而束缚态Cad则可能是产生这种调节作用的关键多胺。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花生幼苗(苗龄为6d)中多胺氧化酶的组织化学定位,并就该酶定位研究中的摄影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3个国家茶树品种扦插生根情况以及扦插过程中3种氧化酶活性和茶多酚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扦插繁育能力存在差异,扦插成活率排序为:皖茶91>舒茶早>石佛翠。在扦插过程中,PPO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扦插15 d时达到高峰且皖茶91高于舒茶早和石佛翠;POD活性与扦插生根呈负相关,除石佛翠呈上升趋势外,其他2个品种均先降后升;IAAO活性除石佛翠基本无变化外,其他2个品种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皖茶91变化幅度比舒茶早大;这3种氧化酶与茶树扦插成活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插穗叶片中茶多酚含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插穗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紫穗槐(Amorpha frutiicosa L.)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L.)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和几种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紫穗槐种子播于培养皿第2d发芽率开始逐步增加.刺槐种子播于培养皿第4d发芽率开始迅速增加.4.5d时超过紫穗槐;紫穗槐和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ZR含量变化较小.GA、IAA含量变化趋势大体相似;在播种后第5d.紫穗槐种子ABA含量开始下降,而刺槐种子ABA含量继续上升.这与2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变化呈现明显的相关性。2种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刺槐种子萌发5d之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而紫穗槐种子萌发5d之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仍然保持平稳不变.这种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发芽率变化呈现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16个科共28种植物中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的检测结果:4种豆科植物和2种禾本科植物中都有较高的PAO活性;首次发现在满江红和槐叶萍2种植物中存在较高的PAO活性;其余植物中PAO活性很低或检测不到.最后就植物中PAO活性的分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日照大豆、菜豆根瘤菌的16S rDNA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日照地区同时采集大豆[Glycine max(L.)Merr]、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根瘤,分离纯化,保藏根瘤菌共54株,通过提取DNA,PCR recA基因,通过Blast比对及rec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研究日照地区大豆与菜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90%以上的相似水平上,日照大豆中的根瘤菌分布于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3大属,圆明慢生根瘤菌、大豆慢生根瘤菌、菜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4个种,3个未定种。日照菜豆中的根瘤菌全部分布于根瘤菌属,菜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赤小豆根瘤菌3个种,2个未定种,其中一个进化距离较远,可能为潜在新种。证明了日照大豆、菜豆根瘤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日照大豆根瘤菌多样性大于日照菜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源多胺在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石河子地区主栽蟠桃品种贵妃红进行自花、异花授粉,并以天然授粉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果实授粉后第6周达到最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的含量始终明显高于精胺(Spm);自花、异花授粉后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水平均高于天然授粉.[结论]在蟠桃品种贵妃红果实发育开始,自花、异花授粉以及天然授粉组合的多胺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在授粉后,异花授粉组合的果产内源多胺的合成速度明显增高,在果实的发育后期,多胺的水平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1.
花生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两个品种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萌发种子(萌发3 d)和幼苗(萌发5 d)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萌发种子的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根,其次是子叶;幼苗中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轴和根,其次是初生叶,子叶的PAO活性最低.另外,萌发率高的花生粤油79品种萌发种子各部位的PAO活性均高于萌发率低的湛秋48品种,显示PAO活性的高低与种子活力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L.)Olsson]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芽原基出现以前(接种后0~8d)外植体内源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上升,而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不定芽出现(接种后8d)后变化趋势相反;ABA/IAA值和ZRs/IAA值在培养初期(接种0~8d)增大,不定芽出现以后逐渐减小。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外植体内源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在培养第8d时达到峰值;Spm/Put值和Spd/Put值的变化趋势也与此相似。说明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的再生与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平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变化与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关系,揭示不同蔓性西葫芦长势和产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西葫芦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和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测定西葫芦叶片、果实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及AAO活性,研究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C1、C2的叶长、叶宽以及果实瓜长、瓜径均较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D1、D2大;而伴随着叶片与果实的发育,品种C1、C2叶片与果实中AAO活性均较品种D1、D2高,说明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果实的发育密切相关;在收获期,品种C1、C2产量较品种D1、D2大。4个西葫芦品种的不同叶龄AAO活性均存在差异,其活性依次为:顶端发育叶片>中部发育叶片>下层衰老叶片,说明AAO可能参与叶片的抗衰老功能。【结论】AAO活性与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对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豇豆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多胺氧化酶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两种豇豆(Vigna unguiculata)萌发种子(萌发3d)和幼苗(萌发6d)的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种子中PAO活性主要分布在胚芽,其次是子叶的胚轴,种皮和胚根中无PAO活性;幼昔中PAO活性主要集中在幼叶(含顶芽),其次是子叶和上胚轴,下胚轴和根中检测不到PAO活性,并就此种分布模式的植物PAO的可能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游离单糖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很低;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在枣果发育前期逐渐增加,临近白熟期达最高值,随果实着色成熟又有所下降;枣果游离单糖中的酮糖只有果糖,醛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各约占50%,另有少量的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6.
以日光温室内栽培的芸豆为材料,比较了叶面喷施爱乐壮和绿色生机肥料对叶片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芸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瞬时羧化效率(Pn/Ci)、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电子传递到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0),其中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25%,Gs比对照高出110%。这些促进效应在中午光合午休期更加明显,其中爱乐壮对中午叶片Pn值的促进效应更大。此外,2种肥料处理还能显著提高荚果的单果重并改善果实品质,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高出1~2倍。  相似文献   

17.
菠萝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观察了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N、P、K、Ca、Mg、Mn、Fe、Zn、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的N含量在果实现红后40 d略有上升,而其他时期与P含量变化基本一致;K含量在果实生长初期有一个短暂的高峰期;叶片中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逐渐上升,并在果实成熟期有向上跃变的过程,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则表现为Mn>Fe>Zn>Cu.此外,果实和顶芽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与叶片中的含量相似,但是两种器官的营养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蓝果忍冬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蓝果忍冬果实生长发育生理机制研究及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蓓蕾和长白山1号两个蓝果忍冬品种(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玉米素(ZT)、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蓓蕾和长白山1号果实生长曲线均呈不明显双S型.盛花后6d果实内GA3、IAA和ABA含量均处于峰值,此后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第Ⅱ快速生长期前期和中期果实内GA3、IAA和ZT含量均出现一个小峰值,第Ⅱ快速生长期后期ABA含量出现高峰(蓓蕾为4.88 μg/gFW,长白山1号为3.32μg/gFW).两个品种(系)果实中GA3和IAA与单果重、横径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500.[结论]蓝果忍冬果实发育初期ABA含量出现小高峰可促进落花,且高含量的GA3、IAA和小高峰含量的ABA及第Ⅱ快速生长期前期高含量的GA3、IAA和ZT有利于果实快速生长,采收前高含量的ABA有利于果实成熟,可作为蓝果忍冬生产上应用生长调节剂调控果实生长发育、成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