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我国稻区大面积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纹枯病抗性资源的发掘、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简单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以及病原菌的分类与特性,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机制、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并且日趋严重。本文系统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机理、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概述了玉米抗纹枯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为选育包括纹枯病在内的多抗性玉米杂交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抛秧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插秧种植。但是,相比于手工插秧田,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程度更为严重。本文就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发病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病原因,最为主要的是高温高湿的环境给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针对这个原因,笔者提出了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防治方法,以期预防与治疗纹枯病,减少纹枯病对于水稻的侵害,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1~2013年醴陵市晚稻纹枯病病株率数据田间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回代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晚稻日病株率分别与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分析,晚稻纹枯病发生与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到了纹枯病日病株率预报方程,最终建立了晚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测模型。经过回代预测检验,准确率达到95.8%,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反映病情的发生情况,对纹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是永胜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筛选出对水稻纹枯病防治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做了水稻纹枯病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2种替代井冈霉素,作为以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储备药剂。  相似文献   

6.
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水稻是潜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纹枯病发生,随着土地流转和栽培模式的改变,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走访农户,总结了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发展规律、纹枯病趋重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机理、发病规律、防治策略及纹枯病抗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以期为玉米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为了解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全省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及病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对参加2004~2009年度江苏省小麦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415个品种(系)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弱,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HR)纹枯病的品种(系),抗(R)纹枯病品种(系)仅占1.45%,中抗(MR)品种(系)占15.66%,80%以上的品种(系)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病或中感;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淮北品种和淮北迟播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好,绝大多数淮南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结果还显示,淮北品种(系)淮核0303、徐麦4036、徐金麦3号、良星99、丰华8829和铜原0033能稳定中抗纹枯病,在丰产性和纹枯病抗性同步改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规律,并从选择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播种管理、科学施肥、水分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促进太和县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纹枯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病症、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过程、抗病机制、抗性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玉米纹枯病的研究、防治以及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产稻区,是水稻3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纹枯病)之一。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病原、发生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危害特点等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小麦纹枯病重发的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近年来奉贤区水稻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菌源、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是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三唑酮、速克灵、多菌灵、扑海因和咪鲜胺等6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杀菌剂中,三唑酮对纹枯病菌的EC50值最小,对玉米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茵和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1743、0.1958mg/L和0.1940mg/L。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1~2013年醴陵市晚稻纹枯病病株率数据田间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回代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晚稻日病株率分别与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照时数、日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统计分析,晚稻纹枯病发生与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到了纹枯病日病株率预报方程,最终建立了晚稻纹枯病发生等级预测模型。经过回代预测检验,准确率达到95.8%,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反映病情的发生情况,对纹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就是水稻纹枯病。本文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谈起,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了水稻纹枯病的及时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18.
旱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对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旱稻稻曲病、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旱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抗病性及产量有显著差异;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与播期的组合间,旱稻纹枯病、纵卷叶螟发生及产量差异显著;中旱303和中旱221产量较高,不同播期试验中纹枯病、纵卷叶螟的发生程度均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抗性属于数量遗传性状,目前尚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的水稻种质材料。为了提高水稻抗纹枯病种质的筛选和研究效率,对水稻离体叶片抗纹枯病接种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更精确的控制,并采用了量化的病情调查方法。取纹枯菌接种离体水稻叶片组织进行qRT-PCR分析,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呈诱导表达,验证了纹枯病菌对水稻的侵染。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大田成株期接种、苗期“微室”接种法,对抗纹枯病水稻品种和敏感品种进行测试。抗性品种和敏感品种纹枯病病级的统计检验呈显著差异,3种方法的结果表现一致。改进的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和重复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选抗纹枯病水稻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3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常发重发病害,目前市面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众多,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开展了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悬浮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4%噻氟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良好的防效,且能刺激水稻生长,对天敌安全,建议在水稻种植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