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袋栽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瓶栽模式工厂化生产白金针菇相比,袋栽模式能有效节省投资成本。为“金针菇冷房栽培出菇房设计”姊妹篇,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工厂化厂房,配套规范的管理技术,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白金针菇产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包著勤 《食用菌》2004,26(3):29-30
草菇袋栽高产技术是草菇栽培史上的一大创新,它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草菇栽培产量低、产量不稳、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同时采用袋栽模式,为草菇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草菇袋栽每100kg稻草可产鲜菇40kg。为了使生产者更好地掌握该项技术,提高生产效益,现将有关技术问答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推荐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冯景刚  邹存兵 《北方园艺》2010,(11):191-192
对辽宁东部山区香菇栽培采取露地栽培、冷棚地栽、冷棚袋栽3种栽培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棚地栽和冷棚袋栽棚内温、湿、光、气等环境因子便于人工调节,其平均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近20%,是当前辽东山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模式;在单位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香菇冷棚袋栽产值与利润最高,其次是冷棚地栽,并且这二种栽培模式投入与产出比没有明显差异,生产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5.
钱娣  徐冉 《蔬菜》2012,(2):19-20
草菇是日光温室夏季换茬期高产高效的轮作品种,从培养料选择、接种、田间管理等环节对草菇地栽模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王冰  宋洪平  宋康  张传坤 《蔬菜》2003,(2):34-35
一、春甘蓝-玉米-芹菜两菜一粮模式,经济效益高,适于城镇郊区应用。此模式要求水源条件好,地力水平高。一般667m2可产甘蓝2000~2500kg、玉米350~400kg、芹菜3500kg。1.种植规格种植带宽1m,畦面宽80cm,栽2行甘蓝,行距50cm,株距30cm,667m2栽4000株;畦埂宽20cm,种1行玉米,株距20cm,667m2栽3300株;甘蓝收获后,栽5行秋芹菜,行距15cm,株距10cm,667m2栽3万株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1)甘蓝提早育苗,地膜覆盖栽培12月下旬-第2年1月上、中旬采用阳畦育苗。选用早熟品种,越冬前苗床内保持较低的温度,控制幼苗生长,避免大苗越…  相似文献   

7.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硬、口感好,鲜品货架时间长;适宜夏季栽培,解决了目前北方菇棚周年栽培和夏季鲜菇市场需求的问题.传统金福菇栽培多采用地栽模式,该栽培模式占地多、用工多、污染连片不可控;而袋栽模式可单层或层架栽培,节约用地,污染可控,省工省时.笔者通过对袋栽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总结出金福菇袋栽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1个生长季节种植1次,收获多次.是相对常规的一苗一瓜一收的栽培方式而言的。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愈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情况。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减少了栽培面积。懈决了上市集中、下市早、供应期短而集中的弊端。山东省充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主要产地在东北地区,以段木栽培为主,但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我县近年来在东北黑木耳栽培的基础上,结合南方的气候研究总结以袋栽香菇模式科学采用北耳南栽,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夏季代料地栽香菇及其关键性技术,包括选用高温品种,采用具有降温效果的露地荫棚覆土出菇模式,在全生育期,严格按照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提高了夏季香菇的品质和产量,达到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夏季林地香菇地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农林结构调整中利用小拱棚在夏季林地地栽香菇,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掌握,可实现林、菌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林产业的一种模式,这种结合与利用将牵动多个相关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夏季林地香菇地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双孢蘑菇“As2796”为供试菌株,比较温控拱棚栽培模式与传统地栽棚栽培模式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温控拱棚栽培模式栽培的双孢蘑菇品质、产量和效益均显著高于传统地栽棚栽培模式,值得在南方地区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3.
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模式,投资少,作业简单,商品果上市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全明星草莓一年一栽双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商品果早上市14d,667m^2产1000-1250kg,纯收入2500-30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极早熟甜瓜套栽棉花是江汉平原棉田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之一,1993年开始试验,1997年成熟,1998年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协会在荆州区和潜江市召开现场会推广,2004年5月25~27日湖北省农业厅在石首市召开了“全省棉田优化种植模式现场会”并重点推广了新厂镇450hm^2极早熟甜瓜套种棉花模式。目前,江汉平原的荆州区李埠镇、  相似文献   

15.
西瓜一栽多熟是指一个生长季节种植一次,收获多次,是与常规栽培的一苗一瓜相对而言。近几年由于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西瓜面积逐年增加,出现了以瓜挤粮的局面。传统的一栽一熟模式产量较低,而西瓜一栽多熟比常规栽培产量提高了1-2倍,消除了上市集中、下市早的弊端。山东省兖州市2003年开始推广早春双膜覆盖西瓜一栽多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近年山东莘县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步法"地栽模式、周年化栽培模式、"一料双菇"栽培模式等3种草菇栽培的新模式,分析了3种模式的优缺点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大激店混栽模式下不同株系的转基因741杨pb29、pb00、pb17及对照741杨试验林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并初步分析了其群落组成、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优势种的发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混栽模式F的转基因741杨pb29、pb11和pb17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基本一致,其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几种栽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猴头菇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等的生长条件。总结介绍我国现有的瓶栽、袋栽、覆土栽培及工厂化栽培等4种猴头菇人工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生产模式的选择是食用菌生产工厂化企业成败的关键。该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杏鲍菇袋栽生产模式的形成、演化、特色及宝贵经验。该模式有着"两高两低"的独特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值得食用菌行业借鉴。此外,该文对未来袋栽模式的发展也提出了以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以高效装备替代手工作业、以控制出菇替代人工疏蕾的更高层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瓶栽天麻栽培技术传统天麻栽培多为窖栽和地槽栽。一般城乡庭院经济很能接受。针对大多数家庭只具斗室席地的特点和低收入的经济状况,湖北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在箱栽、袋栽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完成了“瓶栽天麻”的自选课题,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和城乡居民的亲睐。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