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地栽黑木耳栽培袋划口后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促原基快速形成。原基形成是出耳的关键。原基形成期是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的过渡期 ,这个时期的管理要求相对恒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度的温差、微弱的通风及散射光等外界刺激条件。为了创造这种特殊条件 ,使原基形成更快、更齐 ,经过几年实践 ,我们改变了常规作法 ,采取集中催耳的管理措施。1 常规管理 将划好口的栽培袋直接按 10 cm左右的距离 ,摆在灌透水的出耳床上进行原基形成期管理 ,保持耳床内 80 %~ 85 %的空气湿度 ,摆袋后盖上浸过水的草帘 ,草帘风干时可往草帘上喷雾状水 … 相似文献
3.
塑料袋地栽黑木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我州推广以来 ,深受广大耳农的欢迎。近几年来数量大增 ,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 ,忽视技术环节 ,杂菌感染严重 ,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 ,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具体生产实践 ,笔者就其优质高产的经验加以归纳如下 :1 适时安排出耳期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0~ 2 5℃之间 ,属中低温型。温度超过 30℃ ,子实体易自溶腐烂 ,温度低于 10℃ ,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所以子实体生长期应选择气温在 10~ 2 5℃内。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 ,一年可安排春、秋两茬生产。春茬应在 6月末结… 相似文献
4.
5.
6.
7.
吉林省蛟河市和敦化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代料地栽黑木耳的重要产区之一,年生产规模近亿袋,栽培方式主要以代料地栽黑木耳为主。自2 0 0 1年以来,黑木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栽培户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不规范,致使栽培户的效益下降。为了使栽培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所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黑木耳代料地栽技术。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黑木耳品种。1 1 东北地区常用品种有适合东北气候特点、正规科研院(所)选育的长白7号、长白10号、黑916、黑95 8、黑丰1号、黑2 9、黑931等,…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桑枝是养蚕的副产品,一般作为燃料。我们利用桑枝生产黑木耳,使之变废为宝。桑枝屑非常适宜种植黑木耳,不但可使生产成本比棉子壳下降一半,而且地栽出的黑木耳的耳片大、肉质厚、色泽深、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130%~150%。现把具体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栽培时间与配方 一般春季栽培在3~4月制菌袋,4~6月出耳管理;秋季栽培是7~8月制菌袋,9~10月出耳管理。配方:桑枝屑78%,麸皮20%,糖1%,石膏1%,含水量60%~65%,用生石灰调到pH8~9。2 制菌袋与灭菌 桑枝用切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状木屑,… 相似文献
12.
13.
圈白蘑及其塑料袋地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圈白蘑经黄年来先生初步认定为合生离褶伞是长白山脉特产 ,生于草丛中呈圆圈形簇生 ,故曰圈白蘑。笔者深入到长白山支脉龙潭山采回野生菌株进行分离培养 ,培育出白色、粗壮的优质菌种。采用野草、玉米芯、锯末等多种培养料进行出菇试验 ,于 2 0 0 1年 5月 8日采收到洁白味美的圈白蘑 (图 1)。图 1 地栽圈白蘑圈白蘑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很高 ,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分析测试 ,含有 18种氨基酸 ,含钙 2 3 3 .3 3 mg/ kg,铁 7.40 mg/kg,磷 1.47% ,锌 12 1.3 0 mg/ kg,粗蛋白 2 4.5 6% ,多糖 3 .10 %等营养成分 ,经济价值较高 ,实属稀有山珍。现… 相似文献
14.
一改二级菌用液体菌转扩食用菌液体菌种经国内许多专家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用液体菌转扩的二级菌具有定植快、萌发早、吃料快,养菌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在山西吉县指导地栽黑木耳生产,纠正了生产不规范的操作,找出影响黑木耳栽培袋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将污染袋回锅灭菌,改接种平菇,减少了损失。菌种为朝阳黑木耳888,适应性好,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们自 2 0 0 2年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进行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效果的研究 ,现将利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地栽黑木耳的对比试验过程及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种 黑木耳 998斜面母种及黑木耳 998液体专用母种 ,由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液体菌种研究室提供。1 2 固体二级种的生产 用 5 0 0mL酒瓶盛装 ,瓶装干料 175g。培养基配方为 :杂木屑 83%、红糖1%、麦麸 15 %、石膏 1%。用斜面母种每支接 6瓶。接种后置 2 5℃的条件下培养 ,2 4h可见种块萌发 ,长满全瓶需 35d。1 3 液体菌种的生产 用COY -Ⅰ型液体菌种培养…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为著名的食用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地栽黑木耳技术的成熟和黑龙江丰富的木屑资源,黑龙江地栽黑木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仅在黑龙江垦区,2005年预计生产地栽黑木耳近亿袋。因此,如能准确把握其生产及管理技术,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近几年对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对黑龙江主要黑木耳产区的考查结果,介绍地栽黑木耳栽培袋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块,最好是林阴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做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m,深20cm,畦埂(作业道)60~70cm。畦面先浇1遍透水,然后喷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