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作为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但可以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工艺和酿造。红缨子有机高粱是采用贵州省仁怀市的传统高粱品种与特矮杆杂交选育出的有机高粱品种。是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有机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红缨子有机高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缨子高粱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密度栽培对比试验,探索适合该品种栽培的最佳密度。经过试验,红缨子高粱品种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产量有所提高,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量上升幅度减少,本试验结果 :红缨子高粱的最佳栽培密度为1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6,(13):84-85
红缨子高粱是国酒茅台唯一指定的有机高粱。利用其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其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红缨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茎粗、株高、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上采用宽窄行移栽时,经测验,25-150千克/667m2的琨蒽牌有机肥用量对高粱的667m2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差异不显著,即:生产上采用宽窄行移栽时,用25—150千克/667m2的有机肥都可以,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建议用50千克/667m2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珍酒集团指定品种红缨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摸索出适合红缨子的最佳种植方式和密度。[方法]开展2、3株种植方式的9万、12万、15万株/hm23个密度栽培对比试验。[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着壳率、千粒重都降低,其中以9万株/hm2处理的经济性状较好;产量以12万株/hm2处理的最高,在2株栽培方式中比9万、1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400.20、1467.45kg/hm2,增幅分别为17.90%、19.55%,在3株栽培方式中比9万、1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1134.00、1156.20 kg/hm2,增幅分别为6.00%、24.44%。[结论]建议生产中红缨子的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种植方式为3株,可在同类地区中推广应用此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习水县有机高粱红缨子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最佳播种时间,通过在3月5日,3月20日,4月4日,4月19日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5日和3月20日播种产量较4月4日和4月19日高,表明有机高粱红缨子在习水低海拔地区种植应适当提早。  相似文献   

6.
不同育苗方式对高粱红缨子产量及其紫斑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粱产量并减少紫斑病的发生,对比直播与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对红缨子产量及紫斑病的影响,进而选择最优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直播、营养块育苗和漂浮育苗平均产量分别为234.78公斤/亩、277.47公斤/亩和288.14公斤/亩,营养块育苗与漂浮育苗分别较直播单产提高18.2%和22.7%。从紫斑病病情指数看,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发病最轻的均为漂浮育苗,且在成熟期漂浮育苗与直播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有机高粱不同种植方式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裂区试验进行不同种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茅台酒专用有机高粱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种植方式中,单株(1株/穴)的增产效果优于2株/穴和3株/穴;在相同的种植方式下,随密度的增加,高粱产量呈上升趋势,当密度大于9000株/677m2后,呈下降趋势。以单株移栽,每677m2密度9000株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高粱新品种红缨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文平  陈琦 《农技服务》2010,27(4):427-427,442
"红缨子"是贵州省仁怀市丰源有机高粱育种中心选育的高产、优质高粱品种。为了实现该品种在澧县生产中大面积种植,发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从品种特性、育苗技术、移栽技术、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介绍了"红缨子"高粱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5,(8):23-24
高梁是一种禾谷类作物,该作物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在食用、饲用、酿造及工艺等方面均得到利用。在贵州省仁怀市高梁的利用极为广泛,尤其是"红缨子"高梁成为酿酒业的主要原料。该品种是仁怀市矮杆杂交与传统高梁品种选育出的有机高梁品种,是茅台酒唯一指定的有机高梁。论文通过对试验方法的综述,就不同种植密度对高梁生长、产量的影响做了分析,以期为大面积种植"红缨子"高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6):14-15
在贞丰县中高海拔地区对马铃薯中甸红进行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个体经济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667平方米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个体经济性状表现是先升高后降低现象,以密度为6500窝/667 m~2时较为适宜,产量达2520.13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种植密度度对"红缨子"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茎粗、株高、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密度为112 500株/hm2时,平均产量达4 075.2 kg/hm2,在各处理中最高。金沙县种植"红缨子"高粱品种的适合密度为112 500~12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种不同种植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 ,并做回归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棉株出苗 18~83d ,叶龄随生育天数增加而增长 ,株高、倒四叶宽、果枝叶和果枝数、现蕾和开花结铃数随叶龄的增加而增长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密度在 14 .2万~ 2 3.1万株·hm-2 的范围内 ,籽棉产量随密度、总铃数增加而提高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对早熟棉花品种单产皮棉 2 2 5 0kg·hm-2 以上、密度 2 2 .5万~ 2 4 .0万株·hm-2 棉田 ,提出以叶龄为核心的动态生育指标  相似文献   

13.
桂北地区红缨子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55-56
研究了桂北地区红缨子高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和再生高粱的高产技术,以期为红缨子高粱高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12.00万-13.50万株/hm2,植株长势、抗逆性都表现较好,产量高,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种植密度和种植环境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有机旱作农业和高粱机械化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以高粱品种晋杂108号、汾酒粱1号、晋杂3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环境,即旱地、瘠薄地、水肥地,裂区为种植密度,设15万、18万、21万、24万、27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不同环境条件下高粱12个农艺性状指标和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植环境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机械化栽培高粱合理种植密度及最佳种植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对高粱主要性状指标和产量影响明显,相比水肥地种植环境,在瘠薄地和旱地种植环境下高粱株高降低,千粒质量减少,产量下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其产量降低,而穗柄长随密度增加而增长,其中,正常水肥地在密度为15万株/hm2条件下,晋杂108号产量达到最高(7 143.7 kg/hm2),瘠薄地处理条件下汾酒粱1号在种植密度为21万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1 177.2 kg/hm2),旱地环境在密度为15万株/hm2条件下,晋杂34号产量表现优异(799.5 kg/hm2)。说明种植环境和种植密度均会影响高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在适宜的种植环境下,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是提升机械化栽培高粱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三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对不同生育时期的高粱辽杂13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数据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9.750万株/hm2时,辽杂13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都比较适宜,籽粒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方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通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6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的高粱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筛选出大行70cm,小行40cm的宽窄行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最佳处理组合种植方式,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高粱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灌水时期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氮肥用量、种植密度、灌水时期对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杂108、通杂126在施氮量为20 kg/666.67 m2时,产量最高;二者在种植密度为8 000株/666.67 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609.2、530.4 kg/666.67 m2,通杂126种植密度为8 000、8 500株/666.67 m2时产量相差不大;通杂108在抽穗开花期、通杂126在拔节孕穗期灌水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种子公司培育的湘糯一号、二号产品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高粱的不同每蔸苗数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作物生产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生育前期区别不明显,中后期效应显著。无论单株性状还是群体性状,湘糯二号的耐密性和产量都高于湘糯一号。在试验条件下,湘糯一号和湘糯二号适宜密度分别为21344株/亩。  相似文献   

20.
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以改善高粱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环境,从而调控高粱生理代谢过程。为了满足各产业领域对高粱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同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对高粱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单宁、蛋白质、淀粉、粗脂肪)的影响,在保证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出了几点改善高粱群体结构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建议,以期为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