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在对新生代农民弃农原因的文献与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江苏省苏北五个行政村的实证研究,主要从农村和个人意愿角度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弃农的原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弃农与普通弃农最大区别在于更加强烈的个人意愿因素。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和农民就业面临选择,从而分析新生代农民对输出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弃农的影响、原因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弃农是当前和未来农村改革发展遇到的重大约束性难题。基于国家农业统计数据,结合对山东省莘县相关实际调查,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弃农的现状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探讨新生代农民弃农的原因。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弃农达67.4%,文化程度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低。新生代农民弃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土地流转的高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农村社会秩序的发展转型、国家粮食安全等提出严峻的挑战。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收益不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发展资源缺乏、农村生活条件环境较差等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弃农的主要原因。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转型,促使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开放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资源向农村配给倾斜;建设生活环境优越的美丽乡村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大量转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徘徊的新生代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能否顺利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基于文献回顾,分析新生代农民发展能力的内涵,从农业现代化、思想能力建设、制度和政策、新型农民4个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发展能力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新生代农民的发展能力,并对新生代农民发展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主体,且正处于婚育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有助于了解全面二孩新政下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二孩生育意愿的主导原因。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已经生育一孩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自身基本特征、经济特征和社会融入特征,运用Probit模型对新生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孩的经济负担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进行二孩生育决策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生育的性别偏好、独生属性和家庭的分工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从社会保障、妇婴保健、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会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梦”破裂之后选择返乡.由于对农村生活的陌生与隔阂,新生代农民工在与农村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不适应.调查发现,农村的本土性特征、自身对农村生活的排斥心理以及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是他们对农村产生不适应的原因.为此,从政府、村干部和个人三个角度应积极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加强对返乡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培训;强化农村青年精英责任意识,提升群体的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基于"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消费行为的影响"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两总体均值检验,从计量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其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消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文教娱乐消费比重存在显著影响,市民化意愿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消费方式也越接近城市居民。上述结论将为管理层制定对策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耕作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问题凸显,新生代农民弃农、农业后继乏人现象日益严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的课题。2012~2014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教育培训力度。由此可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劳动力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当前学者们对新生代农民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代际划分、特征、务农及创业意愿、利益诉求及培育等,总结了经验及不足,期望从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对留守新生代农民、兼业农民等问题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当前学者们对新生代农民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代际划分、特征、务农及创业意愿、利益诉求及培育等,总结了经验及不足,期望从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特别是对留守新生代农民、兼业农民等问题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丹阳市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社会因素、经济特征、适应性等方面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是否失业、是否拥有医疗保险、在城市务工时间和在城市居住时间等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给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和要求,从职业道德和民主法治角度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应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者、乡村现代生活方式与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农村现代科技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民主自治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者。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围绕"爱农"精神、"懂农"能力、"强农"素质和"民主法治"意识等方向展开。因此,需要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具体路径主要有:在培育内容上,注重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在培育方式上,强化培育方法与措施的精准性;在培育体系上,构建基础教育与示范实践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培育管理上,建立制度引领与政策扶持相协调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作为农业人才储备的农业院校大学生"离农""弃农"现象越发严重。如何引导农林高校学生向农业人力资本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学生就业涉农意愿以及"一懂两爱"目标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高等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距"一懂两爱"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业领域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农村抱有偏见,就业涉农意愿普遍较低。对此,文章提出建议:优化课程设置并重点关注实践课程的设计;营造"支农"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农业;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相似文献   

13.
流转土地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民作为土地流转主体,充分了解其意愿对促进土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内蒙古农、牧户调查数据,分析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情况,采用logistic模型,围绕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牧户土地流入意愿率分别为33.04%和26.40%,土地流出意愿率分别为24.17%和17.25%,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强于牧户,而农、牧户总体土地流转意愿均不高。影响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存在差异,农户流入土地意愿受到收入状况、非农收入比重、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农户流出土地意愿受到家庭人口数、到地时间、土地流转过程难易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入意愿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医疗支出等因素的影响;牧户土地流出意愿受到建房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农、牧户土地流转意愿,加快土地流转,建议增强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降低土地流转风险,消除农、牧户土地流转顾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李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77-1878
明清时期,江西农村生活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黜俭崇奢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性消费方面。其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但明清时期江西地区出现的农民弃农经商的现象无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2009年江苏省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意愿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方法,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和子女过"的养老意愿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自己过"的养老意愿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来源的稳定与否对养老意愿有显著地影响,个人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养老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依据吉林省典型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合作社、涉农企业及专业大户)中转出土地农民的调查,对农民的失地意愿、补偿意愿、再就业意愿和长期保障意愿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入主体与农民出租土地的原因、主体与农民的相互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农民在转出土地后对租金大部分满意,但除租金外,基本上得不到其他补偿,转出土地的农民对自己未来权益普遍担忧。80%以上的农民在转出土地后有再就业行为。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设置土地流转的制度底线、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黑龙江省农村实地调研数据,为了研究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从劳动力结构角度采用二元logistics方法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行情了解和技术掌握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重要作用。提出各类培训主体要科学地提供培训内容,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培育农民市场观念,培训机构要创新培训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江西地区出现了大量农民弃农经商的现象。这些弃农经商者并没有脱离宗族的控制,更没有导致宗族制的衰落。相反,由于这些农民经商后绝大多数回归故乡,并把大量资金投放到与农村宗族相关的事业上来,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宗族制的发展,从而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旧有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传统社会在旧有的道路上继续蹒跚前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农村留守人群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从事者。受自身条件等因素限制,农村留守人群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对农村留守人群进行必要的农技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交叉表和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村留守人群农技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培训经历与相关群体培训经历及对培训的态度对农民农技培训意愿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锦伟 《农业考古》2013,(1):147-150
明清时期江西农民的弃农经商现象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在商品经济、农民生存压力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弃农经商的不平衡性对江西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使明清时期江西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也出现了不平衡性,江西社会变迁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