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蔗新品系德蔗93-88由德宏州甘蔗研究所经"五圃制"选育而成。迄今为止,全省示范种植1133hm2。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德蔗93-88表现为特早熟、高糖、丰产,萌芽率中等,分蘖率高,成茎率高,有效茎数达5500-6500条·667m-2,适宜种植在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田、坝地;该品系糖分高峰持续期长,纯度高,品质好,纤维分适中;平均产蔗茎6664.2kg·667m-2,比对照桂糖11号(6890.3kg·667m-2)减产3.3%;平均含糖量1060.7kg·667m-2,比桂糖11号(925.3kg·667m-2)增糖14.6%;平均蔗糖分15.91%,比桂糖11号(13.4%)高2.49个百分点。德蔗93-88含糖量、蔗糖分等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或超过国家甘蔗新品种审定标准,于2003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鉴评。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桐梓县肥力较高的小黄沙泥土上进行了杂交玉米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最佳的肥料配方为处理6,即尿素32.6kg·667m-2、普钙62.5kg·667m-2、氯化钾26.7kg·667m-2;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以低氮低磷中钾处理的肥料增产效益最好,其肥料的产/投比为2.42,其肥料配方为处理12(N1P1K2),即尿素13.6kg·667m-2、普钙31.25kg·667m-2、氯化钾13.3kg·667-2.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对油研10号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方式下氮、磷、钾与油研10号油菜品种产量、产油量、含油率、芥酸、硫甙、饼粕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产油量、芥酸呈逐渐降低趋势,含油率和饼粕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芥酸、含油率、饼粕蛋白质含量与施磷量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同时获得产量200kg·667m-2和产油量85kg·667m-2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分别为纯氮6.46~7.59kg·667m-2、P2O5(磷肥)6.58~8.42kg·667m-2、K2O(钾肥)10.37~13.63kg·667m-2和纯氮9.06kg·667m-2、P2O5(磷肥)6.20~8.80kg·667m-2、K2O(钾肥)9.69~14.31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丰卉尿素在小麦上施用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大面积生产上降氮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利用小分子丰卉尿素进行了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大面积生产上,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11kg(普通尿素用量的2/3),每667m2可减少氮肥用量2.58kg,每667m2增产22kg;每667m2用小麦配方肥40kg、丰卉尿素8.3kg(普通尿素用量的1/2),小麦产量略减,每667m2减产12kg。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腐殖酸复合生物肥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施用增产效果,选用液体冲施型腐殖酸复合生物肥,采用多处理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常用肥+腐殖酸生物肥配施追肥与常用肥单施追肥比较,番茄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存在显著差异,常用肥+腐殖酸生物肥配合追施产量高达8697.62kg·(667 m2)-1,较常用肥单施追肥增产671.01kg·(667 m2)-1,增产率8.36%,收益达20544.28元/667m2,增收1580.4元/667m2,增加8.3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适宜在温室番茄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3414”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量可显著增加高粱产量。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为Y=390.36 +15.14X -1-0.616X -1+20.10X -2-1.18X -2+0.88X -3-0.70X -3+ {0.01X -1 }X -2+0.91X -1X -3 -0.45X -2X -3。高粱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6.59 kg·667m-2,P -2O -5 6.43 kg·667m-2 ,K -2O 7.31 kg·667m-2,高粱理论产量为611.13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一、小麦小麦一生总耗水量每667平方米(1亩)260.400立方米,不同产量水平耗水系数变动在700~1500之间。低产情况下耗水系数高,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耗水系数逐渐降低。水地小麦每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时,从播种到返青耗水量每667平方米80立方米,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22.9%;返青到拔节耗水量每667平方米21立方米,占5.9%;拔节到抽穗耗水量每667平方米21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速推广利用漯麦163,2018-2019年度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不同播量(75 kg·hm-2、105 kg·hm-2、135k g·hm-2、165 kg·hm-2、195 kg·hm-2)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间差异不显著,播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变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穗粒数变化最大,千粒重最小,穗粒数与亩穗数和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因此,通过稳定穗粒数,协调好其与亩穗数和千粒重的关系,使小麦产量三要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本区域生态条件下以10月17-24日左右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13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市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所用的品种类型作材料,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在700kg/667m2超高产栽培中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影响表现,指出在700kg/667m2高产栽培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重来实现的。大穗型品种超过35万穗/667m2因穗粒数剧烈下降而穗粒重表现明显下限趋势,中穗型品种超过45万穗/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明显下降,穗粒重也表现出大幅度降低。但在各品种适宜的群体穗数范围内,中穗型品种穗粒重最稳定。在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中,中穗型品种小麦为首选品种,其次是多穗型品种,在栽培中确保合理群体穗数,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10.
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川麦104大面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在四川省30个小麦主产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示范总面积6071万hm2,最高单产687.6kg/667m2,平均单产356.7kg/667m2,比全市小麦增产30.4%。川麦104实打验收最高单产再创新高,在平原麦区最高单产687.6kg/667m2、旱地套作麦最高单产450.9kg/667m2。川麦104及其高产配套技术大面积示范,增产显著,不仅提高了种田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而且使川麦104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辐射带动四川整个小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小麦生长抗逆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选用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进行喷洒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可增加叶面积系数,进而增加小麦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最终提高小麦地上部干物质和经济系数。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喷洒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产量均高于喷施清水,最高分别可以达到340.33kg/667m2和299.23kg/667m2,吨田宝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易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65-65,72
淮北稻田套播强筋小麦最适播期为10月上中旬,稻麦共生期不宜超过10d;基本苗合理密度为高产田14-16万/667m^2,大面积以16-20万/667m^2为宜;500kg/667m^2左右产量,施纯氮18-20kg/667m^2,N∶P2O5∶K2O均为1∶0.6-0.8∶0.6-0.8,即施磷、钾肥10-16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裂区设计,观测不同处理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小麦基本苗随之减少,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成穗数、穗粒数也有同一趋势;从春季最干旱时期的土壤水分测定结果看,培土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镇压而小于镇压加培土处理;6 cm处理平均产量为191.7 kg·667m-2,比平播处理增产25.2 kg·667m-2,达到显著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原东部可以进行小麦留沟播种,适宜留沟深度为6 cm,超过10 cm则减产。在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采用镇压结合培土保墒效果比单纯镇压或培土明显。  相似文献   

14.
如皋市小麦磷肥效应及其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上,小麦施用磷肥的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10.81~14.79 mg/kg,平均为12.80 mg/kg,磷系数在1.33~1.63 kg/667 m2,平均为1.48 kg/667 m2;小麦产量达到最高时的施磷量(P2O5)为8.45~8.7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配方缓控释肥肥效,寻求关中灌区夏玉米缓控释肥氮磷钾最优配方,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安排了等养分条件下不同配方缓控释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掺混肥(26-11-12)、配方肥(29-6-9)、控释肥(28-6-6)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89.3 kg·667 m-2、69.3 kg·667 m-2、37.8 kg·667 m-2;增产率为13.4%、10.4%、5.7%;增收151.8元·667 m-2、117.8元·667 m-2、64.3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寿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在寿县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N16.6kg/667m2、P2O54.5kg/667m2、K2O5.6kg/667m2,最佳产量474.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分管理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海河平原水资源匮乏与冬小麦生产水分高耗的现实矛盾,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全田土下微膜覆盖的冬小麦耗水特性,探索区域小麦节水生产新方法。【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小麦常规种植方法为对照,进行两地3年试验研究。【结果】全田土下微膜覆盖下,小麦生育期田间耗水量显著降低116.1—167.9 mm,土壤贮水消耗占总耗水的55.5%—77.9%。覆膜显著减少了小麦返青前的耗水量,生育后期耗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提高。覆膜条件下,拔节前根系吸水深度较露地处理浅40 cm,生育期2 m土体可供水212.2—240.3 mm,春季灌水75 mm小麦对土壤贮水消耗集中在0—140 cm土层,比常规生产(CK,3次灌水共225 mm)深40 cm,灌水时间后移可显著减少2 m土体贮水消耗。土下微膜覆盖条件下,雨养耗水284.3 mm可获得不低于7 500 kg•hm-2的小麦产量,播前灌水≥60 mm或抽穗期灌水75 mm,可获得与CK相当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比CK提高40%以上、净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结论】全田土下微膜覆盖雨养或适时少量灌水是海河平原大幅降低小麦耗水,缓解水资源供需刚性矛盾的一种新型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前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拔节—孕穗期0~20 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提高4.6~5.2个百分点,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提高2.2~2.3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增加29.0~48.0 mm,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增加12.9~20.4 mm。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农田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4.1%,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1.0%;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9.58 kg·mm-1·hm-2,平均达到18.33 kg·mm-1·hm-2,在旱作小麦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夏小均  陈杰 《农技服务》2013,(9):1015-1018
在贵州道真、贵州德江、重庆彭水、湖南桑植4个烤烟主产县进行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留叶数是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留叶数是与茎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关联度最高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留叶数是与产值、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通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推导出了不同产区最大产值产量时的4个影响因素理论水平数值。道真县在常规移栽期提前8 d,施氮肥3 kg/667 m2,种植密度1 143株/667 m2,留叶数24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45.08 kg/667 m2,最高产值1 714元/667 m2。德江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6 d,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55.7 kg/667 m2,最高产值2 742元/667 m2。彭水县在常规移栽期移栽,施氮肥5 kg/667 m2,种植密度1 043株/667 m2,留叶数23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63.2 kg/667 m2,最高产值2 552元/667 m2。桑植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7 d移栽,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90.75 kg/667 m2,最高产值3 706元/667 m2。  相似文献   

20.
2016-2017年度华阴农场优质小麦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度在陕西农垦集团华阴农场进行了五个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6、新麦26、丰德存麦5号、隆平麦518、皖麦52)的生产示范对比试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丰德存麦5号的实收平均产量为8 421.78 kg·hm-2,按13%水分折后的平均产量为8 410.08 kg·hm-2,在参试的五个品种中,产量排名第一。该品种实打产量较当地农户种植该品种的平均产量(7 874.61 kg·hm-2)高出6.95%;同一年度,比当地种植小麦平均产量水平(7 274.64 kg·hm-2)增产15.77%;该品种分蘖力强、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强,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其它试验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