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夏雪岭 《河北渔业》2007,(12):26-27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我国有海参140种,其中以北方沿海产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品质最好,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属珍贵海味,列为"八珍"之一.  相似文献   

2.
赵静  章守宇  沈天跃  沈蔚 《水产学报》2016,40(11):1790-1799
人工鱼礁建设海域的鱼礁实际分布状态与设计方案的鱼礁配置组合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差异,而如何从单位鱼礁和鱼礁群层面上评估鱼礁投放误差,是评价人工鱼礁投放质量乃至建设效果的基本前提。本实验选择港湾、岛礁、开阔等典型海域的人工鱼礁区,以重心位置、外围面积、重叠面积、单体数量以及平均间距为指标,在单位鱼礁的层面上,对实际投放的人工鱼礁进行误差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的误差整体上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某个鱼礁区指标的误差可能服从多种合理的拟合分布,不同投礁海域的同一个误差指标具有类似的分布规律,不同的误差指标拟合分布的情况也有可能相同。重心位置误差、重叠面积误差以及单体数量误差在不同区域极限误差相同,其标准化误差分布范围分别为[0,1]、[0,1]、[0,0.451],而其他误差要素在不同区域得到的极限误差略有差异,总体上,外围面积误差分布在[0,1]之间,礁体间距误差和总体误差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890]。通过对人工鱼礁投放误差规律及误差范围的分析,才能对投放误差进行等级划分,进一步为鱼礁投放评价标准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人工鱼礁的聚群功能,实现网箱及筏架多层次养殖的现代海洋牧场新模式,在网箱附近构建一定形态的人工鱼礁群,采用CFD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往复潮流,对鱼礁区流场分析。结果显示:网箱附近放置部分鱼礁,在海底流速为1 m/s的情况下,礁区内布置的网箱(围栏)养殖区域内的流速为0. 60~0. 80 m/s;在礁区后方形成较大范围的涡流区,流速在0. 2~0. 67 m/s。根据大型网箱、围栏的投饲情况,分析了礁区内往复海流对养殖固形物携带能力。验证了人工鱼礁群、网箱及养殖筏架综合布局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群落对内部放置的网箱具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在鱼礁群落的后侧,适合贝类及藻类的筏架养殖。该研究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北戴河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的建设效果,通过海洋调查,对比分析了人工鱼礁建设前后该海域水质环境、沉积物状况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礁后的海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水质指标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氨氮含量较低;浮游动物的丰沛度高于对照区;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无论种类组成还是丰沛度均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5.
王爽 《齐鲁渔业》2014,(6):20-21
1人工鱼礁建设的必要性 1.1人工鱼礁建设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人工鱼礁能改善近海水域生态环境,为稚鱼以及鱼类提供栖息、索饵和产卵场所,增殖并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底森林”,可使渔业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修复。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2,(1):54-54
中广网大连2011年11月17日消息,(记者张四清通讯员孙坤)历时半年的大连獐子岛渔业2011年鱼礁投放工作圆满完成。截止到11月17日,在獐子岛确权海域投放人工鱼礁10000块,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工鱼礁是实现海洋牧场建设、海域生态调控和海洋生境修复的主要手段之一。人工鱼礁的聚鱼效果主要取决于礁体建造材料、结构造型、流体力学特征及礁体布局等因素。总结了国内外人工鱼礁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人工鱼礁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礁体造型和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现有人工鱼礁礁体材料的优、缺点,新型复合材料应用空间等;主要礁体构型及现有设计方法;采用流体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开展礁体水动力学行为研究的进展;人工诱导流场和人工鱼礁布局主要方法。结合我国人工鱼礁现状,提出人工鱼礁设计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人工鱼礁建造和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多功能卫星导航仪定位投放人工鱼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人工鱼礁研究工作,在农业部水产局关怀下,由浙江、省水产局、市水产局主持,于1984年11月,组织科技人员对浙南沿海开展本底调查,历时一年多,经验证、筛选,确定在南麂列岛上马鞍海区开展试验。1986年4月28廿日至5月2日,逐个抛置了四座价值五万元的人工鱼礁,以钢筋混凝土为构件、船型有翼自沉式空礁体(每座高度4.5米,  相似文献   

10.
《海洋渔业》1982,(1):33-33
<正> 1981年4月,广东水产厅、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与日本东丽株式会社的有关科技人员合作下,于7月31日在广东惠阳县大亚湾投放悬浮式人工鱼礁。这次投放的悬浮式鱼礁,由主礁体1个和副礁体8个组成。主礁体在中央,副礁体分设周围,距离各为100米;有如众星拱月,成为一组。每组共占有直径200米,面积约600米~2的鱼礁范围。如果一个海区敷设几  相似文献   

11.
裴琨  吴一桂  杨润琼 《河北渔业》2020,(6):22-27,63
1979年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实施中国首个人工鱼礁试验,到2012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建设。文章从海域自然条件、早期人工鱼礁状况、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概况、取得的效果等方面,简要阐述了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建设人工鱼礁是开发海洋牧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29日至31日,在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及大陈渔政渔监管理总站、大陈镇等单位共同监督下,试制30只台型钢混礁体和7只大型船礁又陆续投放到大陈洋旗屿人工鱼礁区,该区共已投放各类礁体57只,礁体体积已达到2.78万空m^3。获悉,该礁体长、宽、高均为3.5m,每个礁体自重约5.7t。  相似文献   

13.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隋锡林 《水产科学》2003,22(5):52-52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Liao),俗称“沙口巽”,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仿刺参属。一般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但水深超过20m的海区其栖息数量明显减少。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21种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区的温带种,也是世界海参类中品质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它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韩国、朝鲜等地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我国的辽宁、山东、河北等省沿海的产量最大。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研究由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于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14.
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所形成的环境可以作为鱼类良好的栖息、庇护和产卵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对鱼类具有良好的诱集效应。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以及鱼类行为和生态诱集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沿海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天津市水产局、天津市海洋局、天津海事局、滨海新区汉沽管委会、滨海新区农业局联合在天津中心渔港码头附近海域陆续投放人工鱼礁,借以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工鱼礁开发建设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Artificial Reef)是海洋牧场(Oceanran ching、Pasture of the sea或称海洋农牧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是改善近海渔场或建立新渔场的一项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确立六大人工鱼礁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前,山东省渔业部门决定建设6大人工鱼礁项目,分别是:烟台豆卵岛人工鱼礁项目、山东西港人工鱼礁项目、山东高禄人工鱼礁项目、山东寻山人工鱼礁项目、养马岛人工鱼礁项目、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170公倾,由省财政年支持资金15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人工鱼礁在我国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蓝色革命计划”和“海水农业”构成未来海洋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鱼礁即人为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  相似文献   

19.
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刺参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控温保持养殖水温在10~14℃的适温范围内。解除了刺参的夏眠和冬季半休眠,缩短了养成周期,提高了成活率。3~5cm的幼参养殖16个月即可达到商品参规格,平均体重达到201g/头,最大个体重可达375g;养殖成活率达到了81%以上。  相似文献   

20.
舟山渔场人工鱼礁投放海域生态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虞聪达 《水产学报》2004,28(3):316-322
根据2002年6-7月在舟山渔场朱家尖外侧开展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本底调查所获的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环境资料及以往有关文献中对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朱家尖外侧拟投人工鱼礁海域的海水理化因子和海洋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以评估该海域是否适于投放人工鱼礁.结果得知:该海域底质为粉砂质粘土,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水深为14~19m,温、盐度季节变化明显、透明度较高、水色相对较清,水质绝大多数指标符合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海域适合沿岸岛礁性鱼类如石斑鱼、褐菖、鲈鱼等的栖息生长,历史上渔业资源丰富,也无工厂废水排放,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大污染,因此,可以为良好的投放人工礁之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