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五(2)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作者于1996-1997年在中、晚粳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So15上,通过接虫笼罩法结合小区,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五(2)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中、晚粳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五(  相似文献   

2.
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五(2)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 作者于1996~1997 年在中、晚粳水稻品种武育粳 3 号和 So15 上,通过接虫笼罩法结合小区、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五(2)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⒚结果表明,中、晚粳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⒚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⒚五(2)代白背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⒚因此,当五(2)代白背飞虱早发或中等以上发生时,必须用药防治⒚控制其危害,防治指标为 180~250 头⒚  相似文献   

3.
白背飞虱在早稻具有迁入早、虫量上升快、数量大,在水稻前、中期猖镢危害等持点。白背飞虱暴发时,二代若虫高峰期虫量与4月份成虫迁入量和迁入频次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建立了发生程度预测式,经验证,1990一2002年平均预测准确率达92.7%。同时根据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持点,制定出了“重点监测,治二压三”的防治策略和与之相配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常规育种是水稻育种的基础,常规晚粳稻新品种的培育为浙江特色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亲本来源。本文综述“十三五”审定的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的产量、米质、抗性和推广情况:1)浙江晚粳稻品种产量优势明显,不断突破高产记录;2)整体抗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白叶枯病、褐飞虱抗性方面,双抗品种也亟须提升;3)育成新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提高,2020年在常规晚粳稻推广面积中占比达59.04%。常规晚粳稻品种产量有所突破,品种类型多样性方面也有较大进展,但抗性品种培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2007~2013年审定的101个水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1个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总体表现偏差,抗病和中抗类型的仅占3.0%、5.9%,而中感、感病以及高感类型的分别占24.8%、38.6%和27.7%。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感差异明显,籼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高于粳稻品种;粳稻品种中,杂交晚粳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其后依次为中熟晚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以杂交中粳对纹枯病的抗性最差,后3种类型品种均表现中感至高度感病。不同年份间育成水稻品种的抗性分布无明显规律性,显示全省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工作没有实质性开展或进展。对水稻抗纹枯病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邵东县流行,其发生特点:早稻上首次发现;一季中稻田、深泥冷浸田、缺钾缺锌僵苗田发生严重;专业化统防统治稻田发生较轻.流行的主要原因:白背飞虱的迁入早、迁入量大;水稻抗病性能差;防治技术不平衡;高秆杂交水稻的普及、单双季水稻插花种植,为白背飞虱的繁殖和传毒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优良的环境.宜采...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索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规律与流行原因,实现科学有效防治,笔者组织开展了单季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与影响发病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单季稻发病面积13.78%,其中高感病品种10个,平均丛发病率26.76%(6.0%~45.5%),高于面上15个百分点。造成病害大面积流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感病品种面积占43.48%,单季稻播(种)移(栽)期提早而拉长,白背飞虱携毒迁入峰期早且迁入量大,加上水稻感病品种感病生育期和白背飞虱迁入传毒敏感期相吻合等。  相似文献   

8.
对2013年江苏省的445个水稻区试和预试品种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粳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明显强于籼稻;中粳、迟粳对细菌性条斑细菌的抗性品种比例分别为53.3%、65.5%;中粳、淮南迟播中的抗性品种所占比例多于迟粳、早熟晚粳;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中粳抗性相对较差,抗性品种比例为66.9%。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省280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较多,粳稻和籼稻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分别占粳稻和籼稻总数的59.76%和63.07%;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粳稻总数的72.19%,但籼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差,抗病品种比例仅占籼稻总数的18.02%;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83个,占供试水稻总数的29.64%,其中粳稻品种有75份,籼稻品种有8份;对稻瘟病表现为抗病但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感病的粳稻品种有24份,籼稻品种有62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04年该病暴发流行,大面积水稻普遍减产减收,发病严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为研究本地区主要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强弱,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高产、优质、多抗等)的品种,作为大面积水稻生产的当家品种利用,20  相似文献   

11.
正平桥区粳稻种植是集适期晚播、泥质育秧、两段栽培于一体的生产技术。粳稻晚播能错开三夏大忙时段,减轻劳动强度,促进两季增产,同时依靠高效应变栽培,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一、品种选择2015年,平桥区水稻"籼改粳"百亩示范点安排在五里镇顾店村。选用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稳产高产的超级稻品种杂交粳稻隆优1875、徐优631各3.33hm~2,共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 2 0 0 0年对 335份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 :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 ,籼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 ,而在粳稻类品种中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强于常规粳稻 ;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强 ,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杂交稻强 ;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建湖县位于里下河地区腹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季风影响,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对建湖水稻安全生产影响大。白背飞虱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是造成建湖地区白背飞虱大发生的基础,适宜的气候条件利于白背飞虱的存活和繁殖,只有增加白背飞虱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准确把握防治最适时间,及早宣传发动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白背飞虱的危害,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9,(3):32-33
为黔南州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于2013~2018年对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13~2018年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面积每年均在7万公顷以上,全年迁入峰次为2~5次,危害盛期是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建议采用改善耕作制度、严密虫情监测、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化学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水稻主栽品种病虫侵害风险和综合抗性,采用田间多点自然诱发法对杭州地区11 个水稻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对田间主要病虫的综合抗性强弱排序为:‘甬优538’>‘甬优12 号’>‘秀水134’>‘甬优15 号’>‘浙优18 号’>‘丰两优香1号’>‘甬优8 号’>‘甬优9 号’>‘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天优华占’,表现为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 个、5 个,中感、高感各1 个;2 个试验点在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当年田间发生量大的病虫抗性分析结果较一致,而零星发生的病虫上表现的抗感程度有差异。经多目标决策法分辨各目标性质并作相应变换,两地各品种的总体抗性评价排序较一致,父本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根据品种结构与抗性变化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可为不同品种布局下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由于广德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褐飞虱而不是抗白背飞虱的杂交水稻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导致白背飞虱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和发生面积明显增加,大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对水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该文介绍了2016年广德县白背飞虱的发生情况,提出了防治原则、防治目标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稻主栽品种病虫侵害风险和综合抗性,采用田间多点自然诱发法对杭州地区11 个水稻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对田间主要病虫的综合抗性强弱排序为:‘甬优538’>‘甬优12 号’>‘秀水134’>‘甬优15 号’>‘浙优18 号’>‘丰两优香1号’>‘甬优8 号’>‘甬优9 号’>‘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天优华占’,表现为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 个、5 个,中感、高感各1 个;2 个试验点在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当年田间发生量大的病虫抗性分析结果较一致,而零星发生的病虫上表现的抗感程度有差异。经多目标决策法分辨各目标性质并作相应变换,两地各品种的总体抗性评价排序较一致,父本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根据品种结构与抗性变化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可为不同品种布局下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b)属于大范围迁飞性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变,白背飞虱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严重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加.概述了白背飞虱危害、综合防治方法及监测和防治的最新研究动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520份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品种(材料)进行白背飞虱抗性鉴定,筛选出118份抗白背飞虱的品种(材料),其中2份表现高抗,33份表现为抗,83份表现为中抗。这些抗性品种(材料)可供抗白背飞虱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属于迁飞性害虫,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这些害虫迁入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峰次多、迁入延续时间长,导致田间的发生量大和混发频率高,对当前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对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应用三拂等药剂与大丰收混配,进行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白背飞虱的药效及其对蜘蛛的影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