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一大传统特色产业,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39.3公顷猛增至2004年的5800公顷,增长了147倍多;鲜茧产量由22吨增加到1.41万吨,增长了640倍;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各乡镇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5年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桑蚕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横县继茉莉花之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了2005年全县桑园要达6666.7公顷,“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力争发展到1.0万公顷,蚕茧产量1.6万吨,成为我区乃至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之一。尽管横县蚕桑产业近年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镇——蚕茧生产第一大基地云表镇。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存在着蚕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1 工作回顾 1.1 总体形势 2006年江西省蚕桑生产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三增二好一超". 1.1.1 "三增" 一是桑园面积增,2006年全省桑园面积23.2万亩,同比增3.2万亩,增幅16%.二是发种数量增,全年发放桑蚕一代杂交种19.18万张,同比增1.98万张,增幅11.5%.三是蚕茧产量增,全省蚕茧总产量1.05万吨,较上年增0.16万吨,增幅15.2%;平均张种产量38.4kg,较上年增0.6kg,增长1.58%.  相似文献   

3.
一我区蚕茧生产形势 我区桑蚕茧生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蚕茧产量只有1650吨,1985年4725吨,1990年7450吨,1992年产茧达到1.83万吨。1993年桑园面积1.4万公顷,发种量70万张,鲜茧产量1.65万吨,比1992年减产8.2%。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76.5万亩增加到1989年的149.7万亩,增长近1倍,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3.82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10.735万吨,增长近2倍。要使我省的蚕茧生产再上新台阶,其着眼点已不可能放在继续扩面上了。这是因为我省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我省又是粮食重点生产省,因此,为稳定粮食面积,蚕桑生产不可能仅依赖扩面的方法来增加蚕茧产量。当前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只有走内涵挖潜之路方是良策。作者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看,我省蚕业从内涵挖潜增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5.
宜丰县是我省“蚕桑工程”基地县之一,1990年成立了县蚕桑领导小组和蚕桑开发办公室专门管理机构。现有桑园面积3450亩。为了支持蚕桑开发,县财政拿出贴息贷款50万元,决定发展1亩桑园扶助无息贷款50元。计划到1995年全县发展桑园3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200吨。这项任务已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6.
200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略有下降,蚕农收入减幅较大。预计全省桑园面积7.8万hm^2(117万亩),其中蚕桑规模小区达3.4万hm^2,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4%,同比分别提高0.73万hm^2和9个百分点;全年蚕种饲养量221万张,同比基本持平;蚕茧产量9万t,减3%;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是省政府提出实施“蚕桑工程”的第二年,蚕桑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全省桑园面积由1989年的53592亩增加到89839亩,增长67.64%;蚕茧产量由1989年的1350吨增加到2639吨,增长95.5%。蚕种生产与供应是蚕桑生产发展的基础。在1990年中,全省各蚕种场和蚕种供应部门,积极配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江西蚕桑生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江西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启动“蚕桑工程”到2009年的20年时间,江西蚕桑发展经历了各种风险的考验,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89—1995年是江西蚕桑加快发展期,在蚕桑发展过程中,省、市、县各级政府唱主角、加工企业当配角、技术指导部门起协调作用,桑园面积、蚕种生产、蚕茧产量均取得了跨跃式发展,到199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5万hm^2,年发种量54万张;  相似文献   

9.
<正> 宁阳县是山东省桑蚕基地县之一,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曾居全省第二位。但由于桑黄化型萎缩病急剧蔓延,桑园面积由1985年的16238亩,下降到1988年的8262亩,蚕茧产量由1050吨下降到620吨,1988年亩产茧仅有75公斤。近几年,采取综合防治和快速更新相结合的措施,桑黄化型萎缩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蚕桑生产出现了反降为升的势头。全县桑园面积1991年达到22000亩,产茧1100吨,成龄桑园平均亩产茧增加到15公斤。一、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情况宁阳县自六十年代开始引进桑苗建园,主要品种是湖桑32。八十年代初期,在城南  相似文献   

10.
<正> 蚕桑生产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兼有、靠手工操作费工费时的生产项目,发展起来,颇为不易。我县自解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费了很大的劲,花了很多的钱,吃了很多的苦,方使蚕桑生产初具规模。1984年我县桑园面积达到6.2万亩,蚕茧产量达到270万公斤。近两年来,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特别是价格、流通方面的问题,蚕桑生产已出现“危机”。具体表现:(一)桑园面积减少:1986年的桑田面积已减少到5.5万亩,下降了11%。(二)蚕茧产量下降:1986年收购蚕茧215万公斤,比1985年少收4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涟水县早在1929年蚕茧产量就曾超过500吨,当时的高沟、梁岔、大东等地约1/3农户养蚕,并已有抽丝、纺丝线、织丝带等习惯。后因长期战争,桑树被砍,到解放前夕,养蚕业几乎绝迹。建国以后,蚕桑生产的发展几经起落,到1958年桑园发展到9185亩,产茧70.2吨,是1949年的11.7倍。但1959~1962年期间,由于受连续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毁桑种粮,到1962年底,桑园只剩1833亩,蚕茧产量16.2吨。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只有1958年的20%和23.1%。1963年以后,重新发展,1966年蚕茧产量达76.0吨。到1976年底,桑园达11700亩,生产蚕茧203.5吨。粉碎“四  相似文献   

12.
<正> 武乡县是山西省蚕桑生产的基地县之一,在新蚕区发展中曾经起过带头和示范作用。从1978年起到1983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7445亩,蚕茧产量达到了17.05万斤,在全省居第四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从1984年后开始走了下坡路。到1987年全县桑园面积仅存600亩。蚕茧产量下降到3万斤。  相似文献   

13.
杨明振 《江苏蚕业》2009,31(1):54-57
2008年江苏蚕桑生产遭遇了不寻常的寒流,全省现有桑田121.69万亩,生产蚕茧7.42万吨,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14%和7.6%,与本世纪以来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的2003年相比,桑田面积与蚕茧产量分别下跌了20%和30%!面对桑蚕茧的超常规的大幅度下降的客观事实,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思考江苏蚕桑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江苏蚕业》2015,(1):36
<正>一、蚕茧生产据对全省近30家县(市)蚕茧收购单位的数据统计,桑园面积85万亩,同比下降4.5%;全省2014年发种量915 709张,同比下降11.95%;蚕茧生产量38 442吨,同比下降15.05%;蚕茧收购量22 545吨,同比下降24.81%;平均收购价格1659.88元/50公斤(担),同比下降17.79%。二、工业生产省丝绸协会统计的87家丝绸企业,2014年完成白厂丝产量3 350.61吨,捻线丝产量1 524.23吨,绢丝产量3 310.27吨,紬丝916吨;真丝绸产量1 238.95万米;印染绸产量30 111.62万米;服装制品15 508.42万件,其中:丝绸梭织服装7 502.56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十年来,尤其自1980年到1985年的五年间,南通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市1980年桑园面积13.85万亩,年发种量30.8万张,总产茧8785吨,到1985年桑园面积达36,75万亩,年发种量66.24万张,总产茧18230吨。在五年中桑园面积增长了1.65倍,产茧量增长了1.13倍。1986年总产茧又获20775吨,连续六年蚕茧总产蝉联全省第一名。南通市近年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蚕桑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稳产性好。南通市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蚕桑生产的抗灾能力较强。蚕桑生产包含着两个生产环节:一是培桑。桑树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16.
<正>如东县蚕桑生产自1988年以来,桑田面积由5.3万亩逐年拓植达8万余亩,蚕茧产量从4150吨增长至7000吨,排行全省10名以内,列入全国蚕桑生产的重点县。为了摸清全县桑园土壤的肥力状况,进一步发挥如东县蚕桑生产的优势,近年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桑园土壤肥力状况作了调查测定和研究,查明了桑园土壤的主要类型、养分含量和分布情况,为改良利用全县中、低产桑园、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汾口镇是由原龙川乡、界川乡、汾口乡、杨旗镇三乡一镇合并而成的,是淳安县最大的镇,也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发源地.1993年桑园面积达6299亩,年饲养量达14884.25张,产茧量达522吨,产值达521.7万元,蚕茧产量突破了500吨(万担)大关,成了我县最重要的产茧基地,也荣获了杭州市唯一蚕茧产量达万担镇的光荣称号.但是自1995年以来,由于受政策、体制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原料茧价格直线下降,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毁桑、弃桑、荒桑现象十分严重,蚕桑生产出现了大滑坡.1997年经县里统一桑园普查,现净有桑园面积3192亩,年饲养量为6656张,产茧量为240吨,产值为379.00万元.与1993年相比:桑园面积减少49%,年饲养量下降55%,产茧量减少54%,产值减少27%.如此高的比差,大幅度的下降,使该镇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在1982年至1987年间,由于农户经营蚕茧的经济效益过低等原因,桑地从77126亩减少到410000 ,年产茧量从3500t下降到1467t。1988年,随着茧价的逐步理顺,虽然桑园面积继续下降到36027亩,减少近5000亩,但是蚕茧产量开始回升到1514吨。出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9.
冉平 《四川蚕业》2003,31(3):33-34
今年行业继续疲软 ,行情持续下降 ,丝绸出口数量继续下降 ,出口价格处于历史新低。丝绸行业极为困难 ,最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全国桑园发展特别快 ,蚕茧生丝产量居高不下 ,据国家经贸委资料 ,2 0 0 2年全国产茧量 51 65万吨 ,生丝产量 6 0 3万吨 ,按现在出口和内销需求量专家估计蚕茧在 41~ 42万吨 ,生丝在 5万吨左右 ,剩余量高出 1 0万吨蚕茧和 1万吨生丝。面对行业困难 ,四川省 2 0 0 2年蚕桑生产总结大会提出“好茧再多也是少 ,孬茧再少也是多”的观点 ,启迪我们只有提高蚕茧质量才能战胜困难 ,渡过行业难关。我县针…  相似文献   

20.
<正> 1989年我省蚕桑生产又创新纪录,共生产桑蚕茧8424吨,比1988年的7382吨增长14.12%。其中安康地区产茧7299吨,汉中地区570吨,商洛地区318吨。陕南蚕茧生产量占全省97.2%。全省现有桑园50.73万亩,其中1989年新增8.28万亩。丝绸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