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喝擂茶是将乐县一种独特的饮茶习俗。人们凡逢孩子满月、升学、订婚、盖新房等家庆,通常都用擂茶招待亲朋佳客和左邻右舍。喝擂茶已成为亲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情,庆贺喜事的礼节,而且擂茶还有许多特殊用处。 擂茶的制造方法,是先把茶梗放入擂钵内(擂钵像闽南和台湾地区群众擂米做米棵那样内有褶痕的钵头),双手执握擂茶棍(擂茶棍用油茶树干制成像吹火筒大小的棍棒),沿钵内沿做匀速圆周擂动,把茶梗擂烂,再放一二汤匙芝麻继续擂匀后,冲入开水调匀后即成擂茶。同时还可根据饮用的爱好,如加花生可制成香擂茶,放些盐可制成咸擂茶等等。  相似文献   

2.
客家擂茶和潮州工夫茶是一样出名的。假如你有机会来广东揭西县的河婆、五云、上砂一带农村作客,热情好客的主人就会很快地煮好擂茶招待你;否则便被视为对客人的怠慢。客家人吃擂茶是一种嗜好,而且已成习惯。特别是妇女,一天没有吃擂茶就会感到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形成一种特有的品饮“擂茶”方式。无论是城市乡村,男女老少,普遍爱好擂茶。家庭主妇每天上、下午要为全家擂一钵头擂茶;人们下班后第一件事往往是喝擂茶;一  相似文献   

4.
这两年由于在桃源南部山区工作的缘故,也学会了喝擂茶。这种具有特别风味的饮茶方法,在此地广为流传,致使我与擂茶越来越当作良友。当热情的主人以擂茶款待客人之际,主客围坐一起,人手一碗,以一些土产点心“压桌”,热腾腾的擂茶端在  相似文献   

5.
徐南眉 《中国茶叶》2000,22(2):35-35
(三)擂茶的冲泡 在湖南、湖北、江西一带流传的擂茶,风味独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健脾利尿的功能,并能治疗感冒,是当地百姓十分喜爱的茶饮,尤其是高寒多湿的山区更是一日不可少。擂茶最早称为“三生汤”,是用茶鲜叶(生茶叶)、生姜和生米3种原料加水烹煮而成。传说历史上某将军(有说是东汉名将马援,有说是三国张飞)在出兵武陵时,正值酷暑,将士水土不服,多患瘟疫,危难之际,当地一位老中医(又传为一老妪)敬献擂茶秘方,将士服用后,病除康复。此后,擂茶就渐渐在百姓中流传开来,人们称之为“三生汤”。 擂茶的冲泡…  相似文献   

6.
“擂茶”是客家人为了求生存,避免南方瘴病侵袭而产生的一种驱瘟疫防病毒的特殊饮茶文化。如今,海内外不少客家人仍保留这一习俗,而福建将乐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爱“食擂茶”,家家户户备有擂茶器具。客家“擂茶”窑址在将乐的发现,以实物证明了客家“擂茶”文化在将乐有着较浓厚的积淀。同时,也为研究“擂茶”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擂茶是一种古老的食茶习俗,在湖南益阳安化、益阳桃江、常德桃花源等地源远流长。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考察湖南地区擂茶民俗记忆被精简、保存、演变和重构的过程,通过首要组织形式、构建回忆场景、融汇于新茶饮、弘扬文化记忆过程来展现湖南擂茶民俗文化记忆的复合性、开放性、融通性和延续性,以期为湖南擂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农产品。千百年来经世人品饮。蕴藏其独特的文化,成为了一种附加值极高的农产品。桃源产茶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就盛产茶叶.形成了以桃源擂茶为主流的茶的品饮文化。桃源擂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传诵,从汉代马援平南溪蛮,乌头村老妪献茶除疾的传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茶文化学会上“天下擂茶桃源正宗”的结论.充分说明了桃源擂茶文化之渊源,体现出了桃源茶叶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桃源这片茶香飘溢之沃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老独特、绚丽多彩的桃源茶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它起源于北方,流传于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区。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本拟从多方面揭开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10.
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解黎晴(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桃源·415722)观桃花,品擂茶,当推为桃花源的双绝。已有1956年历史的桃花源“秦人擂茶”,在日本、韩国、新加波、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风靡不衰,以其独具的魅力倾到了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秦人擂茶     
观桃花,品擂茶,当推为桃花源的双绝,也是海内外所没有的异常而有趣的文化景观。已有近二千年历史的桃花源秦人擂茶,以其独具的魅力倾倒了古今中外的各界人士,在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风靡不衰。一九九二年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揄扬秦人擂茶是对世界茶道的特殊贡献,并一致认定湖南省的桃  相似文献   

13.
棉花育苗移栽,是解决粮棉两熟矛盾,夺取粮棉双丰收的一项有效措施。但由于制钵和移栽等过程花费的劳力较多,特别在两熟棉区,移栽时期正是“三夏”大忙季节,农活集中,劳力紧张,育苗移栽更受到劳力的限制。为了改革现行的一钵一株的育苗移栽技术,达到既能节省劳力与成本,又能提高产量和便于大面积推广的目的,我们自1959年开始进行一钵双株试验,并曾在《棉花》1975年第五期作过报道。本文是1974年起四年系统进行一钵双株和一钵三株试验的结果。一、增产效果(一)一钵双株的增产效果:双株3000—3800钵与单株4000—4500钵对比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方金福  陈栋  郑如钦 《广东茶业》2002,(1):26-29,22
广东茶产业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代前就利用茶叶,西汉末年有少量茶叶外销,南朝梁武帝时东莞僧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唐代诗人曹松寓居南海西樵山,移植顾诸茶其上,教民种茶、制茶。其时广州已是我国最古老的出口茶埠。唐代以前,饮茶者只限贵族、官吏和僧尼,饮茶方法似喝菜汤一样,以为疗疾、驱眠或解渴。唐德宗贞元八年,陆羽饮茶技艺由岭南东道节度使李复等传来广东,品茗风尚随之在广东兴起。饮茶习俗从朱门走进柴户。饮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明代末年广州茶楼、潮州工夫茶和客家擂茶己经出现。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  相似文献   

15.
闽北山区的将乐县饮用擂茶的习俗颇为别致,历史悠久,盛行不衰。擂茶的主要原料是茶梗,辅以芝麻、花生等。所用器具是一个脸盆状,内周布满褶子的素瓷,和一根无毒、坚硬耐磨的树棍或藤棍(棍长80厘米左右,粗如鸭蛋大小,一头削为便于擂动的半圆形)。方法是先将  相似文献   

16.
水稻钵育苗抛秧栽培技术,是利用抛秧盘(简塑钵)育苗,采用抛秧方式插秧的一种水稻栽培技术。简述了抛秧盘(简塑钵)的选用规格、盘土的选择和配比、本田用盘数及盘土量等内容,从苗床处理、盘土配制与装盘、播种、浇水摆盘、绿化期及硬化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抛秧盘(简塑钵)育苗技术,并总结了抛秧移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池州市的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据史料记载,九华山在唐代就盛产茶叶,是我国当时主要茶区。近年来,该茶区为了传承弘扬佛教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研发了一种茶形很像佛教僧侣盛饭的"钵",名叫"九华钵茶"的新产品。"九华钵茶"的工艺流程是:摊青→萎凋→杀青→渥青→揉捻→烘焙→紧压制形→阴干固形→提香→包装等工序,但是当前"九华钵茶"的加工大多是单机作业,工效低,生产成本高。为提高"九华钵茶"生产效率,研制出一条新  相似文献   

18.
咏桃源擂茶     
桃源胜境咏擂茶 ,香味悠悠众口夸。解渴提神元气蕴 ,祛瘟去病六神嘉。三生汤洗肝脾洁 ,一碗香茗肠胃佳。唤醒凡尘多少事 ,陶公美梦放光华。注 :擂茶盛行于湖南桃源一带 ,用生姜、生米、生茶擂制而成。咏桃源擂茶@文建虎  相似文献   

19.
秦威 《福建茶叶》2004,(3):45-45
擂茶,对于社会大众可能是一种陌生的概念,就是喜好喝茶的人群,也有许多人对其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0.
1988~1989在优质棉基地县,对百公斤皮棉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经生产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结果。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七改: 1、改小钵为中钵。以往做的营养钵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