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经历了冷暖相间的几度波动变化,对竹林的生长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西北地区竹林的分布范围也随气候的波动发生了变迁。竹林分布总体上来看是逐渐南移,汉唐时期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元代以后其经济作物的地位已变得不十分重要。本文分仰韶温暖、先秦、秦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论述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行宜 《森林与人类》2014,(10):119-119
<正>西北各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主要有5个类型:1.南部秦巴山地与陇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这里是我国亚热带的最北隅,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植物和动物物种组成丰富,以东洋界动物成分为主,秦岭是许多东洋界动物物种分布的北界,这里分布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2.东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  相似文献   

3.
<正> 泡桐育苗虽然不是个新问题,但在河北却是一个新课题。泡桐分布于东经100—140°和北纬20—40°之间,气温24—28℃生长良好,38℃以上生长受阻,-20—-25℃不易越冬。气候条件是划定泡桐分布区域北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天然生长的泡桐分布在0℃的一月份等温线以南的地区。超过这个界限范围,雨量减少,气候干旱,生长期短和冬季低温,影响泡桐的自然分布。但通过人工栽培,可在一定条件下,使泡桐分布区北移。涿县近于泡桐分布北界边缘,有必要对培育高干壮苗技术和苗木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给河北泡桐育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泛收集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湿度指数,Penman可能蒸散、干燥度,Thomthwaite可能蒸散和水分指数,Holdridg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生物温度和可能蒸散率,以及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等单一气象因子,研究了云南红豆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云南红豆杉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热量指标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云南红豆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按作用大小的排序是:低温条件〉湿度因子〉高温条件〉光照因子。  相似文献   

5.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考探了徽州地区历史上的竹林资源分布和栽培历史,为我国竹资源历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 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 ℃积温(DD5)、>18 ℃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讨论了云南松垂直分布上下限以及北界的热量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云南松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温度、湿度、气温年较差。  相似文献   

7.
雾灵山森林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雾灵山森林植被在地史时期和历史时期的变迁进行了探讨。指出,雾灵山森林的变迁地史时期是由气候的变化引起的;在历史时期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干扰造成的。现在的气候正处于现代小冰期的干旱寒冷期,森林的再生能力较低。一经受到人为破坏,就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收集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地理分布资料及其分布地气候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湿度指数HI及其他气候指标,分析了该树种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拟单性木兰是一种喜欢温暖而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欢湿润而不耐旱,喜欢年均日照时数少而偏中的亚高温植物;气候指标对其地理分布作用的次序是热量因子>水分因子>日照因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林类型与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大多数竹林集中在东亚湿润、温暖的地区。在地理上,这个地区的内陆部分常有大沙漠,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利于竹子生长的区域和不利于竹子生长的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位于这个地区的北方,含有大量的竹种。这个地区的竹林含有许多复杂的竹林类型。中国有27个省份分布有竹林。总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6~2.7%。在华南的一些省份,森林中竹林的百分率高达11%。影响竹子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气象和地貌上的,如温度、降水、风、土壤、地形等。根据生态特征,中国竹林可以分类如下。Ⅰ亚高山竹林带Ⅱ散生竹林带Ⅱ_A 降水性散生竹林亚带Ⅱ_B 灌溉性散生竹林亚带Ⅲ混生竹林带Ⅳ丛生竹林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竹林资源旅游价值及景区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充分挖掘竹林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展竹林旅游,对于推动我国竹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竹林面积、种类居世界首位,自然分布范围广,且以不同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为开展竹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中从竹子种类、分布范围、面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我国竹林资源概况,全面分析了竹林资源的观赏、体验、文化、生态、美食、科研、购物等旅游价值,提出了开发竹林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竹林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竹类植物是昭通市北部比较优势突出的生物资源。昭通市位于中国竹子分布的混合竹林带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及多样的土壤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竹类资源;昭通市自然分布的竹类15属78种,是我国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市竹林总面积17.19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的0.28%,占全省竹林面积的21.4%,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和云南竹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昭通市竹类植物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大部分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缘。近年来,随着“南竹北移”“竹资源引种驯化”等研究项目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该区域的竹种资源,助力了当地景观设计和乡村绿化发展。目前竹类植物景观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城市,以乡村为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文章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适合河南乡村景观营造的竹类植物,分析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及文化内涵,提出了竹类植物在河南乡村设计中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可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提升和文化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毛竹低产低效林的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南方竹产区山区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和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毛竹低产低效林面积依然很大,占竹林总面积的60%左右.该文以农户访谈和二手资料收集等方法,了解掌握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技术状况和运行机制,从毛竹培育技术、农户对技术采用和扩散的特征分析出发,提出了毛竹低产低效林的经营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纸史考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证和探讨了中国古代竹纸的起源和历史后认为 ,中国竹纸起源于晋代 ,唐宋时期竹纸业大力发展 ,明代竹纸业发展兴盛 ,清代竹纸业达到了鼎盛发展 ,竹纸生产达到空前程度 ,中国南方省区均有竹纸的生产制造。近现代竹纸业仍持续旺盛不衰。还探讨了古代竹纸生产的过程和技术以及对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方竹林传统的灌溉方式是用河水或井水进行大水漫灌,费水、费时、成本又高,加之近年来水资源十分短缺。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固定式喷灌技术如何在北方竹林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就今后大面积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南高黎贡山南段西翼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本区竹类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我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上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8.
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北方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时期,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冷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树种占优的混交林为主。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等活动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北方其余地区林木破坏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笋用林有关文献的数量、地区和主题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中国笋用林有关文献分布具较强的地域性及聚散性特征。笋用林经营管理研究占文献量的 36 7% ,竹林丰产定向配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础研究占 1 9 0 % ,造林育种与笋加工方面的比例分别为 1 6 8%和 1 5 6 %。浙江在笋用林研究方面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