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国内外温室小气候环境建模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温室小气候环境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能量平衡方程和质量平衡方程为理论依据研究温室的模型,另一种方法为基于输入输出数据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黑箱模型等。同时,指出了目前温室小气候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温室小气候环境建模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一种温室小气候建模方法在气候自适应PID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温室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温室环境的复杂性,系统设计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数据的不确定和系统的不稳定。基于体系结构的物联网层次模型对物联网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体系结构模型没有提供系统建模工具和模型验证的方法。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是一种对物联网系统建模的有效手段,能在系统设计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通过对智能温室监控物联网系统的分析,从系统实施的角度重新对温室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进行了层次划分,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对系统中的相应组件进行建模,在对各个子系统分别建模的基础上形成了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最后利用时间自动机建模工具UPPAAL,对已经建立的形式化模型进行了系统逻辑正确性验证与系统执行时序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及其建模工具UPPAAL可以对智能温室监控物联网系统进行建模及模型验证,可以在系统设计时对系统进行准确的模型分析,避免系统设计错误,降低系统设计缺陷,在系统投入运行中规避设计风险,从而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大棚温室作物需水量计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宁宁  董斌  罗金耀 《节水灌溉》2006,(2):16-19,23
对目前国内外大棚温室作物需水量计算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基于不同气候(主要是室内外气候耦合的相关度)条件下应使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并建议对大棚温室微气候复杂的动态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及建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计算室内作物需水量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地域气候特征与温室建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体分析了云南省地域气候特征,同时阐述了不同气候特征对云南温室建造的影响,以及云南省现存的不同类型的温室.通过分析云南省的地域气候特征得到了不同地区影响温室设计的不同影响因子,根据该因子把云南省划分为4个不同的气候区域并在理论上建立了不同气候区域的温室模型,为以后云南省能够更科学地建造和设计温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的建模思路和方法,分别研究和建立了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才湿度控制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论为温度环境控制的最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温室动态温度预测模型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建立了与室外温度、地理位置、温室结构等有关的条件下室温的动态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测数据与模型输出的基本吻合,为进行温室节能和优化控制提供了良好、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风条件下玻璃温室热环境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CFD方法对机械通风条件下温室内热环境进行建模,在模型中考虑了作物、太阳辐射和热辐射,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的有限体积法对流场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对室内流场和温度变化以及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在Venlo型温室采集关键位置的温度和速度数据,与仿真结果比较发现测试点的温度误差除少数外均控制在3 ℃之内,相对误差控制在10%之内,验证了建立CFD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温室小气候模型的发展现状,包括依据能量和物质平衡的物理建模、线性和非线性的系统辨识建模,如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神经网络等.并分别采用物理建模和神经网络系统辨识方法,通过实验对温室小气候进行建模与仿真.同时,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最后就温室小气候杂交建模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瓜是中国温室栽培的最主要作物之一,果实负载决定着果实发育和产量,构建不同果实负载下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模型对温室黄瓜栽培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根据温室黄瓜生长对光温需求,以辐热积(TEP)为尺度建立温室黄瓜干物质分配模型,并用与建模试验不同的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检验。模型对温室黄瓜茎、叶和果实干质量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1∶1线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23.08、119.23、316.34 kg/hm2和0.76、0.73、0.75,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的温室环境调控效果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方法实现了模型的提取,并给出了模型的修正、数据记录和模型的更新。以BCB6.0为开发平台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对温室环境调控效果模型的自动提取、分析和更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进行温室环境调控效果模型的预测,并提高了模型的通用性和自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改变温室通风口开度的条件下模拟室内气温,根据热量平衡原理,考虑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通风及作物蒸腾等5个主要模块,对温室系统的热量交换进行描述,构建了温室气温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以通风为输入以室温为输出的模型仿真框图,并利用典型天气条件下的实测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检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晴天和阴雨天,标准误差分别为0.755 8℃和0.096 3℃,仿真有效性指数分别为92.29%和92.76%。  相似文献   

12.
徐小力  刘秋爽  见浪護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Z1):305-310,299
针对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加入天气预报信息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发电量预测算法.首先结合历史发电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光伏充气膜温室自跟踪发电系统发电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加入天气预报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针对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基于梯度下降的BP算法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训练难收敛等问题,通过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改进了神经网络.该算法通过将变异环节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隔代进化找到局部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能有效避免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清洗困难,导致薄膜透光率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清洗装置。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对于整体结构与关键组成部分进行设计与仿真,研制了试验样机并进行了清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自来水与清洗溶液条件下大棚薄膜透光率均有较大改善,分别从51.6%提高到78.3%,提高了26.7%;从51.6%提高到80.6%,提高了29.0%。该清洗装置结构合理,清洁效果明显,可满足用户清洗日光温室大棚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具有小样本、数据离散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灰色预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热误差在线组合建模方法。根据机床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灰色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通过加权系数将两者进行组合。以提高热误差的实测值和组合模型预测值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目标,对模型的加权系数进行优化。在一台高架桥式龙门加工中心上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数控机床热误差最优权系数组合建模方法精度高、泛化能力强,优于灰色预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多元线性回归3种建模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机床热误差在线补偿,可有效减小热误差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室生菜CO2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温室CO2施肥主要采用试验定性分析确定适合范围,难以实现高精度温室产业生产控制。根据光合作用对温室环境因子的非线性,结合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的良好辨识能力,研究出一种CO2施肥技术。结合温室光照、CO2浓度变化规律以及温室生菜生长规律,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温室生菜光合速率与二者的量化模型,预测出在不同温室环境条件下,通过生菜的光合作用速率来衡量生菜生长状况,在温室小气候条件下实现对生菜产量的量化控制。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使用UML建模方法构造EXPRESS元模型的方法,根据EXPRESS元模型来建立XMLDTD文档。重点阐述了XMLDTD文档数据库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XMLDTD文档在Internet/Intarnet实现产品数据交换的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7.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作为一种模拟仿真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种传递过程,包括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综述国内外有关CFD的发展现状,介绍其在温室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中的应用研究,展望CFD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