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工转育不育系是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为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同型,以期选育出更多优良的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在测交后代群体育性分离的前提下,研究总结出了转育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同型保持系和同型恢复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转育辣椒雄性不育系,而且可选育出同型恢复系,大大扩展了其他同源不育系恢复父本的...  相似文献   

2.
1993 ~1997 年通过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或品系测交F1 及后代兄妹交、回交的世代遗传分析,研究其对雄性不育的恢保能力。试验结果表明,64 份不结球白菜品种或品系对该不育系雄性不育性的恢保能力不同,可分为完全保持系(4 份) 、完全恢复系(2 份) 、半恢复半保持系(7 份) 、高保持系(17 份) 、高恢复系(1 份) 和不稳定保持系(33 份)6 种类型。半恢复半保持测交F1 的兄妹交及回交可育株∶不育株呈1∶1 分离,可育株自交呈3∶1 或全恢复可育性。控制该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核基因由1 对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所组成,恢复可育基因为显性,该不育性对温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索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选育雄性不育两用系。【方法】从矮牵牛328自然群体后代中发现并选择不育株,以不育株(08A328)为母本,以7份不同来源的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自交获得F2,选择F2分离出的不育株与F1回交,同时对F2不育株进行人工自交结实率试验和花粉生活力测定。在F2中优选不育株与经济性状优良的父本进行回交转育,转育后代自交,子代兄妹交,筛选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1分离的株系。【结果】F1后代全可育,F2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回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3∶1分离。不育株花药干瘪微黄,花粉无活力,自交不结实。回交转育后代均可育,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数量按15∶1分离。经兄妹交筛选,初步育成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其基因型为ms1ms1ms2ms2、MS1ms1ms2ms2或ms1ms1MS2ms2。【结论】该矮牵牛雄性不育性由2对隐性等位核基因控制,不育株率稳定在50%,不育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的育性变化情况。[方法]以籼型水稻单株纯系品种特B、湛B、双青B和II-32B的种子为材料,各品种取1/2种子进行航天诱变,余下1/2种子为对照,研究航天诱变突变株测交和回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结果]4个保持系突变株测交后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25.6%,回交一代可育花粉率变幅为0~72.2%。各突变株测交后代自交结实率变幅为0~8.2%,突变株对不育系的不育性保持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回交后代自交结实率与对照差异显著,II-32A×II-32B3-1的后代自交结实率最高,为33.4%。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与对照的差异比上一代更明显。[结论]三系水稻保持系航天诱变突变株回交后代的育性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引进辣椒材料中的不育株,采用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严格自交,根据育种要求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甜椒型不育系2份,辣椒型雄性不育系5份及其7份相应保持系,并筛选4份具有100%恢复率的恢复系。大量测交中发现,大多数甜辣椒品种对该不育源具有较强的保持能力。高代不育系的植株及测交当代种子量等与保持系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花器瘦小、干瘪,花粉粒无或减少,柱头较保持系细而长。利用不育系及保持系去雄同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一致。后代遗传特征表明,该雄性不育为质核互作型,细胞核中有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育,大多数辣椒品种对该不育系表现为Nmsms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双低转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  相似文献   

7.
用1986年在8633辣椒株系中发现的雄不育株,进行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自交,育成了灯笼椒、羊角椒、线辣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并筛选出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的花明显小于保持系,不育系花药瘦小、干瘪,花粉粒无或极少,碘化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不育系花药、花粉粒形态和表面结构异常。雄性不育属核质互作型,细胞核中有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雄不育性。雄性不育系基因型为 Smsms,保持系的基因型为 Nmsms。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大白菜自交可育系作远缘杂交,采用回交转育方法,将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为大白菜胞质雄不育系。经过2代杂交、1代自交,4代回交,能成经济性状优良、遗传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且雌蕊健壮,结实良好的大白菜胞质雄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  相似文献   

9.
严一字  朴雪梅  吴松权  全雪丽  吴基日  李贞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1-18532,18535
[目的]探讨橘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育性的遗传模式,为其雄性不育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将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和正常可育种质进行杂交、回交及自交,观察后代育性分离情况。[结果]雄性不育×正常可育的F1中,有全部不育的组合,也有全部可育的组合,多数为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的组合;F1全部不育组合的回交后代仍然保持全部不育,F1全部可育组合的自交后代表现出株间有育性分离,F1株间有育性分离组合的回交及自交后代仍然表现为株间的育性分离。[结论]根据核不育与质核不育的遗传特点,该研究供试的橘梗雄性不育种质为质核互作不育类型,用常规的遗传育种学方法可以进行三系配套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0.
属间体细胞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鉴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4号与新疆野生油菜野油18的对称性体细胞杂种。杂种当代建成的6株植株中有2株雄性不育株。用中双4号做轮回亲本与不育株回交,不育株率随回交代数增加而升高,至BC3代大部分株系的不育株率接近100%,到BC4代不育性稳定,群体中无育性分离现象。用波里马CMS的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其测交,6个甘蓝型油菜品系均可保持该不育系的不育性,表明该雄性不育胞质与Pol不育胞质不同。  相似文献   

11.
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引进的雄性不育株 ,进行大量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自交 ,育成了灯笼形、羊角形、牛角形、线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其中牛角形类型筛选出相应的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 ,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花药退化 ,无花粉粒或较少 ,醋酸洋红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 ,该不育属核质互作型  相似文献   

12.
以欧新A为母本,贵州地方品种资源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及定向选择等育种方法,培育出了G098A、G043A等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类不育系不但具备欧新A的不育性,而且其丰产性状、抗性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欧新A。此外,还选育出了恢复系G193,该恢复系的恢复育性程度较高、配合力强、经济性状和抗性较好,属于早熟类型。  相似文献   

13.
以10种不同山革草细胞质的异质小麦品种Chris为胞质供体,77(2)等一系列1B/1R易位系及两个核不育基因相同而胞质不同的正反杂交后代株(系)为核供体,采用杂交、置换回交和转育等方法,在单、偏、粘、易和二角型5种不育胞质源中,选育出易恢复性能极高的新保持系资源.测交和育性分析结果表明:(1)其不育系的F1杂种恢复度均在90%以上.(2)单型不育性主要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偏、粘、易和二角型(1B/1R不育系)则是一种育性基因位点缺失,而仅由1RS片段与对应4种异质构成的互作不育.(3)单型不育系及F1不产生单倍体;偏、粘、易和二角型1B/1R不育系产生单倍体是1B/1R易位染色体与4种异质专一互作后产生不育所带有的一种副效应;但从这4种异质中由新保持系资源培育出的无单倍体不育系可看出,单倍体性可随不育系核遗传背景不同而消失.此外,上述这5种异质不育系不但具有广泛的易恢复性,而且彼此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互作关系,为简化制种程序提供了极方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科征和特性,通过多代转育后的不育系与不同父本的杂交试验,分析了不育系、保持系和父本系对杂种后代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同一不育系的不同单株,在每一株上,均用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父本和保持系进行交配。结果表明:从单株毛菜重、球径、叶片数、中心柱高、结球级值、株高与开张度7个性状水平看出,父本系同其杂种后代的各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说明父本各性状最好要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15.
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四九菜心等6个品种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菜心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经济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平均不育株率为89.4%。其中以80天特青为轮回亲本转育的不育材料表现最好,不育株率达到98%,基本达到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的转育。[方法]以法45抗热大白菜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转育得到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新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结果]用可育品系与雄性不育系中不育株和甲型两用系中不育株杂交,以及新甲型两用系中可育株正反交,测定15个菜心可育品系基因型均为MsfMsf。按雄性不育系杂交转育方案,育成了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的新甲型两用系,雄性不育系和临时保持系。按照回交转育方案,完成了大白菜细胞质和菜心细胞质4个世代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其后代雄蕊育性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回交转育模式。[结论]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注意同型株的选择,会有很好的转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异质小麦品种(Ae.uniaristata)-Chris为母本,两个不同细胞质的正反杂交后代株(系)为父本1和2,先后进行了杂交和成对连续置换回交,培育出稳定的单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并用一批小麦品种(系)对其保持性和恢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单型不育系既不同于粘类,更不同于提类.是一个稳定的新不育类型.其突出特点是:(1)仅少数小麦品种(系)是其稳定的保持系:(2)恢复源很广泛,绝大多数小麦品种(系)对其不育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力,并且恢复度高于80%以上的恢复系比其它具有较广泛恢复源的不育类型在普通小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3)长势正常,种子饱满,胞质无不良的母性影响.为杂种小麦与常规育种更好地结合,常规育种的最新成就更有效地应用于杂种小麦,加快杂种小麦的选育和生产应用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The F1 of N8855×N2899, a cross between two G. max cultivars, was found to be male-sterile. After it was back-crossed with the recurrent parent N2899 for four successive generations, a 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e line and its maintainer line, designated as NJCMS1A and NJCMS1B,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NJCMS1A performed stable in male sterility and normal in female fertility with 98. 29% plants are male-sterile and 0 pollen germination.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of 2~3 styles surrounded by 20~30 stamens was found in some flowers of male sterile plants of BC1F1 and BC2F1.  相似文献   

19.
以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具部分恢复基因的品系为轮回亲本 ,与MICMS双低不育系“宁A6”回交 ,定向选育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和原不育系不育性的新不育系 ,经 3个轮回世代的回交、自交和测交 ,育成MICMS胞质不育系“宁A7”和保持系“宁B7”。宁A7不育系株型紧凑 ,不育性彻底 ,双低品质稳定 ,经济性状得到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7103A作母本,用B101R(从"FOX×中双4号"后代材料中得到的1个突变株)作轮回亲本,通过定向选择,转育成新的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其保持系B101B。B101A具有低芥酸(0.00%)、低硫甙(18.50μmol/g)、高含油量(43.47%)、配合力高、早熟等优良特性,其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基本无花粉,制种安全,且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