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泰和乌骨鸡胸肌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取144只42日龄泰和鸟骨鸡.随机分为2组:即常温对照组和急性热应激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极显著地提高了热应激12h时泰和乌骨鸡胸肌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P〈0.01),并具有提高其热应激24h时的表达量的趋势(P〉0.05),对其恢复常温后24h、6d、20d的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急性热应激极显著地降低了热应激24h时泰和乌骨鸡胸肌黑色素的含量(P〈0.01)。并具有降低其热应激12h时黑色素含量的趋势(P〉0.05),极显著地提高了其恢复常温后24h时胸肌黑色素的含量(P〈0.01),对其恢复常温后6d、20d的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雪峰乌骨鸡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的相关关系。选取同批孵化、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健康雪峰乌骨鸡300羽,126日龄时随机选取60羽(公母各半),测定公母鸡的体重、体尺性状及产肉性能,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比较126日龄雪峰乌骨鸡公母鸡体重与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公鸡的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体重与各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鸡的体重与腿肌、胸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仅与腿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胸肌相关性不显著(P0.05);雪峰乌骨鸡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而公鸡的腿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结果显示,可通过胸深这一体尺指标预测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通过体重来选择种公母鸡的效果会不同;雪峰乌骨鸡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分析黑羽和白羽沐川乌骨黑鸡肤色性状及屠宰性能差异。选用100只黑羽和30只白羽沐川乌骨黑鸡成年母鸡,运用比色仪对比分析了不同羽色对沐川乌骨黑鸡背部肤色、翅下肤色、鸡冠色、胫色的影响,选取白羽和黑羽各10只鸡测定并分析屠宰性能和黑色素(皮肤和胸肌)沉积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羽鸡背部肤色和翅下肤色的L值均极显著低于白羽鸡(P0.01);黑羽鸡胫色的L值、a值和b值与白羽鸡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和白羽乌骨鸡的活体重和屠宰性能(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鸡皮肤和胸肌中黑色素沉积量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以上结果表明,黑羽沐川乌骨鸡肤色显著较白羽鸡"乌",黑羽乌骨鸡机体黑色素沉积能力较白羽鸡强。  相似文献   

5.
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盐津乌骨鸡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素材,测定其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的胸肌和腿肌肉色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母鸡腿肌p H45 min、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其胸肌(P0.05),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失水率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水分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比较洪江雪峰乌骨鸡和罗曼粉蛋鸡的鸡蛋营养成分和蛋品质,为洪江雪峰乌骨鸡蛋用新品系选育提供依据。随机选取40周龄的洪江雪峰乌骨鸡(绿壳)、洪江雪峰乌骨鸡(粉壳)和罗曼粉壳蛋鸡各100只,每品种鸡随机分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在相同饲粮和饲养管理方式下进行饲养,45周龄收集鸡蛋检测营养成分和蛋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洪江雪峰乌骨鸡绿壳蛋的蛋黄比例极显著高于罗曼粉壳蛋(P<0.01),蛋重、蛋壳厚度、哈氏单位极显著低于罗曼粉壳蛋(P<0.01),洪江雪峰乌骨鸡粉壳蛋的蛋重和蛋壳厚度极显著低于罗曼粉壳蛋(P<0.01);洪江雪峰乌骨鸡蛋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硒元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罗曼粉壳蛋(P<0.01),洪江雪峰乌骨鸡绿壳蛋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罗曼粉壳蛋(P<0.01)。综上所述,洪江雪峰乌骨鸡鸡蛋蛋黄比例高,蛋黄多不饱和脂肪酸、胶原蛋白、硒和锰含量高,适合作为优质禽蛋开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3):496-503
旨在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对泰和乌骨鸡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初步探讨α-MSH调控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机制。利用体外培养的乌骨鸡皮肤黑色素细胞,观察不同质量浓度α-MSH(0、2.5、5、10 mg/L)及其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D-AD-MSH)处理后黑色素细胞增殖、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基因表达、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性、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和黑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α-MSH对细胞有促增殖的作用,2.5mg/Lα-MSH处理组细胞的增殖率极显著高于不添加α-MSH的对照组(P0.01)。α-MSH剂量依赖性地提高MC1R基因表达。2.5mg/Lα-MSH处理组细胞cAM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α-MSH处理均极显著提高细胞TYR活性(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2.5mg/Lα-MSH极显著提高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含量(P0.01),5、10.0mg/Lα-MSH具有提高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含量的趋势(P0.05)。α-MSH拮抗剂D-A-D-MSH预处理乌骨鸡皮肤黑色素细胞显著抑制α-MSH对黑色素细胞MC1R基因表达、cAMP含量、TYR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的上调作用(P0.05)。α-MSH能促进泰和乌骨鸡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提高MC1R基因表达、cAMP含量以及TYR活性并进而促进黑色素合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莆田黑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提取莆田黑鸭不同组织的黑色素,明确莆田黑鸭各组织的黑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莆田黑鸭(♂、♀)肺脏的黑色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0832、0.0859,均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各组织。(2)莆田黑鸭(♂)胸肌的黑色素含量最低为0.0308,略低于睾丸(0.0323);莆田黑鸭(♀)腿肌的黑色素含量最低为0.0299。(3)莆田黑鸭(♂、♀)各组织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肺脏肝脏肾脏肌胃脾脏腿肌心脏十二指肠气管皮肤睾丸胸肌;肺脏肝脏卵巢肾脏肌胃脾脏心脏十二指肠输卵管皮肤胸肌气管腿肌。(4)莆田黑鸭(♂、♀)各组织黑色素含量的规律基本相同,以肺脏中最高,肌肉中最低;内脏中黑色素含量的规律相同,均为肺脏肝脏肾脏肌胃脾脏心脏。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以40只(公母各半)150日龄的云南无量山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品质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肌肉组织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黄度(b*值)、剪切力(N)、pH45 min值、pH24 h值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的亮度(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肉色的红度(a*值)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胸肌和腿肌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性别不同肌肉组织间公、母鸡腿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胸肌亮度(L*值)和黄度(b*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相反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红度(a*值)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鸡胸肌的剪切力(N)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胸肌的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鸡10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苯丙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分别为0.73%、1.00%和1.27%。结果表明: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显著影响0~4周龄泰和乌鸡平均日增重(P<0.01),其中1.27%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0.73%组(P<0.01),显著高于1.00%组(P<0.05);1.00%组显著高于0.73%组(P<0.05)。但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鸡的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黑色素含量随着日粮苯丙氨酸水平的提高而降低,1.27%组胸肌黑色素含量极显著低于0.73%和1.00%组(P<0.01),但0.73%和1.00%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尽管腿肌和皮肤黑色素含量在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黑色素含量有随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PRELID3B基因(PRELIP Domain Containing 3B)是调控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为探讨PRELID3BmRNA在不同品种乌骨鸡肌肉发育中的表达情况,以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雏后不同发育时期胸肌和腿肌中PRELID3BmRNA的表达情况,并将基因表达量与肌肉色度L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2个品种胸肌和腿肌的肌肉色度L值都随日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周龄后,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L值出现差异(P<0.05)。丝羽乌骨鸡胸肌和腿肌PRELID3B mRNA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前高后低;余干乌骨鸡胸肌和腿肌PRELID3BmRNA表达变化趋势不一致,其中胸肌在10周龄之后呈升高的趋势。14周龄之后,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PRELID3BmRNA表达都出现差异(P<0.05)。品种间比较,14周龄之后胸肌PRELID3BmRNA表达在品种间出现差异(P<0.05);腿肌则是在2周龄、6周龄和14周龄时品种间出现差异(P<0.05)。肌肉色度L值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个品种的腿肌...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分析黑色素相关基因在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中的差异表达。试验测定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2~17周龄胸肌和腿肌肉色亮度值,比较黑色素相关基因TYR、TYRP1、PMEL和MITF在两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的差异表达量。结果显示:2周龄时余干乌骨鸡胸、腿肌和丝羽乌骨鸡胸肌肉色亮度值显著小于其他周龄(P<0.05),余干乌骨鸡6周龄胸、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6周龄丝羽乌骨鸡(P<0.05),17周龄时丝羽乌骨鸡腿肌亮度值显著大于余17周龄干乌骨鸡(P<0.05);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2~17周龄的胸肌和腿肌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周龄时表达量较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黑色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品种效应,2周龄时TYR和TYRP1基因在丝羽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17周龄时MITF基因在余干乌骨鸡腿肌中表达量较高。TYR、TYRP1、PMEL和MITF 4个基因在2种乌骨鸡胸肌和腿肌中表达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4个基因表达与2种乌骨鸡肉色亮度值显著负相关(P<0.05),且对黑色素沉积呈现正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在乌色度选种时可以将TYR、TY...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612只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1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占1/2),饲养至4周龄.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日粮三种氨基酸水平与泰和乌骨鸡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得出0~4周龄泰和乌骨鸡分别取得最大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时日粮三种氨基酸适宜供给量和比例模式.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显著影响泰和乌骨鸡日增重和胸肌、腿肌黑色素含量(P<0.01),且泰和乌骨鸡取得最大日增重和组织黑色素含量时日粮三种氨基酸最适水平和比例模式各不相同.当日粮氨基酸含量分别为酪氨酸0.79%、苯丙氨酸1.06%和色氨酸0.13%,三者比例模式为Tyr:Phe:Trp=85:113:14(相对于日粮Lys含量的比值,Lys定为100)时,可取得最大日增重5.81 g/d;而当日粮三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酪氨酸0.81%、苯丙氨酸1.14%和色氨酸0.13%时,胸肌黑色素含量可取得最大值3.73%,三者最佳比例模式为Tyr:Phe:Trp=87:121:14.因此,通过调节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供给水平和比例可改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以及体内黑色素的沉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无量山乌骨鸡7月龄公母鸡(各8只)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肌肉质性状及养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测定结果进行性别差异分析,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鸡胸肌肉色亮度(L^*)、滴水损失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胸肌的肉色L^*与红度(a^*)、剪切力与滴水损失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胸肌的肉色L*与滴水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母鸡胸肌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鸡;公母鸡胸肌中3种常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磷>镁>钙,公鸡胸肌中镁、铁、铜、锌和硒元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鸡;公鸡胸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母鸡,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风味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母鸡;在氨基酸组成中,母鸡胸肌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而非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极显著低于公鸡。本研究结果表明无量山乌骨鸡胸肌肉质性状及养分含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为无量山乌骨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和性别云南地方鸡胸肌中脂肪酸的差异,以黎明鸡(公28只、母30只)、尼西鸡(公22只、母26只)、青花鸡(公28只、母30只)、无量山乌骨鸡(公26只、母29只)的胸肌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胸肌中18种脂肪酸,比较同鸡种不同性别、同性别不同鸡种胸肌18种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的母鸡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黎明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四种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C20∶4(花生四烯酸)。黎明鸡不同性别间SFA、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其他三种鸡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均有影响。无量山乌骨鸡母鸡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其他三种鸡EFA含量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黎明鸡18种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青花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1 ~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5 mg/kg)中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28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不同添加水平对1 ~ 28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相似文献   

18.
对7只兰坪乌骨绵羊、4只本地绵羊(非乌骨绵羊)和2羽乌骨鸡组织器官黑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乌骨绵羊黑色素与乌骨鸡黑色素的IR光谱基本一致,黑色物质主要是真黑色素;乌骨绵羊各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高于本地绵羊;黑色素在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的沉积表现出明显的时(年龄)空(组织器官)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也随之增加;各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高低顺序为肝脏>气管、心脏、肾脏>脾脏、肺>舌、肌肉、皮肤>骨骼,与乌骨鸡的沉积模式有所不同;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与绵羊的毛色有关,黑毛绵羊组织器官黑色素含量高于花毛绵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沐川乌骨黑鸡各体尺指标与肤色、肉色性状的相关性,试验测定了沐川乌骨黑鸡8项体尺指标、不同部位肤色和肉色性状,结合体斜长、胸深、胸围、胸宽、龙骨长、背宽、胫长和胫围8项体尺指标数据,分析沐川乌骨黑鸡各体尺指标与肤色、肉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沐川乌骨黑鸡翅下肤色亮度系数L~*值与胸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08(P0.01);胸肌肉色L~*值与体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R=-0.410,P0.01),与胸宽呈极显著正相关(R=0.382,P0.01)。说明沐川乌骨黑鸡个体生长发育与其机体黑色素沉积具有显著相关性,个体肤色选择过程中可增加或进一步优化胸围、胸宽和体斜长三项体尺指标,提高个体选择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赤水乌骨鸡黑色素沉积规律,试验选择同批出壳健康赤水乌骨鸡雏鸡3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每隔2周利用比色法按照0~9级标准肉眼观察皮肤、心脏、肺脏、骨膜等16个器官组织部位的黑度,同时利用酶提取黑色素,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胸肌、腿肌、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采用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爪、喙、骨膜黑色素沉积最多,腿肌和皮肤次之,沉积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气管、肺脏、嗉囊、腺胃、肌胃、睾丸、卵巢黑色素沉积较少,沉积量逐渐增加。皮肤中黑色素含量显著高于胸肌、腿肌(P0.05),且皮肤、胸肌、腿肌中黑色素含量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