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华  任宝君  安书超  范永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01-201,186
本文介绍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沙壤土质南果梨园间作绿肥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4.
连续2年的山地幼龄果园间作绿肥试验表明,在果树行间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绿肥作物并将绿肥翻压埋入果园,对于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对于改善果园的微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的生长,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间作套种是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减少肥料投入、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具有相对稳产、高产的优势[1~2],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西走廊玉米间作绿肥作物,  相似文献   

6.
南果梨进入花果期后,管理措施不得当,易发生树体早衰。本文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的生长特点,总结了南果梨花果期的土、肥、水及病虫害等管理要点,以期为南果梨优质丰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生产上套袋和间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简要阐述梨全园套袋与梨园间作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南疆香梨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果园定植后的前3~5年,一般在果树行间间作棉花。当果树定植树龄在6~10年,果树刚进入结果初期,产量效益较低。同时,间作的棉花由于受果树树体的遮蔽,行间内能间作的有效面积减少,棉株长势差,产量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绿肥间作、单作小麦、单作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以及绿肥翻压前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研究表明:间作体系中绿肥地上生物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88%,间作小麦产量较单作增加了5.63%,增产不显著.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活力和绿肥硝酸还原酶分别较单作增加了57.95%和87.56%,差异达显著水平.绿肥翻压后土壤细菌是翻压前的2.57倍,真菌较翻压前增加了53.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整个间作系统对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在梨园林下养分、固氮、固碳、制氧量等生态功能特征,为其在生态及观光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观赏性较好的低矮豆科绿肥绛三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种量林下花朵时空分布特征、花朵视觉特性等景观的响应,以及养分、固碳制氧量等生态特征.[结果]绛三叶花期在3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不同绿肥间作物对果园土壤温湿度环境、树体生长势、果实品质及经济收益的影响,筛选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适宜间作的绿肥作物,研究用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科学管理模式。田间试验以果园间作红豆草、紫花苜蓿、黄豆、小麦、清耕(CK)5种方式,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果园间作绿肥的保水性和保温能力,对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发现,果园通过间作不同绿肥不但改善了土壤的温湿度环境,还能有效的增强果树树势,确保果实的产量及品质,从而提升果园的经济效应。适合伊犁河谷地区生产发展的绿肥依次是紫花苜蓿黄豆红豆草小麦清耕。  相似文献   

12.
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马铃薯与不同绿肥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为根茬处理高于压青处理,以马铃薯间作针叶豌豆(根茬)的折合产量最高,为27515.15 kg/hm2,较单作马铃薯增产14.7%。马铃薯间作箭豌豆混播毛叶苕子,绿肥鲜草产量最高,根瘤数最多,且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马铃薯间作针叶豌豆无论是根茬还是压青处理,不同层次土壤的含水量变化相对其它处理稳定;马铃薯间作甜豌豆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根茬处理高于压青处理,间作箭豌豆混播毛叶苕子(根茬)和(压青)处理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低于单作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14.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与不同绿肥作物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根茬处理,其中以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为最高,较对照单作玉米增产6.37%;玉米间作箭豌豆混播毛苕子的绿肥产草量和绿肥植株根瘤数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各间作模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压青处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梨树、韭菜两种不同作物高株型和矮秆型的差异。两种不同作物对养分、水分利用的不同需求和可互补的特点进行搭配.使之在田间形成立体植物群落。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幼果树的土地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对光能的利用;另一方面可改变农田微环境中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可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短日照、低热河谷区的山地果园土壤瘦瘠,雨水充沛,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保水、保肥.若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则成本较高,或者效果不能持久.实施山地果园高产绿肥种植,不但能有效减少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1],还能明显起到保水、增肥的作用[2].在贵州大学农学院的支助下,2004~2005年在榕江县头塘示范园进行山地果园间作绿肥及牧草试验比较,以期筛选出最适宜榕江县山地果园推广种植的绿肥及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以梨园设置薄荷、孔雀草、罗勒间作区和自然生草区为处理,清耕区为对照(CK),基于梨园各个间作处理区节肢动物组成和时序变化的测试,应用主成分分析、生态位及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梨园各间作区中主要害虫及天敌类群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梨园各间作处理区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个体数时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芳香植物间作区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量在梨树年生长期内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清耕(对照)区;与清耕(对照)区相比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起主导作用的害虫及天敌的类群不同,且相对集中于有限的几个种类,害虫如梨木虱、康氏粉蚧、蚜虫、金龟子和梨网蝽,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和寄生蜂;梨园间作芳香植物比对照显著增加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生态位宽度,且使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害虫,同时增加主要天敌如瓢虫、食蚜蝇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呈现出对害虫明显的跟随效应和控制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一步发现,同一害虫在不同间作区的主要天敌不同,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主要害虫与天敌相互关系呈现出多层次性。【结论】梨园间作芳香植物对控制梨园害虫数量,增加天敌数量,且对梨园主要害虫与天敌相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梨园种植绿肥(光叶苕子和黄花苜蓿)对蚜虫及其天敌的影响,特对梨园种植绿肥后梨树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种植光叶苕子和黄花苜蓿的梨园,其蚜虫发生数量少、高峰期推迟,而蚜虫天敌的发生种类和数量增加、高峰期提前,故梨园的益害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是甘肃省第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覆盖全省74个县(区),2011年种植面积超66.67万hm^2。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连作障碍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瓶颈问题。绿肥是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耕翻列土壤中作肥料,或者是通过它们与主作物的问套轮作,起到促进主作物生长、改善土壤性状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