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olbachin是Hertige和wolbach于1924年发现的一类以节肢动物、线虫等为宿主的细胞质共生微生物,具杆状和球状两种形态,通过雌虫传递给子代,Wolbachia并不直接关联宿主的营养,而是对宿主进行“生殖操作”。介绍了关于Wolbachia引起宿主胞质不亲和、诱导孤雌生殖、引起雌性化及杀雄现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肉孢子虫病是由肉孢子虫科的各种肉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牛、羊、马、猪等家畜外,在鼠类、禽类和人体内均有寄生。其病原的发育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为牛、羊等草食动物;终末宿主是狗、猫等食肉动物。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为掌握青石嘴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笔者对青石嘴屠宰场的牦牛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来有关蠕虫对宿主的耐受性的研究结果,综合评述了蠕虫逃避宿主防御攻击的机制,它包括:对宿主独特信号的接收机制、降解宿主抗体机制、消灭反应性氧中介物机制。指出蠕虫在宿主中的防御机制及其功能性成分对畜禽蠕虫病预防和治疗新方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分子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新卫  詹爱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61-164,167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但是其自然宿主范围通常限于野生水禽,如野鸭、海鸥等。近年来出现新的特征.可以感染人类、猫、虎等动物,突破了宿主限制性,出现种间传播。这与其宿主特异性变化和致病力变异有关。为此,依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特性、抗原蛋白(血凝素蛋白HA)特性和宿主细胞受体特点,结合其它影响因素,阐述了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分子基础.以进一步认识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是寄生于多种动物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弓形虫在宿主体内因寄生的发育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各异。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分为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狗、猫等)体内形成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家畜疫源地一般是以家畜为主的生物群落(包括疫病病原体、宿主动物、有时还有传播者、中间宿主和补充宿主在内)以及和这些生物群落的成员相适应的生物生长区组成的。病原体、宿主动物、传播者(或中间宿主、补充宿主)及生物生长区是疫源地四要素。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微生态学的有关概念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科学,而正常微生物菌群是微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所谓正常微生物菌群是指寄居在特定个体的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的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或微生态系。有报道指出,正常微生物群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原籍菌群,二类是外籍菌群,三类是陌生菌群。原籍菌群是指其自身宿主个体对其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是宿主个体固有的菌群。外籍菌群是由同种属不同宿主个体传来的,在血清型上或免疫上有一致性。陌生菌是由不同种属…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 PCV3)从2015年发现至今已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养猪业被检出,是重要的新发猪病病原体。目前有关PCV3致病机制的研究有限,大部分集中于PCV3的流行病学调查、基因组演化分析和检测方法建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与宿主之间关系紧密且复杂,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宿主细胞的命运和病毒的传播与存活。部分学者通过瞬转表达系统、临床分离和反向遗传学技术从病毒组分或全病毒水平对PCV3与宿主相互作用展开研究。本文系统阐述宿主细胞对PCV3感染的应答机制、PCV3-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PCV3生命周期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CV3及其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它是由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弓形虫属于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亚科、弓形虫属,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世界弓形虫仅为1个种,只有1个血清型。弓形虫的整个发育阶段需要两个宿主,猫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该病感染途径以经口感染为主。猪弓形虫比其它家畜敏感,且以10—50公斤的猪较易感。为此,必须科学诊治。  相似文献   

10.
正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表现在局部组织,也表现在全身。其中包括侵入门户、移行路径和寄生部位。因其种类、数量、寄生部位和致病作用的不同,对宿主的危害和影响也各有差异,其表现是复杂和多方面的。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1.1摄取宿主的营养物质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及大量繁殖,所需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来自宿主。如消化道寄生虫多数以宿主体内的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营养为食;由于寄生虫对宿主营养的掠夺,使宿主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沿海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中树干附生地衣的分布规律,在海南文昌铜鼓岭自然保护区沿海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固定样地基础上,选取20 个20 m×20 m 样方,采集并记录季雨矮林中群落重要值前20 的 树种及树干附生地衣的相关数据,对地衣与宿主胸径、种类间的关系,地衣在宿主上的分布高度、方位朝向及 相关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树干附生地衣在宿主上的分布盖度与宿主本身的相对密 度、相对频度呈正相关,但与宿主的重要值并无明显相关性;地衣主要分布在宿主胸径为1.5~13.5 cm、高度为 0.6~1.4 m 的区间,其中1.2~1.4 m 为最佳高度范围;进一步证明了地衣喜好生长于与样地坡向方位一致的树干 朝向,在调查区东南方向上地衣分布较多;在湿度、光照强度、海拔3 种影响因子中,光照强度对地衣分布的影 响显著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而引起的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在自然条件下动物可感染本病。人主要是摄食生的或没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类而感染本病,严重的可以致死。旋毛虫是永久性寄生虫,同一动物既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20多年前国内外很多地区、城市曾有发生,个别地...  相似文献   

13.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用有机氮素;能够提高宿主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激素水平和维生素含量从而促进宿主氮代谢;能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氮代谢促进宿主植物分蘖、提高宿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的相关报道,归纳了植物内生菌影响宿主氮素吸收与代谢的可能机制,并展望了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疟原虫感染后,诱导宿主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表达的疟原虫毒素是一类具有糖基磷脂酰肌醇(GPI)样结构的物质,其活性结构至少部分是保守性的。TNF-α表达的量在适宜范围内,时疟原虫有抑制作用,过度表达则造成宿主的病理损害,但病理损害的程度与疟原虫不同种、株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本文还时多种细胞因子在TNF-α的诱导和功能方面的协同、抑制和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周围宿主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周围宿主反应。结果显示,宿主炎性细胞在囊尾蚴周围出现有先后顺序。初期以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随后巨噬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开始出现,并在虫体周围呈围墙样增生,最后在虫体外围形成结缔组织包囊。从病理组织学结果可以看出,嗜酸性粒细胞是虫体开始遭到破坏的决定细胞。  相似文献   

16.
肉鸡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于肉鸡的体表或体内所引起的疾病总称。不仅影响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降低产品数量和质量,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一、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机体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机械性损害。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寄生的机械性刺激,可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肿胀、堵  相似文献   

17.
正肉鸡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于肉鸡的体表或体内所引起的疾病总称。不仅影响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降低产品数量和质量,甚至造成大批死亡。1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机体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⑴机械性损害。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寄生的机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据研究表明,大肠杆菌菌毛作为粘附因子在大肠杆菌侵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1,2]。粘着不仅使致病性大肠杆菌避免被宿主防御机制的清除,而且更有利于大肠杆菌的定居和侵害宿主组织。禽大肠杆菌常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4-3-3蛋白在寄生虫生长发育和调控宿主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寄生虫14-3-3蛋白相关文献研究,对寄生虫14-3-3蛋白的结构、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结果】寄生虫14-3-3蛋白参与调控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入侵宿主过程,同时寄生虫14-3-3蛋白还可调控宿主细胞迁移、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以及免疫防御等多个生理过程。【结论】寄生虫14-3-3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自身发育及调控宿主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肖艳 《新农村》2023,(2):28-30
<正>3.冬季池塘养鱼病害分析冬季虽然并非鱼病爆发期,但也不容小视,例如寄生虫病害等。通常,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间常处于平衡状态;但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损失。寄生虫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